作者:张伟
丹尼尔的007告别仪式似乎是命运。在电影开拍之前,我不想出演。之后导演因分歧退出,剧本不断改写,配乐中途更改。当一切终于告一段落时,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出现。就这样,《007:无暇赴死》从2019年延迟到2020年,三次推迟到2021年秋才上映,回答了题句“没时间”。
出演最久的邦德人选
回到2005年,当克雷格被宣布成为007的新演员时,舆论一片哗然,就像昨天一样。现在他演这个角色已经15年了,这在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就数量而言,他以五部007电影排在罗杰摩尔和肖恩康纳利之后。与邦德如此亲近的克雷格,真的需要一次“漫长的告别”。《无暇赴死》以163分钟的长度成为史上最长的007电影。
当你说再见的时候,回头看是很自然的。在《无暇赴死》上映前,纪录片《成为詹姆斯邦德》适时上映,回顾克雷格饰演邦德的光辉历程,展现其电影历程。业内一度认为他不是当英雄的料,更别说演邦德了,但他不仅做到了,还让007获得了更高的票房,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从演员一跃成为巨星的克雷格,如今凭借两部电影赚到了1亿美元的天价。但在做演员的同时,这个角色也被大量“认领”,受伤是常事。克雷格在最后一部电影完成后就退出了,但挖他的制片人明确拒绝了,因为故事还没讲完。
的确,克雷格的007电影与以往不同,更像是一部备受瞩目的剧集,每一个情节都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的。这不仅提高了观影门槛,也赋予了故事更大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乐赛度饰演的邦女郎,居然在《幽灵党》 《无暇赴死》连续出现,彻底打破了现有的“铁打的邦女郎,流水的邦女郎”的格局,证明女人不是陪衬,同时也让故事充满了波折。所以《无暇赴死》既是一部追求刺激的动作片,也是完成系列的重任。
克雷格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后一次出演007,他“不后悔”。影片最后让邦德为爱英勇牺牲,让他在007序列中有了独特的地位。克雷格的007处女作《大战皇家赌场》改编自詹姆斯邦德系列第一部小说,堪称007特工起源;现在《无暇赴死》把它带进了死胡同。丹尼尔成为唯一完整呈现邦德“从生到死”的演员。他真的完成了自己开始的事情,也让后来者很难超越他。
名不副实的“最强反派”
克雷格的五部007电影有两种风格,《大战皇家赌场》-《大破量子危机》,改变了人们对007绅士、科技的固定印象,经典角色Q甚至没有出现。《大破量子危机》口碑失败后,接任导演的萨姆门德斯在扭转局面的同时,改变了剧情走向和电影设定。《大破天幕杀机》年,军需官Q终于出现,意味着邦德逐渐使用高科技武器,向007的经典元素靠拢。在《无暇赴死》,我们展示了很多装备,包括荷枪实弹的豪车,功能强大的超级手表,能够潜水的飞行工具等。
但设备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电影的基石。《无暇赴死》的成功取决于剧情的布局和人物的塑造。可惜奥斯卡获奖演员拉米马雷克饰演的萨芬,远没有“系列最强反派”的宣传噱头,完全是曲高和寡。以往恐怖面具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鬼党聚会上巧妙的清除异己让人措手不及,但就是这个厉害的人物,敢于与鬼党为敌,在决战中的表现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在日俄争议岛屿建设生化基地,利用DNA武器实现定点清除,为家庭悲剧复仇.萨芬的反派设置得还算不错,甚至有推陈出新的可能,但一切幻想都随着高潮的崩塌而化为乌有。战斗力低下,下属废柴,前期上演威胁妇孺的戏码,却莫名其妙的放人,所有的危险都变成了故作姿态,积累的紧张被虚假破坏。
观众仿佛误入了一部主人公动机不明的三流文艺片。榻榻米上身着日式风格的萨芬,更加显瘦,气场不足。奇怪的是,萨芬除了基地近,和日本没有任何关系。可能因为导演凯瑞福永是日本混血儿,所以不必要的植入了日本元素,弄巧成拙。
无情特工为情赴死
《无暇赴死》,比高开低走的小人多。影片一开始,邦德和他的女友回到了他们初恋的墓地。两个人都试图忘记过去,却走不出来。一个被鬼党追,一个被萨芬用。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开始,第一集和第二集相互呼应。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这部电影也渐渐过时了。剧情和动作元素都有。为什么最终效果至今?在我看来,《无暇赴死》的节奏有很大问题。
63分钟的长度已经很考验大众的承受力了,要求导演有流畅的叙事层次和反复的高潮设定。但影片节奏时快时慢,时松时紧。文学和戏剧方面,本该刻画的区域已经过去,可挽回的却一再拖延;动作方面,本该展现的危险被轻松化解,可精心设计的场景却单调雷同,就连广受好评的邦德女郎-古巴打斗也显得过于僵硬。《无暇赴死》的剧情被反转了很多次,但是剧情爆发点瞬间变成了剧情疑点。邦德和M有过严重的矛盾,但很快就消失了;邦德和新007互不认同,突然握手。这让观众感到困惑,极大地影响了观看体验。
是
邦德最后的结局救了这部电影。在时而享受、时而忍受的观影尾声,邦德被DNA武器击中成为携带者,该武器融合了女友的DNA样本,能够杀死一切与她有血缘的生命。也就是说,只要邦德再次见到女友和女儿,她们就会死于非命。这个残酷的现实而不是邪恶的反派击倒了邦德。在解除基地防护罩后,在导弹命中小岛之前,他本有机会跳入海中、逃出生天,但邦德选择了放弃。因为他清楚,如果生还,会难以抑制与家人见面的冲动,最终害了她们;而如果终生不见,与死亡又有何分别。于是,以无情特工著称的007,最终死于情感。这个结局,有着难言的悲壮。
按照惯例,当邦德为情所困时,邦女郎必定死去,使他了无牵挂、重新出发。但如今死去的不是邦女郎,而是邦德本人。女儿的出现,更让四海为家的特工拥有完整的家庭。这些能被大家接受,是因为克雷格15年来为邦德注入了常人的情感,不再只是冷血机器。可惜家人见证邦德死亡时的情感表现与上司同事对他的追思怀念都过于潦草,英雄落幕欠缺了几分重量。
演职员名单结束后,“詹姆斯邦德将会回归”的宣言出现在大银幕上。数十年的经典角色当然不会就此中断,但克雷格版的邦德已经走入历史。007不仅是一个代号,它是日不落帝国风光不再后仅存的雄性力量与国家名片;邦德系列也不仅是一套电影,它是所有特工片的前辈先驱与业界标杆。很快,世界就将聚焦下一任邦德的最终人选。(张伟)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