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随身液体安检要求需要“品鉴”。经常有朋友问,有些液体明明不是铁路违禁品。安检的时候经常让他们尝,其他人不准带。为什么?
其实这主要是针对打开的液体,比如牛奶、饮料、矿泉水等。安检员会用手拧包装盖。如果已经打开,一般会要求试一试,主要是为了防止里面的液体是违禁品,或者为了列车的安全;
正规产品,包装完整,有详细说明:有生产厂家、安全标志、生产日期、成分说明的便携物品不会要求品尝;
为什么散装牛奶禁止携带?其实不仅仅是牛奶,散装油、酒等液体都是不允许乘坐高铁的。
有些小伙伴可能发现了,一些量大、包裹齐全的旅客,在安检时也能通过设备。只有他们手里的几个液体是经过严格检查的,但其实主要还是看包装是否完整。这是一个需要“品尝”的条件。只要打开液体,基本都会要求“品鉴”,并不是针对某个乘客。这是安检员的职责,我们要积极配合。
至于为什么不能携带没有正规包装的物品,这其实是为了乘客的安全。
安保级别高的旅游景点也会要求“品尝”开封液。不知道有没有找到的朋友。一些安全级别较高的景点或活动,也会要求游客“品尝”手中的饮料。比如上海F1赛车比赛的场地,会要求开封的饮料要“尝一尝”才可以通过,否则倒出来就可以了。
除了开封的牛奶、矿泉水、饮料等液体,保温杯里的开水、茶水现在也会被要求“试一试”,以后有这种要求的公共场所会越来越多。对我们来说,影响并不大。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吗?
有些景区干脆禁止旅客携带饮料或矿泉水,不管是否打开,也不允许带入。一般的博物馆都是这样的,对一个文物古迹,一个古建筑都有这样的要求。你的随身物品应该统一放在一个存放的地方,然后你可以在游览结束后取回你的随身物品。
有些景点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连手机和相机都不允许携带。这些都写得很清楚。所以,旅游的时候,要提前了解这些事情。比如布达拉宫里面不能带手机和相机,更不能带矿泉水什么的。
想快点过安检,可以出去旅游。排队安检是一件很烦的事情。众所周知,北京故宫的安检非常严格,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单独安检。对于没有随身行李的游客,有专用通道,安检效率很高。聪明的朋友可以抓住这一点,节省很多时间;
现在的旅游景点,内部服务设施全部齐全,基本生活保障几乎都能买到。而且和外面比,价格相差不大。很多朋友选择进入景点后买饮料,可以加快安检速度。
[提示]
无论是乘坐高铁、地铁,还是进入景区、展馆等公共场所,安检都是必须的。我们只需要学习规则,做出调整,适应规则!
还有一些液体,如果有刺激性或者容易污染环境,一般是禁止携带的,比如钢笔水、墨水等。
在不影响周围群众的前提下,进出公共场所不建议带榴莲和臭豆腐上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