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红酒是一个传奇。
是我们中国人在酒桌上津津乐道的对象,也是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神秘的82年拉菲,家喻户晓,大名鼎鼎,就算有钱也是一瓶难求,真假难辨。有几次聚餐,朋友问我喝过1982年的拉菲吗,我摇头。“有过,但不知道是真是假。”
拉菲酒也是标杆。
如果要选一个“世界酒王”,我觉得一定是拉菲酒。
近几年,奔富红酒成为国内第一葡萄酒品牌,但始终未能挑战拉菲红酒的地位。论资历、论资历、论工艺,奔富葡萄酒不得不称拉菲葡萄酒“老大哥”,哦,不,“老爷爷”!
郑小塔,我会在杭州的中级品酒师班给学生尝一尝“小拉菲”,在高级品酒师班给学生尝一尝“大拉菲”。然后,我会花十分钟详细解释。
我觉得,无论你是想成为一个葡萄酒专家,只是想在吃饭的时候有个谈资,还是想展示你的个人知识,拉菲葡萄酒都是你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毕竟太出名了!
1拉菲葡萄酒,名称与历史拉菲葡萄酒的法语名称是Lafite。
在古法语中,“拉菲”是“山”的意思。这也说明拉菲葡萄园的优势,丘陵和斜坡,意味着排水足够好,光照足够强,是欧洲种植葡萄的最佳地形。所以拉菲的名字自带广告!
更何况,无论是法语名“拉菲”,还是中文名“拉菲”,都朗朗上口,好记。这实际上是拉菲酒的名字,给人一点动力。
拉菲酒庄只生产两款分别带有“拉菲”字样的拉菲葡萄酒。
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菲干红葡萄酒,(如上图),是拉菲酒庄的正牌葡萄酒,在中国俗称“大拉菲”,是真正的拉菲葡萄酒。我们平日里说的“82年的拉菲”,就是这款拉菲酒的1982年。
Carruades de Lafite拉菲之宝干红葡萄酒,是拉菲酒庄的副牌,被称为“小拉菲”。
吃饭的时候,如果说拉菲葡萄酒的著名历史,我会提到两个时间点,1855年和1980年。
拉菲在世界葡萄酒界的知名度始于1855年。
郑小塔在《大拉菲和小拉菲,有什么区别?-波尔多红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一文中说,1855年,法国为了在巴黎世博会上向世界推销波尔多葡萄酒,专门做了一份《1855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的单子。
在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榜单中,拉菲葡萄酒位列第一、第一,从此名扬天下。
上世纪80年代,1982年拉菲风靡美国人,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拉菲酒的追捧。拉菲葡萄酒在葡萄酒行业的地位再也无法撼动,成为世界公认的“王者之酒”。
拉菲的历史分为两部分,以“拉菲酒庄于1868年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收购”为界。
拉菲所在的地方,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234年。当时,波尔多南部已经是著名的红酒产区,红酒畅销英国,但波尔多北部的梅多克(Medoc),也就是出海口的地区,还是一片泥滩。
1572年,拉菲的山坡租给了十几个法国农民种植小麦作物。
17世纪,荷兰人来到波尔多做生意。看到波尔多红酒卖得不错,但是产量不足,他们灵机一动。他们在波尔多北部的滩涂筑坝排水,从而创造出肥沃的土地,种植葡萄,酿造红酒。
于是,拉菲酒庄诞生了!
经过Sgur家族和Vanlerberghe家族的精心打理,拉菲已经成为波尔多首屈一指的酒庄。
1868年,欧洲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收购了拉拉菲酒庄。当时欧洲富人在波尔多流行买葡萄园,建酒庄,修豪宅。就像现在的有钱人,都爱买景区的度假别墅。
起初,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酿酒无非就是玩票!就像有钱人喜欢娶女明星一样,买个顶级酒庄玩玩,是一种财富、美貌和面子的展示!
但几代之后,酿酒成了主业,拉菲酒庄成了主要收入来源。这个时候,态度就不一样了。精耕细作,努力提升品质,才有饭吃!
就这样,拉菲酒庄在他们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围绕“拉菲酒庄”,成立了一个葡萄酒集团Do。
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 (Lafite)(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缩写为DBR),在全世界收购和建立了几十个酒庄,包括“中国拉菲”瓏岱酒庄。一款传奇红酒,造就一个宏伟集团!
2拉菲红酒,波尔多混酿的代表拉菲红酒,代表着“波尔多混酿风格”。
这种酿酒工艺,流传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波尔多红酒的“立身之本”,也是当下世界主流的酿酒风格,更是各国酿酒师模仿的对象。
疫情之前,我经常接待波尔多酒庄的庄主和酿酒师,他们会跟我聊到,“郑,各国的酒王,都有学习我们波尔多的混酿风格,意大利的西施佳雅Sassicaia、美国的作品一号Opus One、智利的活灵魂Almaviva,都是波尔多混酿传承之作。”
有意思!
赤霞珠、梅洛葡萄酿成的酒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再加入一点点其他葡萄酒液,构成了“波尔多混酿风格”。
经典,传奇,不失神秘,演绎出多少美酒佳话!
大拉菲,总是大比例(90%以上)的赤霞珠酒液组成,辅以微量的梅洛酒液。小拉菲,梅洛酒液会多放些,跟赤霞珠酒液,有些年份是三七,有些是四六。混合比例每年都有变化。
前段时间,跟蚂蚁金服的朋友们吃饭,酒桌上大小拉菲皆有,一位女高管对比品饮后,惊呼,“郑小塔,小拉菲,为什么比大拉菲要柔和很多!”
喏,上面讲到的酿酒葡萄比例不同,即是原因。
拉菲红酒,是波尔多单一园酿酒传统的继承。
讲到奔富红酒时,我经常说它是“跨产区混酿风格”的杰作,如奔富389、407,酿酒葡萄是从多个产区和葡萄园收购而来。
不过,拉菲红酒为代表的波尔多红酒,则不一样。它们始终对一个葡萄园忠贞不渝,即所有的酿酒葡萄,100%来自同一个葡萄园。
大拉菲的酿酒葡萄,来自于拉菲葡萄园。小拉菲的葡萄,采摘自Carruades 葡萄园(1845年拉菲酒庄收购)。
所以,宴席上你讲到拉菲红酒的酿酒风格时,就要重点提下,它跟奔富红酒,是截然不同的做派。
“拉菲红酒,要挑老年份的喝,那才够味!”
每次,有朋友来我公司网店买拉菲红酒,我都会这么介绍。
大拉菲要陈放15年后才好喝,小拉菲也要放10年以上,少于10年的,太嫩、没味儿!
这两年在杭州我教中级品酒师课程,都会用2006年的小拉菲,然后,用醒酒器醒够2个小时,那味道真是好,学生们尝过,直呼“好喝”“好酒”!
有时,我还想让学生加深印象,会把“没醒过”和“醒过2个小时”的小拉菲,摆在一起,让学生们对比品尝,那味道的确完全两样!
当然,大拉菲也得醒够2个小时,不然,没法喝得愉悦!请贵宾吃饭,喝拉菲助兴,一定得注意“醒够时间”,否则,容易丢分。
饮用拉菲红酒的乐趣,在于它的陈年味道,一种随着时间年份变化带来的陈年风味。
它是动态的,随时变化!
一瓶拉菲红酒,陈放10年、20年、40年后,品尝饮用,香气味道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好比我们男人20岁的“青涩”、30岁的“老练”、40岁的“儒雅”,随着时间流逝,沉淀出“别具特色”!
这就是拉菲这些波尔多红酒的魅力!
探索时空的风味!
也因此,拉菲红酒适合收藏。收藏时间的不同,展现出的味道迥异,即是趣味所在!
老拉菲,跟老茅台一样,都是拍卖市场的宠儿。年份越老,价格越贵,也越值钱!
这是奔富红酒再怎么也羡慕不来的。
3拉菲红酒,在中国流行大拉菲、小拉菲,始终是国内高端宴请场合的必备酒款。
北京游走于各种饭局的李姓朋友说得好,“宴请贵客,茅台、拉菲,一中一洋,没有它们搞不定的场合!”
精辟至极!
大拉菲,是真正意义上的拉菲红酒,市场价1~2万之间,82年的拉菲价格在8~10万,有价无市。
郑小塔在《带你了解真正的“拉菲红酒”!-波尔多红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文章中,描述过大拉菲的味道特点,“淡淡的黑色水果香味,夹杂着如丝如缕的烟草、野味和皮革气息,还有雪松、香草、咖啡等橡木桶气味飘逸其中。”
“酒液流淌在口中,细腻精致,醇厚如巧克力般,稍加回味,会感觉到一股饱满感,细品之下,你会在这股饱满酒液中,领略到层层堆积的风味,仪态万千,复杂多变,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
小拉菲,是我们中国人饭局上喝最多的拉菲红酒,价格较为亲民,三四千元一瓶,但毕竟是拉菲酒庄的二当家,宴请大领导,不失面子。
在《“小拉菲”红酒,你了解多少?-波尔多红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一文,我又讲述过小拉菲红酒的香气口感特征,“闻起来花果味儿浓郁,类似黑加仑、黑莓气味扑鼻而来,明显的绿植气息,香草、烟熏等橡木味儿,丝丝缕缕,夹杂其中。”
“喝一口,初始有些内敛,不多时,绽放开来,很自然地,一股醇香开始袅绕于舌根齿间。之后,这股酒液在口腔四处游走,绵柔,圆润,富有弹性,这时无需招呼它,放松享受就行!”
饭局上,如有客人要你点评下拉菲红酒的味道,你大可这么评论。
一晃,时光如梭,拉菲红酒在中国已经流行40多年。
自1970年代末,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拉菲红酒由香港人带入,率先在国内饭局宴请上立足脚跟,比奔富红酒足足早了十多年(1995年奔富进入中国)。
拉菲红酒在国内的成名原因,郑小塔写过一篇文章《法国拉菲红酒,在中国是怎么成名的?-波尔多红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我写得很具体,你可以看下,包括它跟奔富红酒成名的区别。
我觉得,拉菲红酒在中国的成功,在于它跟顶级红酒划上了等号。拉菲是顶级红酒,顶级红酒就是拉菲,在中国人心目中,成为一个不可磨灭的固定印象。
哪怕奔富红酒现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葡萄酒品牌,但在顶级红酒领域,人们还是只认拉菲红酒。
现在如此,未来亦是如此。
甚至乎,能否喝得起拉菲红酒,也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是否富有的标志。
嘿!
至此,拉菲红酒,已成经典,更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