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也是历史长河中绚丽的一部分。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上至皇族,下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古代,爱喝酒的皇帝比比皆是。除了微服私访,大多数皇帝很少出门在外,所以喝的酒也是宫廷贡酒。你知道古时候的皇帝都喝什么酒吗?吗
黄帝时期:杜康酒
杜康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酒,因最早产于杜康而得名,被誉为“贡酒”、“仙酒”.
相传杜康生活在炎黄时期,原是黄帝手下的牧羊人。他的灵感来源于“空桑污米,酿粟麦,化为醇香醪”。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他得到了酿酒的秘诀,创造了划时代的杯中酒,被黄帝提拔为宫中饮食官,即“杀人”。人们尊杜康为酒神、酒祖,设庙祭祀,逐渐形成了辉煌的杜康文化.
东汉:九酝春酒
“九运春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公元196年,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将家乡的九云春酒及其酿造方法赠送给汉献帝刘协.狄咸喝了这酒后,啧啧称赞道:“真是天赐佳酿。”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喝了九云春酒后备受推崇,被列为贡酒,也就成了“九云”
据说九运春酒是老名酒顾靖贡酒的前身。虽然顾靖贡酒和九运春酒在工艺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九运春酒先进的酿造工艺和传统为顾靖贡酒的产生和声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朝:杏花村汾酒
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早已成为宫廷贡酒,唐代大诗人杜牧名唱“问我酒楼在何处,牧童指杏花村”,使杏花村和汾酒名扬天下,妇孺皆知。
杏花村作为中国白酒和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四千年的悠久历史,成就了汾酒丰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它深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的喜爱,留下了无数的典故和故事,留下了壶、尊、罐、瓮,等珍贵的酒器和器皿,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书画诗词。酒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天下诗酒第一村”。
盛唐:剑南烧春
据官方记载,剑南烧泉,剑南春酒的前身,是唐代的御酒。《唐国补史》剑南春在正史中有记载。剑南春荣获“大唐国酒”,并被记载于《唐国补史》和《德宗本纪》,成为正史记载的当代中国名酒。
十四年前,建南路每年都要向唐宫进贡剑南春烧酒,只有宫中有头有脸的人才有机会喝到。唐代“诗仙”李白在绵竹“借酒浇愁”,留下了一段“解貂赎酒,价重洛阳”.佳话
宋朝:皇家大内酿造,绝不外售
宋朝最好的酒是专供皇室的,绝不会对外销售。当时宫廷酒还叫内供酒,比较有名的有:蒲中酒、苏合香酒、鹿头酒、蔷薇露酒、流香酒.
、长春法酒。这些酒光看名称便令人向往,它们往往采用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民间很难得到,如有宫内人偷卖,一经发现,“刺配远恶州军牢城。”
明朝:鹤龄寿酒
创于明朝永乐三年的北京鹤年堂在明、清两朝就专门为皇宫配制御用养生酒、养生茶等而扬名海内外,被誉为“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
嘉庆皇帝偶然发现此等美酒后,传旨命太医院到鹤年堂照方配酒,交将此方改名为“鹤年寿酒”,列为宫廷秘方,严令不得外传。此方也秘传至今,鹤年堂福、禄、寿、禧贡洒,就是用此系列配方配制,功效强,效果好,始终非常受欢迎。
清代:玉泉美酒
到了清朝,酿酒事宜由光禄寺负责。玉泉美酒是皇家最爱,它取春、秋两季的玉泉水,用糯米一石、淮曲七斤、豆曲八斤、花椒八钱、酵母八两、箬竹叶四两、芝麻四两,即可造玉泉美酒90斤,酿出的美酒香飘十里,摄人心魂,深得君心。
到了慈禧太后掌后宫的时候,玉泉酒依旧是清宫中最常用的酒。不过,后期酷爱养生的“老佛爷”慈禧看中颐和园和瀛台的莲花十分肥美茂盛,命太监找出秘方,以鲜嫩花蕊和名贵中药为主,再用玉泉水制成养生滋补酒“莲花白”。
酒是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一瓶一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饮品,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载体。
饮酒,饮的不止一杯酒,还是其背后的文化历史渊源,酒之无穷魅力,除了在味道本身,还在岁月留给它的神秘感与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