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环路
又是一个中秋节,不得不让人感叹时光飞逝如水,光阴似箭。小时候最期待的节日之一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那时候,孩子们对节日的期待,超出了现在孩子的想象。那种满满的期待,让我的童年在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环境中,有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难忘的回忆。现在的中秋节无非就是去超市买点好吃的,然后买几包包装精美,各种各样的月饼,或者和亲朋好友聚一聚,喝两杯,一点节日的气氛和幸福感都没有。
回忆童年,我们总是期待着童年里节日的到来。那时候我们最期待的节日,一个是过年,一个是二月二,清明节,六月初一,最后一个是八月十五。小时候觉得自己长到几乎摸不到边。六月初一吃了新麦面蒸的糖包,最期待八月十五的到来。经常缠着我妈问:“八月十五什么时候过?”这个时候,妈妈总是用她常年劳作的粗糙的手挠着我的鼻梁。“想吃月饼?”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我妈告诉我:8月15号离新棉下来,或者我开始吃春芋头,然后豆子可以吃的时候不远了。于是,我和朋友们经常去生产队的棉田看看棉花开花了没有。是时候摘新棉了吗?西家那块春红芋头不是该刨了吗?是豆荚?
时间在我的期待中一天天过去,已经是农历八月,爸爸妈妈开始忙碌起来,数着八月十五要去拜访多少袋月饼。爷爷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开了个杂货铺,会做月饼。记得我参加工作后很多年还能看到他老人家做月饼的紫檀木模具和果盒。后来因为房子拆迁,长形月饼模具和水果盒不见了,紫檀木月饼模具可以连续做五个月饼。我父亲没有跟我爷爷学做月饼的手艺,但他跟我爷爷学了做菜,成了附近有名的厨师。之前我们这里办过酒席,哪个婚宴不是我爸做的?
我买了月饼。我父亲走到一楼的供销社去买。我记得那时候最好吃的月饼是那些皮脆的,吃起来酥脆爽口。这种月饼只带到了我姑姑家,我大舅和我二舅家。其他亲戚在那里吃普通的月饼。当时的月饼都是八斤,用纸莎草纸包着,用佛经(一种特别粗的绳子)捆着。后来,八头月饼被四头月饼取代,也就是说,一包月饼只有四个。我亲戚健在的父亲总是让我哥哥和我一起去。那时候没有自行车,都是步行。我姑姑家在王板街楼,离我家至少15里地。吃完早饭,爸妈安排弟弟带我去姨妈家。哥哥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装着四盒脆皮月饼,我们就上路了。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步行出门,一个村子没有一辆自行车。我跟着我哥,他一边走一边给我讲王二的故事。弯弯曲曲的小路被我们抛在了身后。那时候去姑姑家的路没有现在的水泥路直。都是弯弯曲曲的土路,从石楼,经过李庄,从徐庙,到曹庙后面,到曲楼前面。走过一条又一条小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姨妈家。
到了姑姑家,我不应该做饭。姑姑陪我们聊天,问了爷爷的身体状况,然后问了父母的工作情况。我哥回答了我阿姨的问题,我就搬了个板凳坐在观众席上。舅舅忙着抓最大的大公鸡,然后宰了,准备招待客人。和我们聊了一会儿,阿姨就去地里摘辣椒茄子,给我和弟弟准备午饭。我哥留在我姨家帮忙烧锅。两块旧表和我差不多大。他们叫我去张江附近的一条小河里钓鱼。
还没等我们钓个痛快,舅舅就叫我们去村西头吃晚饭。我们赶紧从河里上来,把脚上的黑紫泥洗干净,带着几条用蜘蛛网(狗尾巴草)串起来的小草鱼跟着舅舅回家。还没进姨妈家的门,炒笨鸡的香味扑面而来,一下子就把我贪吃的虫子引诱出来了。案板上已经摆满了几个菜,有辣椒鸡蛋,韭菜炒鸡蛋,茄子炖鸡。虽然我和弟弟来姨妈家,不算客人,但是姨妈还是做了那么多菜招待我们。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大妈可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攒下这些鸡蛋!
走了一上午,摸了半天河里的鱼,肚子早就咕咕叫了。看着阿姨做这么多好吃的菜,我胃口大开。我姑姑和姑父只吃锅贴,偶尔吃一口菜,但他们一直给我和我弟吃鸡。我哥比我大几岁,我知道我不能当客人。
太放量吃,我倒不感到怯生,连续吃了两个白面锅饼,吃了不少姑姑夹给我的鸡肉,最后再来一碗茶,吃得饱饱的。饭吃好了,茶喝足了,我们和姑姑道别,踏上了回家的路,哥哥手里依然提着那个黑塑料提包,原来带来的四包月饼,姑姑留下了两包,剩下的两包让我们带回去,说是让我父母也品尝一下。这一习俗直到现在我们丰县还保存着,走亲戚带的礼物对半留,那时的礼物虽然不多,但亲戚之间的感情深厚,见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分别时总是拉住对方的手不忍分开。
八月十五之前,所有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剩下的两包月饼,母亲舍不得吃,收起来放在房梁下悬挂的一个条形篮子里,只有到八月十五黑喽,喝过汤之后才拿出剩下的两包月饼,分给我们吃。那时的情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晚饭后,哥哥、姐姐、弟弟和我,端正地坐在案板的周围,父亲站在凳子上,从房梁上的钩子上拿下了那个条形的篮子,母亲接过篮子,拿出了剩下的那两包月饼,分别解开了月饼包装的经子,总共八个月饼,母亲依次给我们四个一人一块,留下两块给爷爷留着,她和父亲一人一块。盼望已久的月饼终于到了手上,我和弟弟最先咬了一口,那感觉甜甜的,一直甜到心里去。月饼的甜味还没回味完呢,我和弟弟的手里又多了半块月饼,原来父母趁我们俩吃的时候,把自己的月饼一分为二匀给了我和弟弟。月饼的美味和过节的滋味,一下子弥漫了我的心头,我的眼眶湿润了!
中秋,它承载了一段儿时的回忆,一种醇厚的味道,一段由月饼串联的记忆,所以说,我对老家的月饼有一份割舍不了的独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