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白酒

故宫乾隆三宝现在是多少钱,故宫乾隆三宝吉祥盘龙玉瓶

酒易淘 白酒 2022-09-18 15:12:43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发轫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两汉、唐宋等几个发展高潮,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明清玉器沿袭了唐宋以来的世俗化、生活化风格并发扬光大,尤其是乾隆时期。由于丰富的玉石资源、上乘的玉料、规整的玉质造型和精巧的思维,玉器达到了玉器史上的巅峰。由于历史原因,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明清玉器数量多、质量好、品种全,全面反映了明清玉器的基本特征。   

  

     

  

  玉龙   

  

  红山文化(6000-5000年前)   

  

  高15,宽10.2,厚3.8cm。   

  

  辽宁省建平县收藏   

  

  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而这条是红山文化中最大最规整的玉龙。白蛇状叶岩,耳肥而大,眼圆,口鼻突出,口微张,獠牙外露,卷曲如环,扁圆形而厚,背部有穿孔。玉龙在墓葬中出土明显,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它们是社会地位、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作的原始“礼器”。   

  

     

  

  屏幕上镶嵌着碧玉的浮雕女性形象   

  

  清朝   

  

  长34.5,宽24.7,厚1.45厘米。   

  

  一面浮雕妇女养桑、陪衬的场景,一面浮雕妇女织布的场景。有人物,有房屋,有树木,有小桥流水,栩栩如生,充满绘画效果。下面有一个雕花木椅。   

  

     

  

  野兽环耳蓝宝石   

  

  清朝   

  

  高14.8,宽21.8厘米   

  

  碧玉,仿铜苇,圆体,雕龙首带耳,兽吞三足,盖。壶腹及壶盖外壁浮雕饕餮纹,壶盖扣刻龙纹、云纹。玉色深沉,器身厚重,很像青铜器的庄严神韵。   

  

     

  

  青白玉耳杯   

  

  青干龙   

  

  长10.45,宽8.1厘米。   

  

  耳杯,又称羽杯,是一种古老的饮用器皿。汉代常见漆耳杯,清乾隆年间造玉耳杯。浅蓝色玉,体为细长椭球体,腹浅,胎薄,卵圆饱满。底部中央用隶书刻有“清乾隆古董”四个字,分三列。通体打磨光滑,美观大方。   

  

     

  

  金云龙彩绘蓝宝石碗   

  

  青干龙   

  

  直径11.5,底径5,高5.2cm。   

  

  玉,内外壁用金粉绘有四条相对的龙纹,心绘一条龙。龙与龙之间的空隙用莲花图案填充,底部绘楷书“乾隆年制”方章。   

  

     

  

  玉带   

  

  明朝   

  

  高18.1,宽5.65厘米   

  

  这块玉带的玉质是来自新疆和田玉的蓝宝石,局部有棱皮和裂纹。从造型到纹饰,都是仿青铜龙头制作的。造型仿照商周青铜水龙头的风格,方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四边和每边中间都刻有棱纹,并刻有青铜龙头上常见的雷纹和兽面纹。   

  

     

  

  带盖玉双鹅盒   

  

  廖戴   

  

  辽宁义县清河门辽墓出土   

  

  高9.3,宽3.8厘米   

  

  表面多为黑色的玉石,似乎是火造成的。容器体呈长方形,自然放置时,容器是水平的,口在侧面。雕刻一对鹅同向躺着,脖子交叉。它的内腔是一根长管,应该是用来装针的。嘴的两侧有孔,与内腔相通。   

  

     

  

  荷叶琥珀饰品   

  

这两块辽代琥珀饰件均1956年出土于辽宁省新民巴图营子村。荷叶式琥珀饰,长8.3、宽6.8、厚0.8厘米。暗红色,透明,光泽很强,整体作荷叶状,侧面贯穿一孔。复叶琥珀饰,长9.5、宽7.1、厚2.9厘米。阔叶状,一面凸起,上雕一叶形花纹,下覆重叶,两端有穿孔,背面雕阳刻“心”形纹。

  

  

琥珀是地质历史上的树脂经过石化作用的产物,被称为“树脂化石”。具有非常美丽的典型的树脂光泽,有的是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质优者常用作玉雕材料,最上品称血珀,作赤红色。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琥珀最贵者瑿(音依,此值黄金五倍价),红而微带黑。然昼见则黑,灯光下则红甚也”。这两件琥珀饰均以血珀雕成,质工俱佳,十分珍贵。

  

  


  

花式玛瑙碗

  

辽代

  

上高3.4、口径5.4厘米 下高5.3、口径14.4厘米

  

辽宁法库叶茂台7号辽墓出土

  

  

均为半透明的素色玛瑙,即玉髓质。上件为小盏,圆形敞口,圈足外撇,琢制粗率,光素无纹,出土时置于一绿玻璃方盘上。下件为六瓣花式碗,形仿瓷器,器形硕大。

  

  


  

龙纹白玉盏

  

辽代

  

上高3.4、口径6.2厘米 下高3.5、口径6.1厘米

  

辽宁阜新塔营子出土

  

  

均为白玉,细腻晶莹。一件为圆体敞口,下腹内敛,直圈足,外壁阴刻云龙纹,龙张口露齿,身体扭转翻腾,追吞一花球状物,雕刻细腻传神;另一件为圆体,口沿外侈,腹较深,小圈足底边外卷,外壁上部阴刻纵向的水波纹,下部浮雕两层交错排列的莲瓣纹。

  

  


  

金链竹节式白玉瓶

  

辽代

  

辽宁阜新红帽子乡辽塔地宫出土

  

通高17、盒宽4.4厘米

  

  

白玉质,雕成六节竹节形,最上一节为盒盖,下面五节为圆筒形盒。在盒身的下、下两节及盒盖两侧雕突出的耳,耳中为上下贯通小孔,其中穿金链。金链以双股金丝环环相套而成,下端穿缀茄形金蒂蓝色琉璃珠。此器出土时位于金塔之内,盒内贮存舍利子。

  


  

  


  

白玉飞天

  

辽代

  

辽宁喀左县白塔乡辽墓出土

  

每件长4.6、宽3.5、厚0.7厘米

  

  

两件飞天形制相同,左右方向相对。玉质青白色,局部有白化现象。飞天作侧身俯卧态,昂首挺胸,面部较长,似男相,额际佩步摇,头发上挽,脑后伸出一略呈“S”形的细长角状物,应为插耳之用。双手端于胸前,一条长丝带从肩部飘绕至足部,身下有几朵流云托浮。

  

  


  

玉盏

  

北燕

  

辽宁省北票县冯素弗墓出土

  

口径8.6、底径5.4、高3.3厘米

  

  

透闪石玉质,灰白色中杂有墨点,可称为墨玉。圆形,敞口深腹,弧形腹壁,圈足极矮,看似平底。琢磨精致,器壁极薄,在外壁口沿下阴刻两周弦纹,外底圈足呈打凹的环状。抛光明亮,呈现玻璃光泽。

  


  

  


  

玉鸮

  

  

玉鴞出土于辽宁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墓葬,年代距今5500—5000年。淡绿色玉,表面泛黄,全器作成展翅的鴞形,头部雕出耳、目和喙,尾与翅均雕出羽纹,鴞的形象生动,简练概括。玉鴞即俗称的猫头鹰,它能昼伏夜出,火眼金睛,面对红山地区虎豹豺狼熊等大量的猛兽,红山人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本能地羡慕这种飞行动物,还有玉鸟、玉凤等,被视为吉祥之鸟,并向往着像它们一样远走高飞,达到通天接地的愿望。这些飞行动物应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关,也富有很深的宗教意义。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