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山东自古以来就没有好酒,李白也曾为此写过一首诗“山东酒不醉,怪歌不醉。”山东人能喝是事实,但是这么多年了,山东真的没出过什么名酒。
山东本地酿酒厂家非常多,基本上一地一县都有自己的酒厂,这些酒厂酿的酒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所以这就导致形成群雄争霸,群龙无首的局面。
但早在30年前,山东就有一种酒冲出了当地,走向了全国。辉煌的时候,酒厂门前的经销商排起了好几英里的长队,预约名单高得像一座小山。
这是孔子的酒。
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家还沉浸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还不知道什么叫宣传,什么叫品牌,酿酒的只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
然而,孔子家的酒开创了白酒的先河,率先在央视打广告.
在《北京人在纽约》这么火的时候,酒厂请来了一线女星王姬做品牌代言人。“孔夫子的酒让人想家”这句话戳中了无数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
酒一下子传遍全国,酒厂门口取货的人要等7天。盘活了多少本地产业链厂商,一度成为本地聚宝盆。
标王之争,鲁酒巅峰
山东的另一款儒宴酒看到了它的甜头。在央视发布的首届广告大赛中,大手一挥,砸了3000万,中标。
那时,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事实证明,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确实有效。孔府宴酒's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一出来,就立刻大卖,销量成倍增长。
秦池,当地另一家小酒厂,见两位大哥赚了大钱,也跟着做,并花钱买了一个坑。连续三年中标央视,最后一年开出3.2亿的天价。
销量上涨确实给酒厂的产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当时《经济报》的一篇文章爆料秦池酒厂产能几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量基酒都是从四川收购的.
这要是搁在今天,斗云淡风轻,很多酒厂常年不抽烟,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白酒出厂。
但是这时候,大家感觉都受到了欺骗,不能忍受了!于是,山东大部分酒厂都陷入了勾兑风暴,孔府酒也在这场风暴中受到了影响。
沉淀数年,浴火新生
进入新世纪后,孔府家酒曾多次努力重塑辉煌,甚至邀请刘欢做其代言人,但均以失败告终,期间酒厂几近倒闭。
孔府酒的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当时联想酒业大举投资,收购了100%的孔府酒。在互联网的鼓动下,大家都没有忘记这款酒繁荣的历史。
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如火如荼,孔子家酒借着这股东风在国外市场传播异常艰难。
在韩国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中,甚至可以多次看到孔府家酒。这款酒曾经在连续八年出口第一,在国外的影响力也不小。
在中国没有空闲的时间。2018年命名为广东省体育舞蹈大赛,立足打造“第一文化名酒”,借用互联网优势不断提升影响力。
目前已在广东、上海、山东等地取得良好效果。
互联网确实给了很多没落的酒厂第二次机会。在这条新开始的赛道上,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有扔掉过去的包袱,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白酒行业的影响也是颠覆性的,很多如同孔府家酒一样的酒企也借此重新焕发了第二春。比如重庆的江小白,湖北的稻花香,贵州的君中元私藏酒。
稻花香曾是湖北的龙头酒厂,常年稳居湖北第一的宝座,其辉煌时白云边只能望其项背。
但是在2012年之后,稻花香陷入了发展瓶颈,集团内部资源分散,白酒营收增长缓慢。
但是到2015年后,酒企开始发力,进军高端市场,借助互联网,逐渐捏住了刹车,慢慢回归正轨。
黄河尚有澄清日,鄂酒岂无得运时?
君中元私藏酒同样如此,这款由原茅台副厂长李兴发弟子曾传政酿造的酱酒只做私藏酒,在贵州小有名气。
因为其酿酒原料用的是糯高粱,是最佳的酱酒酿造原料。而且采用的12987大曲坤沙,这种酿造方法取酒就需要一年,窖藏需要6年,标准严苛。
原本只在流通,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逐渐出现在大众眼前,尤其是在山东和广东地区,拥有很不错的市场。
互联网改变了太多,很多事物倒在互联网脚下,例如报纸,也有很多新兴事物逐渐兴起,例如自媒体,如何抓住这个风口,这是所有白酒厂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