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脐橙一年卖两亿块,是春天当季的水果。每年三月份采摘,现在很新鲜。甜度可达16-17度,果肉无渣。所有同学都准备好了,我们杀吧!”罗永浩在Tik Tok直播间喊出“秒杀”口号后,60万斤湖北脐橙在11秒内售罄。
直播时代,从来不缺销售神话,一场直播就能造出一个爆款水果。公开资料显示,秭归脐橙在湖北省单果电商交易额中排名第一,成为湖北农村电商“第一果”。
但其实了解水果的人可能都知道,60万斤水果不可能保证同样的品质。水果是非标准的,土地上生长的每一种水果都不一样。60万斤如何获得消费者的高满意度评价,不得而知。
目前疫情对线下商业的影响还没有消除,线上渠道包括直播对农产品的销售越来越重要。农产品卖出去后能不能供货,在做好营销的同时,如何处理前端零散、波动的渠道,是更大的挑战。
我国是水果种植和水果消费大国,产业规模极大,对GDP的贡献相当可观。2018年,水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524.4亿元,占GDP的2.7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在水果上的支出会不断增加。预计未来中国果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460.1亿元。
2020年,人们深受疫情影响,大多限制出行,待在家中抗击疫情。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和业绩增量,越来越多的水果卖家开始加入互联网电商的行列,开启线上运营模式。再加上疫情的影响,线下水果销售店客流大幅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线上水果订单的爆发式增长。
直播已成为水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的新“窗口”。过去,水果产业链中零售端以外的环节,如产地批发商、果农等,都没有机会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现在,带货直播打破了这种固有的形式。直播发货的电商模式这两年很猛,成为了另一种销售渠道。但水果可能是直播配送中最难把控的产品品类,对配送团队和供应链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具体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端供应难题无解、爆款现象无法持续
带货妹子Viya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为西双版纳农产品带货,不料遭遇“翻车”。收到货后,不少网友评论“水果伤痕累累,不是太熟就是太生,根本不能吃”。即使前端卖出去了,后端如何保证稳定的货源仍然是个难题。
果业整体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上游种植分散,受天气影响,无法像服装、工业品那样无限扩张。很多水果品类的生产季在3个月左右,生产季结束后,这种爆发性的属性也就结束了。
曾经有一个粉丝从网络名人那里带了几百万的农产品,接下来的售后投诉差点让这个网络名人从神坛上掉下来。从那以后,这个网络名人就说再也不带什么农产品了,非标产品太难玩了。
二、主播推广费用高、压缩水果利润空间
对于主播来说,只有达到一定的销量后,盈利优势才会扩大。但当销量过高时,对水果的产量、预处理、物流水平的要求也相应变高。在这种情况下,水果类并不是主播的优先选择。
而且很多主播对水果质量和价格的要求都很严格。首先,部分主播对水果产品要求“全网最低价”,严重压缩了种植户的利润空间。第二,h公司商业合作的推广成本
总而言之,直播这种新的商品销售方式,正在让很多消费品变得“爆款”,但水果品类并不容易“捕风捉影”。如今,虽然有很多关于水果销售的神话,但由于物流和质量导致的层出不穷的售后问题仍然无法在现阶段得到解决。直播带来的水果销量神话背后,长虹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用户口碑才能保持销量。另外,现在流量越来越贵。对于水果这种毛利低、损耗大的非标产品,依靠网络名人大V带货,量少的时候很难控制质量,量大的时候带货却很诱人。但是水果直播很容易掉坑。
关注 《水果观察》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及行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