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奇妙的香味。
它是世界上三大顶级香水之一。
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它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冠军。
邓小平亲自为它题词。
其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它就是传说中的“祁门香”
什么是“祁门香”?
祁门香是祁门红茶特有的香气。常被形容为花香、果香、蜜香的无缝融合。香中有香,味中有香,像花,像果,像蜜。它的口感甜润饱满,淡雅芬芳,复杂,优雅,均衡,仿佛置身于百花齐放的馥郁之地。在世界香气体系中非常罕见。
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Uva红茶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据研究,祁门红茶香气浓缩物含量几乎是乌法红茶的两倍,其无与伦比的香气在国际上被称为“祁门香”,是世界上唯一以地域命名的香气类型。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妙的“祁门香”?让我们一起走进广阔而神秘的祁宏世界去寻找答案吧!
祁红历史
祁红的历史记载在《东至县志》:光绪元年(1875年),黟县人余甘辰在福建被罢官,回乡经商。看到福建红茶在李铎卖得好,他就在安徽祁门开了一家红茶店,研究福建红茶的制作技术来泡茶。生产的红茶通常被称为“祁门红茶”,或简称“祁宏”。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再加上祁门地区有利于茶树生长的有利环境,余甘辰生产的祁宏品质和产量逐年提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受到国内外茶商的关注。
因为祁宏的逐渐走红,在市场需求的带动和余甘辰的劝说下,当地茶农纷纷“由绿变红”,形成了以祁门为中心,覆盖整个老徽州地区的祁宏产区。
说齐虹有国际范儿一点都不夸张。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举行。祁门红茶获得金奖等三项大奖,成为“世界红茶之王”。198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来自63个国家的705种产品参加了比赛,祁门红获得了金奖,使它在全世界更加有名。
祁门山水
一面水一面茶。祁门红茶的发源地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李口镇。它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西脉森林茂密的丘陵和山谷中。是“国家生态示范区”,也处于北纬30世界公认的黄金产茶带。
祁门地形“九山半水半田”,山川秀美,森林覆盖率达86%,居安徽省之首。茶园多分布在海拔300~800米的山坡和丘陵地带。高山密林为峡谷和丘陵坡地的茶园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祁门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190天,年平均雾89天,年平均气温27.3,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是祁门的气候环境,山多、云多、雾多、雨多、日照多,极大地有利于祁宏特有物质的形成,为其独特的祁门清香提供了必要的生态基础。
祁红茶区土壤以千枚岩和紫千枚岩风化为主,多属红棕色砾质粘壤土。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铝、铁、铜、钾,高于其他红茶土壤,为祁宏的繁殖及其香气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有最好的红茶是因为茶树的天堂。祁门香是指当地小气候培育出的茶叶特有的地域香气。
茶树良种
茶是一种著名的茶。米槠又名祁门种,是国家级优良品种,是制作祁宏的主栽品种,也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品种
分丰富,是祁门红茶独特香气品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用它制作的祁门红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回味隽永,具有果香或似花香的独特香气。有实验表明,在相同的祁红加工过程中,槠叶种的香气物质形成总量高于其他品种,其中香叶醇含量在揉捻阶段剧增, 并在以后的各工序中得以保留,且其他香气成分含量则无明显减少,从而突出了品种的优势。
制作工艺
祁红高香,贵在制作。祁门红茶的制作工艺特别考究,传统的祁红叫做“祁门工夫红茶”,这“工夫”二字道尽了祁红工艺的繁复和考究。
祁红制作工艺精细,采摘后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共17道工序而制成。
一般来说,茶叶的制作工序不过10道左右,而祁红的工序却达到了17道,缺一不可!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初制奠定品质的基础,而精制则将品质进一步升华。祁红加工极尽繁复考究,每一次动作都是不厌其烦的重复,传说中的“祁门香”也就在这种层层历练的过程中逐渐成型了。
外形、汤色与叶底
精制加工后的祁红,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
汤色透红,宛若一块红玉温润而精致,呈现出透明琥珀一般的美丽颜色。用白瓷茶具冲泡,能明显看出周边有微小泡沫和一道金圈,俗称“宝光”,独具一格。2017年,外交部长王毅评价祁红为:镶着金边的女王。
祁红入口醇和,香中带甜,润喉隽永,回味绵长。冲泡后的茶叶自然展开,叶底芽叶匀整,鲜艳红亮,细嫩绵软,整齐美观。
颇为神奇的是,欧美人们饮红茶习惯添加牛奶,一般红茶加入牛奶则变成红里带黄或带灰,立刻暗淡起来。而祁红冲入牛奶后变成明艳粉红,色泽依旧迷人,香味不减,反而更加协调,这也是别的红茶无法比拟的,所以祁红又有“茶中英豪”之称。
文:马维
图:德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