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形石是一种玛瑙石。自然界中类似玛瑙的矿物,由于漫长岁月的积累,在不同的时间点,杂质的影响甚至生成的颜色都不一样,层层呈现不同的颜色。制作这种肉形石的工匠对纹理丰富的原石进行加工琢磨,并对表面的石皮进行染色,制作出这种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纹理显示生动的作品。
这块肉状的石头乍一看像是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肉形石、玉白菜和毛丁公并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肉形石产自内蒙古阿拉善左奇,清康熙时曾供应给内廷。这种清代的肉形石是天然石,色峰、纹理都是自然形成的。取自一块黄玉,又被人们的巧思雕琢成一块玉东坡肉。看上去就像一块活灵活现的五花肉。
“肉”有明显的脂肪和脂肪层,清晰的纹理和流动的毛孔。相信第一次看到的人不会把它当成坚硬的石头。怎么看,像是一块皮带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颜色还是质地,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能闻到红烧肉的味道。天下第一,无价之宝。其巧妙的创意和精湛的雕刻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高档的肉和石头,一般形状都很规则,或长或方,或大或小,或厚或薄,就像用手剁的刀,是人为分割成块的。是天工无意模仿他人的艺术杰作。
极品肉形石的“肉”有肥有瘦,层次分明,纹理清晰,毛孔婀娜,色泽鲜艳可爱,细腻光滑,有一种吃不腻的视觉冲击和食欲,吃不饱。堪称奇石中的人间瑰宝,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