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超万吨,品牌价值超千亿,智能酿造进入新阶段,即将实现百亿销售额.以上每一项,对于一个酒企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成绩,而这些,正是国台酒业进入2021年以来,一直努力向白酒行业提交的“成绩单”。
作为国台酒业的核心单品,国台国标酒在这份“成绩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据台中介绍,2021年,台中国标酒将以40亿元的年销售规模跻身中国白酒行业超大型单品行列。
自2017年3月第一款国、台国标酒上市以来,这款超大型单品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实现了40亿的销售规模。
40亿成绩背后的品质坚守
成为白酒行业超级单品的国泰国标白酒,在销售规模达到40亿元的同时,销售额也达到了531.45亿元的新高度。即便如此,仍有业内人士认为,来自中国台湾的国标酒价值被低估。这个观点可能是因为它开启了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酒业在瓶身上明确标注真实出厂年份的序幕。
购买国泰国标酒产品的消费者,不难发现酒瓶上有明显的标识。以2017年上市的国泰国标酒为例。瓶子上注明产品是2012年酿造的。之后每一瓶国泰国标酒瓶上都有“2015酿”、“2016酿”等标识。
近年来,“年份酒”是白酒行业的热词。尤其是在白酒行业向高端化趋势发展的过程中,年份酒所代表的产品品质、品牌细节、价值都推动着各大白酒企业开拓年份酒市场。
有人认为,来自中国台湾的国标酒,以最直观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示其年份酒产品的酿造时间,是品牌在发展年份酒的过程中,为解决消费者对年份酒品质信任问题的积极尝试,而这也是年份酒市场一直以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源于台湾对高品质的坚持和对消费者体验的重视。
据国泰介绍,国泰国标酒酿造的红缨糯高粱全部来自贵州当地的国泰自有粮食基地;每一瓶来自中国台湾的国标酒,从酿造到成品诞生,需要经历30道工序,165道反复打磨的步骤,出厂至少需要5年时间。为了让消费者能够追溯到鉴真的源头,每一瓶来自台湾和中国的国标葡萄酒都被打上了专属的品牌。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台湾的NFC鉴真或手机的NFC功能追溯产品的来源。
“百亿国台”时代开启新征程
这些涉及品质和消费者体验的内容,在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国标酒问世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不断升级。台湾国标酒的品牌价值不仅屡创新高,还获得了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贵州十大名酒两项、贵州地域文化唯一品牌酒和近年来的布鲁塞尔国际金奖。
在行业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朗的前提下,有业内人士指出,来自中国台湾的国标白酒每瓶699元的价格,在次高端白酒中具有竞争力。在同品质的白酒产品中,这种来自中国台湾的国标白酒的价格定位是性价比较高的。
所谓“性价比”,并不是对价格本身的讨论,更多的是从评估一个白酒产品本身的饮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后得出的结论。
尽管近年来酱香型白酒大行其道,但台湾国标白酒并没有盲目扩大销售规模,仍然坚持从酿造、储存到出厂五年的标准。台湾国标酒的酒体保持稳定;台湾国标酒的香味也比较清晰,有434种香气活性成分,是正宗酱香型白酒的风格特征。
与此同时,国标酒在台湾和中国大陆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40亿,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凸显出来。据了解,目前,国台酒业年产正宗大曲酱香型白酒1万多吨,年储存老酱香型白酒4万多吨。但其供应仍难以赶上强劲的市场需求。国泰酒业总经理张春新曾指出:“市场会比行业跑得快,国泰可能会长期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供需矛盾也注定成为今年乃至“十四五”期间台湾和中国大陆酒业的‘喜忧’。”
正在迎来百亿次的国和台酒业,已经迈入四十亿次的国和台国标酒,正在驶入白酒一线品牌阵营的“快车道”。在刚刚举行的2022年度生产质量誓师大会上,台湾酒业对外表态:拥抱新时代,站在新的舞台上,在推动高速持续跨越的同时,更加注重高质量,向名酒学习,以名酒为榜样,从基础出发,从问题出发,为台湾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大引擎和系统支撑。
文/薛辰摄企业供图
编辑郑明珠校对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