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日,中国小麦已收获8071万亩,收获进度超过25%,比去年加快约5.6个百分点。其中,四川麦收基本结束,湖北麦收结束,安徽麦收进展40%以上,河南35%以上,江苏15%以上,陕西近10%,山东、山西相继丰收。从已上市的小麦生产情况来看,整体生产形势好于预期,品质普遍大幅好于去年。
河南地区:
新乡四丰面业跌1点5,普麦跌1.615元。
新乡五得利跌1点,普迈1.56元。
新乡粮库,1.55元
河北地区:
深圳五得利跌5%,普迈1.60元。
大明得力跌5%,普迈1.58元。
邢台金沙江两天连跌3点,普麦1.57元。
山东地区:
菏泽天邦粮油涨1分,普麦涨1.62元。
潍坊夜香面粉下跌1点,普麦1.605元。
禹城五得利跌1点,普迈1.59元。
德州乐陵鲁青面粉跌5%,普麦1.585元。
青岛金熙妍制粉下跌2点,普卖1.58元。
山飞翔面业跌3点,普麦1.57元。
安徽地区:
国金沙江跌1点,普迈跌1.56元。
亳州五得利跌5%,普迈1.55元。
部分粮库收购价格,详见:各地粮库轮换小麦收购价格
今年新麦上市后,价格波动较大,先涨后跌,再涨再跌。经过两轮半的涨跌,河南面粉企业收购价格普遍在1.53-1.6元/斤左右,河北1.58-1.61元/斤,山东1.56-1.61元/斤。
价格的大幅波动反映了小麦购买者极其理性的心态。小麦基本面消息较多,看好后期市场价格,价格下跌后积极进场抢购;然而,毕竟2020年的小麦不是玉米。小麦作为口粮品种,即使未来价格上涨,也是有限的。所以价格大幅上涨后,会积极出货出货。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收割期大概率小麦的价格会以区间波动为主,玉米和小麦的关系更多体现在玉米限制了小麦的地板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