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每一处景观都在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生动诠释着自然生态之美和多彩的人文魅力。
绿色不断滋养文化旅游发展优势
“丰饶三九,四川舒适”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的文化旅游宣传口号。其中,“九”指九寨沟,位于九寨沟县境内;“大”指的是大熊猫。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汶川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是阿坝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象征。
丰富的生物物种、独特的地质景观、辉煌的历史遗迹、团结和谐进步的民族文化成为阿坝的资源禀赋。近年来,阿坝深化了文化旅游的内涵,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
整体绘就,高端引领,通过加快“一州两区三家”建设,承接绿色发展、全域旅游样板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阿坝文旅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五一”假期,阿坝各景区游人如织,全州共接待游客16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140.75%和232.83%。泉州旅游业全面发展,13个县(市)景区知名度一路攀升。
初步形成文化旅游资源与产业的共振格局。
9月底,川西北的高原彩森林渐渐被染成了红色。2021四川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将在阿坝召开,阿坝将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函”。
大会开幕式前,全州各地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将“盛装亮相”:九寨沟景区将重新开放,松潘县近千名各族群众将在第五届古城灯会上进行灯会表演……一批获批的文化旅游项目将加快推进,全面展现阿坝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新气象。
阿坝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汇的地方,孕育了古蜀文明。河源、蚕丛大禹、碉楼、锅庄舞滋养着阿坝的山河。目前,全州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项、省级项目73项、国家级项目457项。
近年来,阿坝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个4A级旅游景区、2个天府旅游名县和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现有A级景区49个(其中5A景区3个,4A景区24个),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国家级1个,省级6个),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今年1-8月,泉州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比2019年增长20.29%和36.96%,取得可喜成绩。
如今,阿坝的文化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阿坝将乘势而上,全力以赴,让阿坝享誉海内外,走向世界。
资料来源: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