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白酒

批发洋酒网站,批发洋酒厂商

酒易淘 白酒 2022-09-02 14:42:22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与其他地方相比,为什么广东会出现独特的“25%现象”?   

  

  文|云九队   

  

  “在广东,白酒、葡萄酒、烈酒、啤酒等品类的消费群体大致各占25%,非常接近国际消费,在全国独树一帜。白酒品种的多样性极高。”2月24日,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彭洪在云酒夜话《复盘广东经验,饱和竞争下厂商学什么?》直播中透露了上述数据。   

  

  根据之前的数据,啤酒、烈酒、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饮料的全球市场份额为:啤酒78%,葡萄酒11%,烈酒9%,其他酒精饮料2%。然而,在广东省,这四种酒呈现出平衡的局面。广东葡萄酒市场“25%现象”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25%意味着什么?   

  

  25%,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是消费平衡的体现。   

  

  从2018年全国整体数据来看,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546家,汇总主要经济效益,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122.74亿元。剔除酒类行业,总销售金额为7807.11亿元。   

  

  其中,白酒行业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啤酒行业销售收入1472.52亿元;酒业销售收入288.51亿元;黄酒行业销售收入167.45亿元;其他酒类行业规模以上酒类生产企业240家,销售收入315.63亿元。   

  

  从占比来看,2018年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和其他酒类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约为68%、18%、3%、2%和4%。   

  

  总体来看,白酒、葡萄酒、啤酒是消费量前三的品类,白酒仍占酒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但天猫数据显示,从渗透率来看,葡萄酒的受众相对更广,其次是白酒和啤酒。梅酒、清酒等小件增长迅速,近两年消费金额增速达到35%以上。   

  

  此外,根据饿了么口碑大数据,2019年上半年,平均每个在饿了么下单的上海人,可以喝掉2163毫升红酒和541毫升鸡尾酒。这两种酒的销量在上海排名第一。白酒腹地成都,2019年鸡尾酒订单同比增速151%,位居全国第一。   

  

  也就是说,在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葡萄酒行业品类的多元化不断加深。   

  

  事实上,葡萄酒市场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也在推动品类格局的变化。比如90后年轻人的消费更加多元化,会买更多的葡萄酒和洋酒。资料显示,90后白酒消费金额约为40%,葡萄酒约为30%,其他品类约为20%。   

  

  事实上,广东25%的趋势说明消费趋向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   

  

  为什么是广东?   

  

  相比其他地方,为什么广东会出现独特的25%现象?   

  

  广东,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改革开放第一省。2019年,广东省以11346万人位居全国人口第一;GDP接近10.8万亿,全国第一30年。正是这些第一,满足了葡萄酒行业对消费力和消费者的需求,再加上市场本身的包容性。600多亿容量的市场为广东酒业变革提供了实力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市场的兼容性是广东走在前面的原因之一。   

  

  以洋酒为例。广东的洋酒市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国内最大的白兰地和干邑消费市场。经历了2012-2013年的低谷期后,广东洋酒市场稳步发展。如今,国外强势酒的市场份额超过全国60%,与白酒半壁江山的格局已经成为现实。   

  

  从洋酒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来看,洋酒在中国的许多重要营销活动,如2005年路易十三世在中国的发布会,2006年帝亚吉欧的“JOHNNIEWALKERKEEPWALKING在中国”,2007年轩尼诗的“Hyannis VSOP的音乐,好酒燃烧激情的音乐会”,都是在广州举办或开展的。   

  

  另一方面也在于广东酒商的实力。彭洪认为,广东经销商的创新能力为广东白酒市场的包容性提供了支撑点。在广东,有一大批亲民的经销商,他们不仅有开拓创新的能力,也有引领消费者消费的能力。   

  

  广东龙城酒业的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说,广东是市场的前沿,很容易把握趋势。抓住了“风口”,就能与时俱进,就不会被淘汰。只有在趋势下,才能基业长青。   

  

  在龙城的发展中,经历了四个节点。   

  

  1988年,此时的北京还是“品牌价”模式,价格透明。但由于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价格已经放开,龙城在这种趋势下进入了酒业;   

  

  1995年,当时的孔府是中国的热销产品。在定制产品还没有兴起的时候,龙城率先独家包销了一款孔府家的产品,进入了第二个节点;   

  

  199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夜场开始在广东兴起,葡萄酒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龙城与长城合作,成为长城首家全国经销公司,开始定制包装酒,引领潮流;   

  

  2003年,闻在分析中国白酒已经进入成熟期时,果断引进了国外品牌——金蝶。同时在宣传上有所创新,进入龙城第四节点。   

  

  从白酒到洋酒再到洋酒,文认为,龙城也是广东众多酒商发展的缩影。   

。在这个缩影中,能够看到广东酒商在不同节点中创新改革的样子,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把控。从这一层面而言,广东各个酒种能都能被消费者接受,也是因为广东经销商在市场运作上的能力,看准了趋势就积极出击的行动力。

  

区域的优势,加之酒商对趋势极强的把控能力,造就了如今消费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广东酒业市场。

  


  

“广东经验”全国化?

  

实际上,从行业的走向来看,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碎片化正成为当下的一个趋势。

  

近年来,茅台、洋河、泸州老窖等白酒企业纷纷布局葡萄酒板块。2019年,中粮酒业在春季糖酒交易会的中粮葡萄酒论坛中,首次提出“红金时代”的概念。随后,“茅五洋”等白酒企业先后到访中粮名庄荟,宣布中粮名庄荟的视野已经从进口酒转型到全品类。

  

在行业调整期,“白染红”成为经销商在酒业转折期的新选择,也从中窥见到机会和未来。

  

再看中国的烈性洋酒市场,2019年,各路中外资本都在陆续加码中。洋河推出中式威士忌,高瓴资本完成收购苏格兰烈酒生产商Loch Lomond,巴克斯酒业在邛崃市投资建设伏特加及威士忌生产建设项目,保乐力加亚洲免税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峨眉山市新天下酒业有限公司,并进行威士忌工业旅游项目招投标工作……

  

可以看到,洋酒本土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国产洋酒正在持续升级中。

  

整体来看,中国酒类产品多元化的趋势暂不可逆,同样的,在消费升级的影响下,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及个性化的特点。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的酒业品类“25%现象”或许将成为各省市酒类市场的新趋势。

  

对于酒商而言,这是挑战也是机会,正如彭洪所言,抓住风口便能与时代同行。站在当下,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品类多样式的运作能力,是酒商面对当前趋势的考虑选项。

  

关于广东酒市的“25%现象”,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