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蓝老李和我说:“一盆兰花好不容易长出了芽,过了一个月,发现它慢慢长出了叶。”是不是错了,如何正确区分兰花的芽和芽?
兰花的花芽和叶芽有什么区别?一般可以从三点来看:
一、形状,花芽有明显的“肚子”,中间大两头小,叶芽多为扁平状。
第二,花芽的母体一般是成熟的幼苗。如果苗龄太大还是当年的新苗,只会萌出叶芽。
第三,叶芽多在春夏萌发,而花芽则多在秋季萌发。
我是好摄农夫,头条号:乡村搜罗社。一个喜欢野生兰花的农夫,用自己的实践与实例说事,如果喜欢就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
其实兰花的花芽和叶芽是同母所生,也就是兰花的芦苇头分裂出来的。当芦苇头达到一定的营养积累时,就会分裂出叶芽或花芽。
在最初的形态中,叶芽和花芽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倒盆时看到芽点,就不能确定是花芽还是叶芽。当它们发芽时,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它们的生长方向。成为花芽还是叶芽,除了季节这个重要因素外,还与环境的保育密切相关。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兰花的叶芽和花芽“互变”的案例。其实这很正常,每年都会发生在我身上。起初,有些芽看起来完全像叶芽,但后来它们变成了花芽。这种转化的芽一般不健壮,这是因为养护环境温差大,湿度低。
如果养护环境湿度过高,温差很小,即使是含苞待放的花芽也会变成叶芽。这种现象特别容易出现在每年的八九月份。又蓝老李说的是维修环境湿度大温差小造成的。
兰花的叶芽和花芽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其实很好理解。含苞待放的叶芽或含苞待放的花芽是兰花的繁殖形式,目的很简单,就是延续物种。而植物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就是根据环境来感知生殖安全。当它们感知到环境适合发芽时,芽点就是叶芽;当它们觉得更适合开花的时候(毕竟更容易繁殖物种),就会繁殖芽。
附照片:上图是兰花的花芽因为湿度大,温差小,变成了叶芽。很明显,这个叶芽的基叶上有“筋”,通常只在芽上表现出来。
以上只是对农民自身经历和看法的一些看法,可能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仅供大家参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