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洋酒

商家收款码手续费多少,商家对外卖骑手的态度

酒易淘 洋酒 2022-07-30 16:51:49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美团从商家那里拿了多少佣金?这个问题现在有了官方的答案。   

  

  3月25日,美团(03690.HK)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美团全年营收1791亿元,同比增长56.0%,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骑手成本的增加,R & ampd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零售业务,全年净亏损扩大至155.7亿元。可谓喜忧参半。   

  

  作为美团收入支柱的餐饮外卖业务也有了新的变化。2021年Q4,美团首次单独披露了佣金(技术服务费收入)和配送费(配送服务收入),这也让公众看到了美团外卖业务似乎并不“性感”。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美团外卖交易额为7021亿元。同时,2021年美团外卖通过商户的佣金收入(技术服务费)为285亿元。相对于年交易额,外卖平台佣金率约为4.1%。   

  

  为了让平台继续运行,美团还在“倒贴”。仅在骑手端,美团的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美团骑手的配送成本为682亿元,但同年美团从商家和用户处收取的餐饮配送服务收入为542亿元,这意味着全年美团直接补贴骑手的成本达到140亿元。2021年,一个骑手每份外卖的平均收入是7.07元,而美团只有0.43元。   

  

  整个餐饮外卖产业链上下游覆盖的商家、骑手、消费者,需要兼顾产业链中游的外卖平台。平台除了要负责用户引流、业务拓展、业绩和分发,还要控制质量、服务和价格。外卖生意真的不是躺着也能赚钱的好生意。   

  

  尤其是现在餐饮行业压力很大,美团还是需要帮助商家“缓解压力”。智研咨询的一份《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研究》指出,2020年中国餐饮业营业额为6037.26亿元,较2019年下降7.93%;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餐饮业法人企业数量为32901家,同比增长9.97%,上年为13.9%。   

  

  短期来看,疫情是影响餐厅业绩的核心因素。长沙一家餐馆老板莎莎3月23日告诉燃烧财经,“最近疫情反复,中午在店里挂了好几天零蛋。”   

  

  平台、商家、消费者也是平台市场的三方。只有商家好,平台才会好。或许基于此,美团也发布了疫情下困难中小商家降低佣金等六项措施。3月27日,有消息称,这一倡议已经启动了针对上海、深圳、东莞、吉林等全国疫情严重地区商家的专项扶持计划。   

  

  商家离不开平台,平台也离不开商家。只有解疑释惑,才能齐心协力。   

  

  平均佣金率4.1   

  

  美团一单外卖能赚什么钱,赚多少钱?这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由于美团2020年之前的财报,餐饮外卖业务收入的披露主要是佣金和网络营销服务。不排除为骑手支付的配送费,而是将佣金(美团外卖平台的技术服务费)和骑手配送费(表演服务费)都归为佣金,从而造成美团外卖高达20%的印象。   

  

  但实际上,餐饮外卖业务收入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分配方式对应的收入也是不同的。美团外卖的配送模式主要分为1P模式(美团配送)和3P模式(非美团配送),分别占总外卖交易额的67%和33%。   

  

  在1P模式下,虽然平台向商家和用户双方收取1P配送服务费,但平台也需要补贴相应的   

  

  “演出服务费(派送费)”指支付骑手工资、补贴、人员培训管理等费用。同时,只有商家选择美团外卖,才会产生表演服务费。商家可以选择美团外卖、其他外卖平台、小程序、其他私域流量等多平台运营,以及美团外卖、自送、第三方外卖等多种配送方式。   

  

  透明费率改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商家可以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各种费用。   

  

  沙湘然财经显示的美团外卖平台服务费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平台服务费为“技术服务费=[商品小计-经营活动支出] * 5.80%(佣金比例),最低金额1.04元”,“表演服务费=从收费价格中收取”。也就是说,美团抽取的业务佣金比例是5.80%。   

  

  新的费率政策也体现在美团2021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在财务报告中,佣金(技术服务费收入)和分销费(分销服务收入)被分开显示。   

  

  美团首次单独披露1P模式的外卖配送服务费收入。对于大众来说,也对美团外卖业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美团2020年财报数据为例。2020年,在单独披露配送服务费收入前,美团外卖的佣金收入为585.9亿元,占餐饮外卖业务收入的88.42%。这是因为计算了商家的配送服务费。但单独披露后,2020年美团外卖的佣金收入为185亿元,仅占餐饮外卖业务收入的27.9%。   

  

  这意味着美团外卖的实际佣金率并不高。美团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美团外卖通过商户获得的佣金收入(技术服务费)为285亿元。相对于年交易额,外卖平台佣金率约为4.1%。   

  

  相比之前传言的18%和20%的佣金率,真正的4.1%的佣金要低很多。同时,对于骑手的收入,美团也在财报中给出了答案。财报显示,2021年每单骑手配送费用为7.07元。   

  

这一点也得到了骑手的佐证。3月27日一名美团众包骑手告诉燃财经,“送这一单配送费在6元左右。现在骑手的配送费跟商品价格、距离都有关系。一般一公里内的单,配送费在四五元。整体来说,能达到平均7元/单左右的配送收入。”

  

此外,美团对配送侧还有高投入。数据显示,2021年美团外卖业务餐饮外卖配送相关成本为682亿元,而同期收取的餐饮外卖配送服务却只有542亿元,意味着美团在自掏腰包对外卖的配送费补贴了140亿元。以144亿笔外卖交易数来计算,美团对每笔交易的补贴为0.97元。

  

最终,美团每单外卖只赚到了0.43元。

  

商家掏佣金,获得了什么?

  

平台到底为商家提供了哪些服务?在大部分商家看来,引流是肯定的。

  

位于江西赣州某县城的杨飞很苦恼,他在2021年底开始做外卖,一开始平台有“新手保护期”,流量保护,几乎每天都有二三十单,但7天流量红利一过,门店立刻被大商家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想想,我们县城美团平均一天6000单,饿了么平均2000单。但一个普通的快餐商家就可以做到每天两三百单,流量基本被瓜分了,新商家完全分不到流量,我从哪里搞单量?”

  

于是,杨飞只能找平台的业务经理帮忙,“前两天,美团的业务经理跟我说,将我月销最好的那个菜拿来做引流,卖9.9元,平台补四五元。”

  

“问题是那个菜是小炒肉,炒辣椒炒到手软了解一下,并且现在辣椒也不便宜,七八元一斤”。

  

但杨飞还是决定听从平台业务经理的建议,牺牲红利,培育忠实顾客。同时,通过错峰开通点金推广以及揽客宝等平台营销手段,杨飞的店铺单量得以逐步回升。过了两三个月,杨飞的店铺单量已经上升到每天七八十单了。

  

根据燃财经了解,美团在全国各地线下铺了数千名BD,为商家提供BD指导服务,集中服务商户的工作人员,帮助商家上线外卖平台、开发菜品、帮助对接安装相应系统设备等等。

  

方军在《平台时代》一书中说,平台是连接者、匹配者和市场设计者,平台连接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匹配需求。与此同时,平台还要设计规则与政策,治理平台市场。

  

以美团外卖业务为例,它连接着外卖商家与广大消费者,它需要设计一套系统,匹配双方需求,同时,要让优质商家浮现,维护其利益,惩罚不良商家与故意破坏市场规则消费者。

  

做外卖,商家最担心的是消费者的恶意差评以及同行业者的恶意差评。为了防止此事件的发生,美团平台上线了“恶意差评拦截机制”与“袋鼠评审”,平衡商家焦虑。

  

所谓“袋鼠评审”,就是平台会将商家申诉内容,如用户订单、评价信息等作为审核依据,满足“评价信息与用户订单不符”、“用差评威胁商家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平台就会屏蔽评价内容,计算店铺评分的时候剔除这条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美团平台方也是这个市场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它收取商家4.1%的技术服务费,然后输出服务,比如上文提到的BD指导服务,比如提供基本的交易结算服务与经营数据服务。

  

除此之外,庞大的数据处理与运算能力需求也需要平台投入重金去建设,即平台基础能力。

  

与实物电商相比,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具有即时性和波段性特征,高峰期用户点外卖类似于每年春运期间抢票,对于服务器稳定性和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外卖平台不断投入资金,优化技术能力、提升服务稳定性,从而才能满足外卖生态相关方的服务需求。

  

中国餐饮市场是一个高度非标准化、高度竞争、高度分散的复杂市场。据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餐饮闭店率高达70%,平均寿命仅508天,单体经营再难适应行业环境,竞争加剧更考验企业品牌与运营,2019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20%,但同期美国为74%。

  

所以,美团面临的是一个商品与服务供给高度分散而且标准不一的供方,平台需要投入重金去建设与治理市场。美团外卖的发明者王慧文曾说过,一开始,外卖业务是一个配送服务,将优质商品快速地送到消费者手上,但后来,完全不是,要从运输转为修路,“原来我们以为修路会由市场逐渐完成,但这个路的建设进展非常慢,作为这个行业主要参与者,我们要推进修路提速。”

  

商家好,平台才会更好

  

平台、商家与消费者,是平台市场的一体三面,谁也不能离开谁,商家数量越多,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种类就越多,消费者也更愿意留在平台上消费,反之亦然。交易更多,平台才能获得更高的佣金收入。

  

因此,平台并不站在商家的对立面。这一点从餐饮行业遭遇困境,平台让利即可一窥。

  

疫情加重了餐饮行业的挑战。智研咨询数据也显示,无论是销售额、餐饮门店数量、餐饮业从业人员、消费者就餐情况都在近两年有明显下降。

  

报告显示,疫情后,消费者非必要时间也在尽量减少外出就餐。2021年,消费者周末、节假日外出就餐占比32.8%,下降较大。同时,西部证券一份研报也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在 2021年呈现边际走弱趋势。

  

市场的压力反映在企业上,呷哺呷哺在2021年关掉了230家门店。2021年,海底捞已经关掉了276家门店。大企业已然如此,中小商家或更为艰难。

  

在疫情因素之外,房租、人工与原材料上涨也让一些普通商家举步维艰。比如在江西赣州,一位商家说,当地快餐厨师已经开到了5500元一个月,如果以“小碗菜”外卖为主,则需要供养两位厨师,“这相当于在养厨师,而不是赚钱。”他说。

  

这说明,作为平台服务与商品的生产者,供给方承压了,有可能出现商家撤离,优质商品与服务的供给不足,这时候,就需要平台纾解,给予帮助,让平台的双轮跑下去。

  

3月1日,美团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商户提出佣金减半等措施减轻商户压力,并进一步推进费率透明化的范围。在增收方面,美团外卖将为线上经营能力不足的困难商户免费提供“外卖管家服务”,以及云打印机、出餐宝等外卖接单设备,并将召开100场商户恳谈会,不断改善服务。

  

目前美团外卖在深圳、上海等地启动的专项扶持计划,将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困难商户(日均用户实付交易额下降超过30%)实施“佣金减半、且1元封顶”优惠举措,减免的佣金将于今年4月初根据餐饮商户3月份的实付交易额进行统计,并以现金形式返还到商户的美团账户上。

  

商家纾困了,“双轮”跑起来了,美团也需要回过头解决自身的问题。数据显示,美团外卖收入963.12亿元,但其中682亿元都投入到了骑手配送中,占比达71%,吃掉了绝大部分收入。要扩大盈利,必须解决配送物流的难题。

  

无人配送似乎是美团的方向。

  

燃财经在美团财报中看到,2021年,美团无人机已为深圳多个区域提供无人机即时配送服务,截至目前已覆盖8000多户居民,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3万订单。此外,美团将逐步建立起立足上海市、覆盖华东地区的“3公里15分钟达”低空智慧物流网络。在自动配送方面,截至2021年12月,美团自动配送车服务在北京顺义区已拓展到20个小区,配送近19万订单,自动驾驶里程超70万公里。

  

但这一思路前景如何?一位北斗卫星系统相关人员曾在与燃财经闲聊时表示,“任何科技,比方空中飞车,这些技术都是很好达到的,但难的是应用,一旦走向社会就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

  

这一点对于美团外卖的无人配送来说也是一样,技术并不困难,但如果要切实投入,就得面临路况、监管等各种问题。更何况,无人配送的研发也得大力度投入。美团财报显示,2021年美团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约53.1%至167亿元。

  

一头是商家的扶持,一头是骑手的保障,还要兼顾消费者的平衡,并解决自身配送投入过重的问题,美团的“麻烦”千头万绪。“外卖巨头”,实际上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

  

*文中杨飞、纱纱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燃次元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