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品
化学计量标准、冶金标准和药品检验标准。
在国际上,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的英文名称是“参考物质”,ISO/REMCO负责这项工作。我国计量制度将“标准物质”称为“标准物质”,是指用于抗生素或生物药物的生物测定、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多以效价单位(U)表示。在药品检验中,它是确定药品真伪的对照,是控制药品质量不可缺少的工具。
2 对照品
与标准物质一样,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的标准物质,是国家药品标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国家药品标准的物质基础,用于检查药品质量的专用量具;是衡量药品质量的基准;它也是校准测试仪器和方法的物质标准。在药品检验中,它是确定药品真伪的对照,是控制药品质量不可缺少的工具。
对照品与标准品混用问题?
用对照品或标准品进行含量测定不是其校准方法,这是药品检验中的一大难题,但并未引起重视。不同校准方法的同批对照品含量虽然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较大。如含量测定用英国葛兰素公司提供的头孢呋辛酯对照品,其HPLC校准品为96.9%;紫外为98.8%,用于溶出度试验。虽然,中国药典明确规定卫生部颁发的对照品仅用于文中规定的分析方法,因为:
(1)卫生部提供的对照品说明书不够详细,大多没有对照品的质量要求和校准方法;
(2)缺乏正确使用对照品或标准品的知识;
(3)在日常科学研究中,要找到相应的对照品极其困难;
(4)《中国药典》正文中经常存在混配对照品的问题。例如,用于含量测定的标准品或对照品通常用于溶出度试验,含量测定方法与溶出度分析方法不同,因此容易造成混合。
标准品、对照品、标准溶液管理制度
目的:
建立其制备、储存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
职责:
标准品和对照品的采购、储存、制备、保管和使用者负责,QC担当全面负责。
内容:
对照品:用于鉴别、检验、含量测定或校正、验证仪器性能的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用于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制剂室主任指定专人从中国食品药品检验所采购,专人统一管理。.
管理员收到对照品和标准品后,首先填写《对照品采购、使用登记台账》,包括:.的名称、批号、数量、购买日期、储存条件、容器号、使用时间、使用者、审核人、用途
对照品和标准品应根据说明书中的储存条件储存。需要保持干燥的要放在烘干机里,需要放在阴凉处的要放在阴凉处,放在阴凉处的要放在冰箱冰柜里,温度保持在2 ~ 8,需要放在-20以下的要放在冰箱冰柜里。
所有参考产品只能由参考产品管理员分发和使用,用户领取时应进行登记。开瓶器要为打开的对照品填写《开瓶标签》,包括名称、批号、开瓶日期、有效期、开瓶器。
对照品开瓶后有效期为:5年。
标准滴定溶液应由负责药品检验的人员配制和校准,标准应定期在3个月后重复使用,并
标准滴定溶液必须使用参考物质。为防止储存后吸湿,应在校准前将其干燥至恒重。
配制质量要求:
滴定剂的制备和校准应根据药典进行。一般是一个人校准,第二个人重新校准。校准必须平行进行,不少于三次,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应超过0.1%。
校准和重新校准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15%,否则重新校准,如校准和重新校准误差符合要求,将取两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滴定结果。
合格的滴定溶液和配制的标准溶液应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校准日期、温度、校准品、复检者、有效期等。滴定剂应定期复查,其使用寿命一般为3个月。不要超过时间限制使用它。
滴定溶液和标准溶液应按《滴定液配制台帐》的要求储存。对光易变的滴定溶液和标准溶液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瓶口用塑料薄膜扎紧,以防受潮和污染,并由专人保管。超过使用期限的标准溶液和滴定溶液不得由保管员发放和用户使用。
滴定液的标定和复标:
小妙招保存方法便是冷冻干燥法:
冷冻干燥对它的浓度和免疫活性无明显的影响,是目前最常用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制品在低温下,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哦!
应用冷冻干燥制品时,复溶体积的准确度十分重要!
建议:
在标准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可减少对细菌污染的影响。密闭真空保存或充入惰性气体等方法也可以增加稳定性。
※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方法是:
在其中加入少量的防腐剂(如,0.1%叠氮钠或0.1%硫柳汞),冷冻干燥后密封,并在低温下保存。
※提醒注意:
一旦复溶后应放低温保存,并不得反复冻溶!复溶后有效期明显缩短,一般不超过6~8周,有些物质可能更短。
来源:嘉峪监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