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名酒三足鼎立之五粮液、贵州茅台酒和梦之蓝的探究
作者:傅东图
声明:本文仅从个人角度理解。请理解边肖的无知,如果它是不适当的或令人不快的。应该算是饭后谈资吧。
一、贵州茅台酒
产地:中国贵州省遵义市怀化县茅台镇。被誉为中国最高端的白酒,被誉为“国酒”,久负盛名,妇孺皆知;
制作方法:大曲白酒,蒸馏,酱香型,具体工艺据说是国家机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主要商标是:贵州茅台,分为天妃牌和五星牌。其实酒的质量也是一样的。五星品牌是老品牌,原LOGO。它主要在国内销售,但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出口品牌是天妃品牌。
酒精度分别为38、43、53度,都是白瓷瓶(500ML瓶表示1斤),两个LOGO的贵州茅台价格基本一致;
以上名称和标识都是传统的,也就是说,只要不完全符合以上内容的茅台酒是系列产品,专门为满足小资消费而生产的,上面有“茅台”字样的,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基础产品。
其中有贵州茅台酒(年份酒),都是53度。按照生产年份的价格,80年的产品大概3万元一瓶。
第二,五粮液
产地: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的厂房是酒瓶的形状;
产品类型:五粮发酵酿造,浓香型大曲白酒,俗称“杂粮酒”;后来改成了“五粮液”;
五粮液有100多种酒。主要核心产品有52度五粮液、五粮春、五粮春等。还有的是给小资的。
五粮液的传统包装比较简单。原来的包装瓶就跟现在的酱油瓶一样。后期不断变化,一直如此。主要是玻璃材质,外形和防伪主要表现在外观上。目前已经上市的第八代瓶是一个像倒置手榴弹一样的多边形玻璃瓶,防伪功能主要应用在瓶盖上。
三、梦之蓝
前身为“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
产地:江苏省宿迁市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洋河梦之蓝分为四个品种:M1、M3、M6、M9。
洋河梦之蓝是洋河蓝色经典系列酒其中的一个型号,其他的是洋河海之蓝、洋河天之蓝,包装颜色稍有不同,梦之蓝外盒子偏深蓝接近深灰。
梦之蓝设计源自"水晶之梦";酒瓶形状都像一个保龄球玻璃瓶,水滴型,和海之蓝,天之蓝不同;
发酵酿制;大曲白酒;区别于传统白酒的命名,为“绵柔型”,估计是茅台和五粮液产品的改良型;品酒的人会明白的。
主要度数有 38 度、 42 度、 46 度等;
现在喝白酒,都看个人的喜好和口味,没有喝过酒的人,喝酒好像是在灌农药,辛辣,和拿一瓶酒精灌下肚子里一个味道,喝多了,五脏六腑不舒服,不用手扣喉咙吐出来,你是别指望清醒来了,头脑那个迷糊,根本无法正常走路,头疼,肚子里翻江倒海,头重脚轻,不分南北,不好的酒还容易酒精中毒直接危及个人身体健康。
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有老家亲戚从南方带了一瓶“洋河大曲”,也就是现在梦之蓝的前身酒,一个一斤装的手榴弹式样的玻璃瓶,外包装还不错和现在的差不多,亲戚送过来的时候顺便就炒几个菜,也一起品尝一下,价格也不菲,3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那次,喝完,印象有好感,喝到嘴里虽然也有酒精的辛辣感,但是,感觉液体比较浓厚绵纯。
米粥,熬的时间长点,把最上面一层液体来一碗,这个酒,喝起来就和那个米粥上面那层差不多的感觉。
每人3两,喝完头有些晕乎,这个也许就是喝酒所要达到的效果,说话也开始信口开河起来,走路有些轻飘飘的。
事后,小憩了半个小时,晕乎劲就消散了,头脑也立刻清醒,没有所说的头疼和呕吐感。
就从那次,感觉那个洋河酒确实不错,是个好酒,但是,我那个时候也几乎很少沾酒,即使过年的时候和老一辈人坐一桌有机会品尝一下,也都是当地的某某大曲,3-5元一瓶,喝到嘴里那个辣劲就别提多难受了。
能区分好、劣酒,就是从喝那个30元一瓶的洋河酒开始的。
工作以后,经常喝酒,再也没有碰到理想中的所谓好酒,都是和喝酒精差不多。
有一次,被船厂的包工头请客吃饭喝酒,是在深圳,一个包厢,喝的是2斤装的茅台,飞天LOGO的,瓷白瓶,放在桌子上看起来像一个大型的艺术品,估计农村腌咸菜的缸子和它差不多大,挺吓人的。
转盘桌子,酒各自倒满到2两的透明玻璃杯里面,各扫门前雪,喝完然后才每人分一个6钱的小瓷酒杯,找对家,分别敬酒。
一开始,品尝那个茅台酒,比喝酒精还难受,一股子醋腥味,难以下咽,但是,盛情难却,也不好意思说味道不对口味,要不然老板不是很难堪吗!
强忍眼泪下咽,一杯喝完,人就迷糊了,肚子里面也不舒服,吆喝声,烟雾缭绕,最后也就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了,一路上被同事扶着,还到处吐的一塌糊涂,记得是做的渡轮,特别那个海风一吹,哇哇地吐满了船舶甲板,好在夜里没有几个乘客,实在为人所不齿了。
那个时候,心里就烙下印记,这个茅台酒太不是东西,反正,在我的印象里特差,谁倒贴我我都不愿意再喝了。
前几年,遇到同学请客,第一次他是好心好意地拿了两瓶茅台过来,也是强忍小酌几杯,然后以不胜酒力而早早散伙,差点弄了个不欢而散,同学以为是特好的酒拿过来专门招待我的,可惜,我骨子里对此酒没有好感,所以,喝起来也就失去了兴趣了。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你不喜欢喝,是不是表示对同学的反感了,不过,好在是光屁股长大在一起混迹多年知根知底的同学,也就不言而喻。
同学第二次还是专门请我,这次抱了一箱子地道的五粮液。
“老同学,尝尝这个如何,喝好了,以后咱就专门喝这个了。”老同学客气了
用的是6钱的小瓷杯。
刚开始,不敢猛喝,用嘴唇往嘴里细吸以便假装品尝,味道入口,竟然让我想起了那个30年前30元一瓶的洋河大曲,纯属一个味道,但厚度没有洋河的那样的绵柔,稍微有带辛辣。
但比起茅台,不知道要好到多少倍了,看来,这种酒也是我喜欢的味道。
“这个对口味,那个茅台也不过是炒作而已,这种才是地道的粮食酒。”我竖起大拇指对同学们说
“那你高兴,多喝点吧。这个是根据个人的口味,茅台喝惯了你也会喜欢的,有些人还不喜欢喝五粮液呢。”
同学们开始讲解各种酒的酿制方法,第一次被人上课了,不懂就说不通,全凭口味和生活习惯,只是片面的分析而已。
现在的酒,价格高,也许是品牌效应,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口味,价格高不一定好,就看你的酒场的气氛了。
不久前,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是我厂子隔壁的邻居,一次专门给我介绍了一款价廉物美的好酒说是“牛栏山”,和酱油瓶子差不多的样子,透明的白色玻璃瓶,就13元一瓶,我们两个在一个路边小酒馆,弄了一盘花生,一盘土豆丝,一个牛蛙干锅,一人一杯2两的牛栏山倒上。
连吃带喝,两瓶酒就下肚了,也没有太晕和头痛的感觉,也没有要吐的感觉,然后我付款,各自散去,我还骑了一辆电瓶车,真正是他请客,我付款了,好在这玩意不贵,总共消费没有超过100元,烙下了个人情而已。
睡了一夜,特别的香沉,醒来头闹也很清晰。
自认为,哪款牛栏山的味道有和五粮液有一拼,不是拼价格,而是味道相投,是我喜欢的类型。
以后,到每个场所,我都推荐大家去喝牛栏山,价格太接地气了。
以后看电视的时候才发觉,这个牛栏山竟然是王刚在做的形象代言人广告。
当然,以后见面,大家买五粮液来喝,我也是不拒绝的,但是,费用谁出呢?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