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15日,由邮票发行部门精心策划的“庚申年”猴票终于问世,名称为“T46”。由著名画家创作,蒋雕刻,邵伯林设计的小猴子,端坐热切,透着几分调皮与灵气。选择红色邮票作为背景颜色,显示了庆祝春节的节日气氛。
猴票的诞生,让生肖文化在集邮文化领域有了新的舞台,也让生肖邮票成为邮票投资市场的重要板块。
作为“龙头”的猴票,不仅随着中国邮票的升值而不断走高,而且后来居上,被誉为“金丝猴”。之所以得到这个名声,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的邮票升值神话,而且有广泛的公众参与,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需求。是一套比黄金还珍贵的投资产品。
近年来,国际市场金价接连突破1200美元、1300美元、1400美元、1500美元关口,但其投资回报率却无法与“金丝猴”相比。现在,一只“金丝猴”的市场价格是12000元,每年增长308倍。如果与其原值8毛钱相比,收益率是15万倍。
关于“猴票升值”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80年代初,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猴票以后会很流行,在传播领域消费很大。另外,这枚邮票有一部分是金粉做的,所以所有带金粉的票都很难保存。如果它们与空气接触的时间稍长一点,或者用手触摸,就会在短时间内被氧化变黑。这也造成了质量全的猴票数量少,为其日后大幅升值埋下了伏笔。
1982年猴票涨到3元,1988年7月涨到35元,1996年12月达到1000元大关。2008年1月价格逼近3900元,现在涨到12000元,猴票(含80枚邮票)高达120万元。
猴票发行后,上海的刘先生花了96元钱买了15版猴票。从那以后,他用这些猴票寄信已经有五六年了。
但奇怪的是,他寄出的信经常丢失。直到1986年,他才知道原因。这张猴票在邮市已经卖到了近30元一张。
刘老师赶紧数了数自己的猴票。这些年来,用了四版以上来寄信,剩下十版。从那以后,他就把猴票收起来,再也不寄信了。
2005年,大女儿毕业,在上海工作。他卖了几张猴票,给大女儿在徐家汇买了一套78平米的房子。
2008年,小女儿大学毕业,想在上海发展。这次他卖了4版猴票160万,给小女儿在徐家汇买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也正因为如此,猴票几乎成了集邮的代名词。一版猴票换一套房已经成为当前邮政市场上的一句“名言”。
来源《中国珍邮集粹》何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