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洋酒

1936年日历,1936年多少岁

酒易淘 洋酒 2022-06-27 09:16:20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10~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 门店数量:534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地图集   

  

  1937 《故宫日历》(桌面)   

  

   1937年1月20日,北京《华北日报》刊登在头版,最后一则广告刊登在《故宫日历》。   

  

   1933年12月4日刊登在北平《世界日报》头版,广告以《故宫日历》出售。   

  

  岁末年初,新年将至。在辞旧迎新之际,各种“文创”日历相继出现。这些年来,在成千上万的日历产品中,恐怕只有《古物日历》款经久不衰,独树一帜。   

  

  这种流行了80多年的自制日历产品,在都市群体中仍然是带着几分“文化”和“乡愁”的新年礼物,没有任何日历产品可以与之相比。   

  

  从钱玄同日记探寻 《故宫日历》 初版时间   

  

  《故宫日历》的历史在20世纪30年代的相关史料中有记载。例如,新文化运动健将、著名学者钱在1930年12月24日的日记中提到:   

  

  “下午去织里书店买了故宫的月卡,每天印一个故宫的宝,一共365块。很有意思,价格是一元七角。”   

  

  这说明,到1930年底,最晚出现了一天一张图、印刷精美的《故宫日历》本(直隶书店自营)。当然,钱1930年底买的应该是1931年的《故宫日历》,而且是过年自供。   

  

  但是,严格来说,“月卡”并不等同于日历。日记中提到的“故宫月卡”到底是《故宫日历》,还是某种借用故宫博物院名义的同类产品,无法确认。要证明这个问题,还得从《故宫日历》上市的时候说起。   

  

  1932年11月30日,北平《故宫日历》刊登了《华北日报》的刊登启事,这是《故宫日历》在报纸上的第一次宣传介绍。原文如下:   

  

  我们的特殊日历已经持续了两年,是众所周知的。今年特意采购了最好的德国米色铜版纸,精挑细选宋元明清书画古董,习惯左右翻活页纸,一图一历,方便保存。放在书桌上,可以应用,方便精致,前所未有。它已经出版并开始销售。价格是每大洋2元,外地挂号信加邮费是每大洋25美分。没有更多的印刷,买家很快。要查看样品,请联系以下组织。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处,上海泗泾路丽丽公司,本市各大书店及各口岸。   

  

  根据预测的内容可以知道,到1932年印刷《故宫日历》的1933年版时,《故宫日历》已经出版了1931年版和1932年版。这里基本可以确定钱在30年代末购买的所谓“故宫月牌”是《故宫日历》的1931年版,是最早投放市场的最早版本。可以说,在现代学者中,钱家是第一个购买33,360,010-30,000的,这在日记和其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   

  

  此外,从1933年版开始,《故宫日历》增加了“桌面”模式,“改为左右翻活页本”。这个模式,和之前的相比,是每天撕一张、折一张日历的“挂式”,技术更进一步。届时,需要看一眼样品再决定是否购买的消费者,还可以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物出版社、上海泗泾路丽丽公司、本市各大书店及其他口岸”获得样品。可以看出,最迟在1932年底,《故宫日历》的销售已经立足于北平和上海,具备了辐射南北大都市的市场布局。   

  

  事实上,不仅像钱这样的新学者对《故宫日历》感兴趣,当代其他学者也喜欢《故宫日历》。比如1932年12月,俞平伯送给周作人《故宫日历》元作为新年礼物。再比如,梁实秋也收到朋友《故宫日历》的礼物,并在给朋友的信中表示感谢,说:   

  

  “我有一本《故宫日历》。既有阴阳历可查,又有古色古香的照片可天天欣赏。这是日历上最好的作品。谢谢大家。”   

  

  “杨本贤”代售营销   

  

   《故宫日历》 《故宫日历》   

  

  刊登公告后不久,同年12月,北平《故宫日历》、《古物日历》、《华北日报》等报刊开始刊登《世界日报》预售广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高频预售广告中,位于北平的总售楼处不仅是故宫博物院的出版处,还有一家位于北平的销售机构“杨本贤、海滩广告部”。   

  

  到1933年12月,《实报》的1934版开始发售,每张售价2.20元,比维持了3年的价格高出20美分;外出邮资也增加了5分,达到3美分。原因是广告宣称印刷工艺和设计风格再次改进:   

  

  明年的日历会更漂亮,插图也相当有选择性,都对应季节。比如段节有屈原雕像,孔子诞生时有孔子雕像,大年初一有的画《故宫日历》。用100磅米色哑光铜版纸印刷,底座铜框坚固,与今年的日历大相径庭。   

  

  《故宫日历》涨价后,能否继续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能否继续做国内日历产品的“龙头”地位,一切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当年《新年大吉》寄售商户的营销策略是什么?这一刻,“上海滩杨本贤广告部”隆重登场。1933年12月4日,《北平》头版《故宫日历》第193期刊登   

4年版《故宫日历》发售广告。广告中称:

  

“故宫大日历,厚铜版纸精印活页,一面日历,一面古物(古画内郎世宁等名画家作品最多),较前两年出品尤为精彩绝伦,馈赠亲友尤为相宜。每只售洋二元二角,函购加寄费三角。【注意】每购日历五只,加赠《梅兰芳剧影》一册,购十只加赠《富连成卅年史》一册。经售处:北平东城沙滩七号杨本贤广告公司。”

  

这里推出的优惠活动,颇具北平地域特色。《故宫日历》买五只送“梅兰芳”,买十只送“富连成”的噱头,在当时京剧票友众多的北平城中,应当是有一定广告效应与推销效果的。

  

其实,代售《故宫日历》的杨本贤广告公司,在中国广告史上也是大名鼎鼎,这是1921年创办的北京首家广告社,其主要业务是为在京各报承揽广告业务,后来发展到兼营电台和影院广告,其经营规模与专业程度在当时的中国广告业内是有口皆碑的。《故宫日历》由杨本贤广告公司代售,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强强联手”的意味;其营销推广的力度与专业度,明显要优于本地与外地的代售商家。

  

就在《故宫日历》公开发售的这一年,古物陈列所推出的《古物日历》也隆重登场。古物陈列所当时与故宫博物院并列,也设在故宫内,成立时间还早于故宫博物院11年,是我国第一个以皇家藏品为主的博物馆(1948年3月与故宫博物院合并)。仅据笔者所见,《古物日历》只有1934年版面市,此为其初版,亦为其“绝版”,1934年后的《古物日历》,至今尚未见存世者。《古物日历》开始与《故宫日历》同时发售,并同样选择杨本贤广告公司为代售处,也就正是在1933年末。

  

1933年12月4日这一天,在北平《世界日报》上,《古物日历》也与《故宫日历》同时刊出发售广告。广告中称:

  

“两用活页古物日历,厚铜版纸精印五彩,每页背面均应时按节选插古物古画,如宋画七十二候、郎世宁、赵世固等花卉人物及龙舟竞渡、中秋佳瑞等图。洋装书式,布面金字,装潢雅致,壁上案头,皆可适用。旅行携带,俱甚便利。馈赠亲友,尤为相宜。定价二元五角,预约七五折,邮费三角。”

  

当时,《古物日历》的定价竟然比《故宫日历》还高出三角,估计是“洋装书式,布面金字”的装帧,使印制成本有所增加所致。80余年之后,如今仍在印制发售的《故宫日历》,也还是“洋装书式,布面金字”,不过没有穿孔活页以及暗扣托片的设置。而当年《故宫日历》的“挂式”与“台式”两种款型,则都没有再行采用。可以据此推知,如今《故宫日历》的款型,应当是综合了原版《故宫日历》与《古物日历》的装帧设计特点,有所取舍与创新而成的。

  

1937年版《故宫日历》成“绝版”

  

随着《故宫日历》在北平社交圈中的广为流行,其声名也很快远播至天津及华北地区。至迟在1934年,《故宫日历》即已委托天津《大公报》代售。到了1937年元旦前夕,《故宫日历》在天津已呈“供不应求”之势,遂出现了天津商家直接在北平订购再转销的情形。此举无异于绕开《大公报》代售处,急于因“洛阳纸贵”而要“抢生意”了,足见当年这一新年日用物件的流行热度。

  

1937年1月20日,阳历元旦过去20天之后,《华北日报》头版仍在刊发1937年版《故宫日历》的广告。北平代售商家仍是杨本贤广告部,且每只日历的零售价优惠到了一元九角八分。其实,从1月16日起,接连五天,杨本贤广告部一直都在《华北日报》上,刊发这样的优惠发售广告。这样的降价优惠力度,或许是考虑到了阳历新年已过的缘故罢。

  

可是,再往前翻看同一时期包括《华北日报》在内的北平各大报刊,就会发现1937年版《故宫日历》零售价的变动,并不是按照临近阳历新年的程度而由高至低变动的。1936年12月15日至19日,接连五天,《华北日报》上的广告零售价,却为一元七角六分,比翻年之后的售价还要低二角二分,此举究竟源自怎样的营销策略,实在无从解析。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再往1937年1月20日的广告之后查阅,竟然再也查寻不到关涉《故宫日历》的任何报刊广告了。原来,因“七七事变”爆发,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故宫日历》的编印工作,也不得不因此中断。1938年的平津地区,全部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再也没有1938年版的《故宫日历》来供人们使用与观赏了。

  

就此,1937年版《故宫日历》,遂成老版《故宫日历》的“绝版”。始于1931年面市,至1937年中止,历经上个世纪30年代最为波诡云谲的七年时光,老版《故宫日历》,终于不得不与国人依依惜别了。

  

73年之后,时至2010年,以1937年版《故宫日历》为蓝本的“复刻版”,新版《故宫日历》翩然面市。“复活”之后的《故宫日历》,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地备受社会各界瞩目与喜爱,毕竟,这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与沧桑岁月见证的日历产品品牌,是很容易唤醒国人的文化记忆与情怀寄托的。

  

新版《故宫日历》至今已印行发售十年之久,其热销畅销、追随者众的态势,一直保持着“领跑”的姿态,已然稳居同类产品“龙头”地位。(肖伊绯)

  

责任编辑: 周楚卿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