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又称毛香型,以茅台、郎酒、国台、凌俊、贵酒、王义台等数十种中外名酒为代表,属于大曲白酒。其酱香突出,优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淡黄。
酱香为主,微焦(但出不来),细腻,复杂,柔顺,没有突出的浓香。酯香温和淡雅,先酯后酱。酱香长,杯中香气持久,空杯香久(茅台酒有“隔日杯香”之说)。口感大于香味,苦味适中,酒精度低且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价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淡雅,空杯清香淡雅持久,入口柔和醇厚,回味悠长,风格尚可。
酿造过程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母大曲粉碎曲粉
高粱(沙拌种)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
酒尾储存勾兑再储存
搅拌堆放入窖发酵取出酒醅高粱粉(粗砂)
流程描述
1.砂粉碎
酱香型白酒的原料是“沙”,是仁怀地区的土话,指红缨糯高粱。在每年的大规模生产周期中,投料分为两次:第一次投料称为砂光,第二次投料称为粗砂光。投料后需要进行八次发酵,每次发酵持续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持续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反复发酵,原料经过粗磨,要求全粒和碎粒的比例,即沉淀物80% ~ 20%,粗粮70% ~ 30%,沉淀物和粗粮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正,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不添加辅料,其松散效果主要由高粱原料的粉碎粗细来调节。
2.大曲粉碎
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大曲生产。由于高温大曲糖化发酵力低,原料粉碎较粗,所以粉碎的大曲越细越好,有利于糖化发酵。
3.下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投料叫下沙。每个甑内投入350公斤高粱,沙子的投料量为总投料量的50%。
(1)倒水堆沙时,先将粉碎的高粱用90以上的热水(称制粒水)浇入,为原料的51~52%,边浇边搅拌,使原料均匀吸水。水也可以分两次倒入,每次倒入都要搅拌三次。注意水分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粒,搅拌均匀。母粮是去年最后一轮发酵后不蒸的优质糟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为11-14%,糖含量为0.7-2.6%,酸度为3-3.5,酒精含量约为4.8-7% (v/v)。浇水后,将材料堆积并湿润10小时左右。
(2)蒸粮(蒸生砂):先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用蒸汽将物料撒在甑上,在lh内完成甑任务。蒸2~3h,约70%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宜过熟。甑完后,倒入85的热水(称水),水量为原料的12%。谷物水和计量水的总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
产出砂的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3)摊泼水后的原砂摊凉,适当补充蒸发损失的水分。当产品温度降至32左右时,加入7.5kg酒精度(v/v)为30%的尾酒(约为下沙量的2%)拌匀。尾酒是用前一年生产的酒糟和各甑蒸的酒头稀释而成。
(4)当原砂温度降低时
4.粗糙的沙子
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第二次投料叫粗砂。
(1)开窖配料,分次取出原沙酒发酵后的酒醅,每次挖出约半甑(约300kg),与粉碎的高粱粉混合,原料为175~187.5kg,其制水操作与制沙相同。
(2)蒸酒蒸粮。将沙生酒醅和粗粮粉混合均匀,蒸熟,混合。第一次蒸的酒叫生沙酒,出酒率低,涩味重。原沙酒稀释后全部倒回粗醅中,重新参与发酵。这种操作叫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蒸的时间要4~5h,保证糊化和嫩化。
(3)窖内发酵,将蒸熟的酒醅冷却,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堆积发酵,工艺操作与原沙酒相同,然后入窖发酵。需要说明的是,酱香型白酒一年只喂两次,即一次砂光,一次粗砂。六轮后,不喂新料,只发酵糟醅,反复蒸。
(4)注意酒醅发酵过程中产品温度、酸度、酒精度的变化。发酵一个月后就可以开窖蒸酒(烤酒)了。因为酒窖容量大,需要多次蒸馏才能蒸完酒窖里所有的酒醅。为了减少酒精和香气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用它来蒸。
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
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发酵结束,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
酱香型白酒发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高达1:1左右,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气温低,适当多用,气温高,适当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而六、七、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
生产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热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温到达45~50℃时,微生物已繁殖得较旺盛,再移入窖内进行发酵,使酿酒微生物占据绝对优势,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独有的特点。
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保证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最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
5、入库贮存
蒸馏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原酒,要分开贮存容器中,并存放在避光密封处,存放的地点最好是地下,因为地下是温度变化不大的环境,基本保持常温;用天然的溶洞进行储藏,可以促使酱酒的发酵更加的醇美,经过三年陈化使酒味醇和,绵柔。
6精心勾兑
贮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兑出小样,后放大调合,再贮存一年,经理化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鉴酱香型白酒
若是无色透明玻璃瓶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光观察 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比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因为从色泽上看,除酱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应该是无色透明的。若酒是瓷瓶或带色玻璃瓶包装,稍微摇动后开启,同样观其色和沉淀物。
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闻其香气,用鼻子贴近杯口,辨别香气的高低和香气特点;最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味感的薄厚、绵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协调,余味的有无及长短。低档劣质白酒一般是用质量差或发霉的粮食做原料,工艺粗糙,通常是冒充名牌酒或畅销酒,喝着呛嗓、伤头的酒,一定是劣质酒。
判断酒的度数可以用摇晃的方法。摇动酒瓶后,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大约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度~60度。
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优质酒;如气味发甜,则为中档酒;气味苦臭,则为劣质酒。
将一滴食用油滴入酒中,如果油不规则地扩散,下沉速度明显,则为劣质酒。
酒品的风格就是指酒品的色、香、味、体作用于人的感官,并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不同酒品,有其不同的风格;同样的酒品,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色――白酒色的鉴别,是用手举杯对光或白布作底,用肉眼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及有无悬浮和沉淀。 酒液中的自然色泽主要来源于酿制酒品的原料,酿制时应尽量保持原料的本色。自然的色彩会给人以新鲜、纯美、朴实、自然的感觉,在语言描述上称之为正色。因为酒品一般在正常光线下观察带有亮光,所以色和泽是同时感观于人的视觉的。好的酒液像水晶体一样高度透明,优良的酒品都具有清透明的液相。观察、评价酒品的色泽是评酒的一个重要部分。
香――白酒的香气是通过人的嗅觉来感受.评气味时,执酒杯于鼻下7-10CM左右,轻嗅其味。酒品的香气历来是人们评价酒品时十分注意的,一般都以香气浓郁清雅为佳品。酒品的香气非常复杂,不同的酒品香气各不相同,同一种酒品的香气也会出现各种变化人们一般习惯对酒香的程度和特点进行评价,表示各类不同酒品的香气有各自不同的术语。表示酒品香气程度的则有:无香气、似无香气、微有香气、香气不足、浮香、清雅、细腻、纯正、浓郁协调、完满、芳香等词语;描写酒香释放情况的词语:暴香、放香、喷香、入口香、回香、余香、绵长等;描述有不正常气味用:异气、臭气、焦糊气、金属气、腐败气、酸气、霉气等。
味――尝酒中最重要的部分,饮酒入口要慢而稳,使酒先接触舌尖,次两侧.最后到舌根,使酒液满舌而进行味觉全面判断,主要看“酸、甜、苦、辣、涩”五味是否协调、平和。酒的味感是关系酒品优劣的最重要的品评标准,.酸味给人以醇厚、清爽、干净的感觉;甜味给人以舒适、滋润、圆正、纯美丰满、浓郁的感觉;苦味在一些酒品中也并非劣味;适量的涩味对于一些特定酒品可以提高品质。酒品中的辛辣味是不受欢迎的,给人以冲头、刺鼻等不良感觉。咸味也不是酒品的正常口味,常因生产中工艺处理不当而产生。怪味也称异味,是酒品中不应出现的气味,产生原因很复杂,一般表现为油味、糠味、糟味等。酒类中的各种产品都含有不同比重的酒精,但各类酒品都要求消除酒精味道,只有酒中的各种味感的相互配合,酒味协调,酒质肥硕,酒体柔美的酒品才能称得上是美味佳酿。
体――酒体是品评酒品的一个项目,是对酒品的色泽、香气、口味的综合评价,但不等于酒的风格。酒品的色、香、味溶解在水和酒精中并和挥发物质、固态物质温合在一起构成了酒品的整体,评价酒品的体常用精美醇良,酒体完满,酒体优雅,酒体甘温,酒体娇嫩,酒体瘦弱,酒体粗劣等词语进行评述。
风格――酒品的风格是对包括酒品的色、香、味、体的全面品质的评价。同一类酒中的每个品种之间都存在差别, 每种酒的独特风格应是稳定的,各种名贵的酒品无一不是以上乘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而受到广大饮者的喜爱的。品评酒品风格使用突出、显著、明显、不突出、不明显、一般等词语进行评价
健康特点
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刺激小
酱香型酒“三高”的特点,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他香型的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有效地挥发了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而且酱香酒要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容易挥发的物质更能挥发掉绝大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于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落实到餐桌上。在不能没酒、不能缺酒的时代,在既要激情又要健康的时代,酱香型白酒无疑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据医学界专家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酱香型白酒确有抑制肝癌、保健肠胃、活血化瘀、缓解风湿关节疼的功效。研究人员跟踪观察发现,常年坚持适量饮用酱香型白酒的人,上述症状明显逐年减轻,有的还在不经意间全然康复。酱香型白酒的健康特质显而易见,与当代消费理念相契合,消费群体的有增无减肯定是个趋势,所以市场前景日趋看“涨”。
酸度高,有利于健康
酱香型酒的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可,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富含有益健康的有效成分
酱香型酒含有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显。同时,酱香酒还能诱导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得多。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离胶离纤维,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
纯粮酿造,不添加外来物质
酱香酒由纯粮酿造,是天然发酵产品。酱香酒的香气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作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
酱香型酒标准
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 26760-2011)由国家标准委正式发,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行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国酱香型白酒首份国家标准。
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酱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需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并对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均有详细规定。
国家标准
标准号Standard No. :GB/T 26760-2011
中文标准名称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酱香型白酒
英文标准名称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Jia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
发布日期Issuance Date :2011-07-20
实施日期Execute Date: 2011-12-01
首次发布日期First Issuance Date :2011-07-20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 :现行
计划编号Plan No. :20079579-T-469
采用国际标准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无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X61
标准类别Standard Sort: 产品
主管部门Governor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Technical Committees :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