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首先是五一假期;假期不上班,自然是喝酒的好时机。前十几天尝了几次红花郎白酒15,兰考坊,贵州大曲几款70年代的酒。
红花郎酒15,喝了两三次。每次感觉没有区别,口感突出的一点是“生”气明显;酱香比红花郎酒10更明显,不如红花郎酒10顺滑。喝了半斤,当时微醺,第二天也没觉得头晕。我正常吃早餐。
兰考方酒,酱香型,其实是兰考县酒商从贵州珍酒厂定制的。我们喝的是高端酒,也就是珍30,市场价1000多元一瓶。以前喝的都是正品简30,一人一瓶,一出酒店,微风一吹,就出去白喝了一晚上。这次喝了半斤多,就头晕了。第二天醒来,安然无恙。
贵州大曲70s酒,初尝;之前尝过80年代的贵州大曲酒,感觉很一般,没有印象。这次品尝70年代贵州大曲酒,感觉酱香不明显,口感一般,不如其他各具特色的酱香系列酒,让人记忆犹新。贵州大曲大肆炒作、迅速涨价的生肖酒,没人尝过。不知道是不是比七八十年代的贵州大曲好?
各位酒友,你对这些酒有什么感觉?欢迎交流。(中原酒评王先生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