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无事可做。和孩子一起看了《永恒经典》《西游记》。看了《救命小儿城》那集:孙悟空想补唐僧,猪八戒弄了点泥。懒猪居然用自己的尿“泥”糊在师父脸上,骚味让唐僧皱眉,让人发笑.我的思绪不禁飞回到童年的村庄,开启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农村人的日常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大家都忙着分配给自己的责任田,从早到晚卡在地里。孩子们放学后,要么在家割牛羊,要么在巷子里“疯掉”。因为家家都喂牲畜,所以院墙外面堆着“里子”土。(里子juan:用干净的黄土铺了谷仓),这个土堆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模仿挖“土窑”“锅台”,玩得不亦乐乎!用泥巴玩泥巴是最有趣的游戏之一。
在富平一带,孩子们经常玩的泥巴游戏是“扔锅”(当地儿童发“古”的音。一开始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后来觉得“潘”比较贴切。)那时候的水需要大人从井里挑或者挂在地窖里,孩子们懒得回家打水。如果不下雨,又想玩泥巴,往往是几个调皮的男生嘟囔着,用手在土堆上挖个坑,围着它转圈,把“阴茎”拿出来在坑里撒尿,撒尿撒泥巴。女生知道自己害羞。他们背过身去,捂着脸,傻笑,不敢看他们。所以现在30岁以上的人谈好恋爱,有一句流行语是“一起玩尿,一起长大”!那种亲昵,别提有多骄傲了!
拌好泥后,每个人都会按人头均匀地来一块泥,然后趴在门前的石阶上,像揉面一样反复揉搓着泥,直到里面的小沙粒、石子被清理干净,这时就可以开始“顾”比赛了。游戏很简单。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泥块捏成锅碗瓢盆的形状,站起来,倒扣着落到平地上,只听“啪”的一声。因为泥锅中间是空心的,在快速的空气挤压下,锅底会爆一个“洞”。和他玩的小伙伴会用他的泥把洞“填”成薄片,洞越填越大。如果那个人摔得好,那陶罐就炸了,需要根据罐的大小来补!填坑的泥块就是“战利品”,呵呵。
一直玩到其中一个人的泥巴被其他人填满.然后我们都对获胜者说,“把这些碎片带回家煮了吃……”哈哈,笑着,一哄而散,晚霞伴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从小吃的很好,几乎不需要自己做玩具了。最多就是找个沙堆,拉着精致的塑料推车运沙子,一个个干净的像天使一样。如果你跟她们聊起“玩尿泥”,估计你会一脸惊愕,年轻妈妈甚至会翻脸吐槽,呵呵!但是,人与人之间那种不避脏不避累,纯真无邪的感情,再也找不到了.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和你们一起玩的伙伴吗?看完这篇文章,想到什么请尽快联系我.
简介:惠梦云,男,1977年3月5日出生,陕西省富平县薛镇镇红花村人,笔名庆红,xi安铁路局基层员工,喜欢传统文化和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