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酒圈对茅台酒的喷码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第一代喷码是温州九哥自己分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分类分析。每一代喷码往往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总体特征基本相同。
第一代喷绘是指1995年2月21日至2000年2月的普茂喷绘。其中,1999年10月-2000年2月为过渡期,在此期间,第一代和第二代印码并存。第一代喷码特征也适用于低度茅台和稀有茅台。
注意:各种喷码的时间分配不一定100%准确,也不能太死板和片面,要综合分析判断。
10-101
一、第一代喷码标准样图
-1010第一代标准印刷图纸主要有四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茅台”二字的印刷特点与2000年以后明显不同,“茅台”二字中间没有小黑点。(2)数字“0”含“/”,数字“1”穿鞋戴帽,数字“2”中间两点不并排,数字“7”帽檐下垂。(3)1999年12月前,喷码第三行1-5位数字正常,与第二行数字右对齐。(4)从2000年1月开始,第三行一般为五位数,与第二行对齐。

该标准样品的图1是1995年2月至4月的普茂喷涂代码。主要特点:“台”字最后一行有12个喷点,中间没有断开。其他特征与标准样品图2和标准样品图3相同。

本标准样品图2为1995年5月至1996年8月的普茂喷码。主要特点:“台”字最后一行有11个喷点,中间断开。喷涂代码特征与标准样品图3中的特征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红色的盖子。

本标准样品图3为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的普茂喷码。特点:“台”字最后一行有11个喷点,中间断开。与标准样品图2的唯一区别是透明盖。

此标准样图四是2000年1-2月普茅喷码。主要特征:最大区别是喷码第一、第二行中的年份是4位数,而之前的都是2位数,其他各方面喷码特征与标准样图二、标准样图三相同。
二、“茅”字喷码鉴定要点
1. “茅”字主要特征:第一代喷码“茅”字各部位的喷点数量基本稳定,下图箭头所示处可作为鉴定重点,其他部位也可作为鉴定参照。

2. “茅”字标准图及变形图:下面这4个“茅”字看似千差万别,实际上属于同一个版本,只是因喷码抖动、位移、喷墨过浓等原因所致。变形喷码五花八门,远不止这几种,但喷码结构和喷点数量其实还是一样。

三、“台”字喷码鉴定要点
1. “台”字主要特征。第一代喷码“台”字有两个不同版本:第一种“台”字图示箭头处无空格,整行共12个圆点,常见于1995年2-4月喷码中;第二种“台”字图注8箭头处有空格,整行共11个圆点,常见于1999年5月以后的第一代喷码中。两种“台”字其他方面的特征几乎完全一样,鉴定时可重点观察图注1-8处特征。


2. “台”字标准图及变形图。下面这4个“台”字都来源于两个标准版本“台”字,只是因喷码抖动、位移、喷墨过浓等原因所致。变形喷码五花八门,远不止这几种,但喷码结构和喷点数量与两个标准版本中的一种相同。

四、批次横杆鉴定要点
第一代喷码第二行批次数字中的横杆共有5个喷点,不过时常会出现黏连现象。

五、数字喷码鉴定要点
第一代喷码各数字的结构特征及喷点数量基本稳定不变,但因喷码抖动、位移、喷墨过浓等原因,以致于平时看到的数字却是五花八门,实际上结构和喷点数还是一样。
1. 数字“0”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0”共有19个喷点。主要特征:上下各3个、左右各5个喷点,里面“/”由3个喷点组成。

2. 数字“1”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1”共有10个喷点。形状有两个版本:标准一(平脚)、标准图二(菱形脚)。

3. 数字“2”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2”共有14个喷点。主要特征:头部帽沿下斜,中间两个点未并排,底部有5个喷点。

4. 数字“3”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3”共有14个喷点。主要特征:头部帽沿下斜,底部脚尖上翘,中间两个点并行。

5. 数字“4”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4”共有14个喷点。主要特征:中间一横5个喷点,底部尾部2个喷点。

6. 数字“5”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5”共有17个喷点。主要特征:顶部一横5个喷点,底部3个喷点、脚尖上翘。

7. 数字“6”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6”共有15个喷点。主要特征:顶部2个喷点并排,底部3个喷点并排。

8. 数字“7”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7”共有12个喷点。主要特征:顶部一横5个喷点,帽沿下垂。

9.数字“8”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8”共有17个喷点。主要特征:上中下各3个喷点并排,两侧喷点对称分布。

10. 数字“9”标准图及变形图。第一代喷码“9”共有16个喷点。主要特征:顶部3喷点并排,底部3个喷且平底,右则5个喷点时常呈不均匀分布。

特别鸣谢:“抽着中华喝着茅台”为本文提供了许多高质量图片,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