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宝宝出生以来,每个妈妈都会为买买买的东西而疯狂。肯定有这两类——玩具和绘本。
毕竟,开动脑筋、获取知识、变得更聪明的美好愿望,是和玩具、绘本直接挂钩的。
然而,市面上有数以千万计的绘本,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婴儿阅读。你可能不知道,有一些观点不当的绘本,一不小心就会让宝宝越来越有偏见!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些不适合宝宝看的绘本。是选择走弯路,还是认真读书,看你自己了。
这本绘本,单看名字和封面,有点恐怖片的氛围。
主人公太郎对食物非常挑剔。他偷了一个叫幽灵的怪物。鬼可以帮他吃掉所有他不喜欢的东西。
鬼在家帮太郎吃饭,在学校帮他吃饭。一天又一天,鬼魂长大了。
有一天,书包里突然跳出了鬼!并猛扑向太郎,张嘴说要吃了他!
后来老师同学都赶了过来。太郎想和怪物决斗,但刚打了一拳就被怪物咬了。还有的小朋友特别有活力,赶走妖怪,都是因为不挑食!
故事还没有结束。结尾的时候,老师笑着问正在看这本绘本的宝宝:“那些鬼现在都去哪了?”如果鬼魂来找你,你会怎么办?"
说实话,看到这种话,你爸妈都会想一想,然后打几个寒战,更别说胆小的宝宝了。
这本绘本《鬼鬼盯着你》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是为了纠正宝宝挑食的习惯。但是告诉宝宝“这个吃人的怪物可能就在你身边”“也许它还会再来找你”就很吓人了。你确定不会真的吓到TA?另外,只要不挑食,就可以赶走妖怪。有点强词夺理的意思。
这本绘本也经常被吐槽。明明是想教宝宝独立如厕,结果往往是让TA更加调皮。
阿尔菲刚刚开始学习如何上厕所,不习惯使用厕所。所以他把爸爸放在房子里所有能放的地方。有时,它在厨房的锅里。
有时候,就在爸爸的鞋子里,爸爸直到上班前一刻才发现。
甚至我妈的浴帽,爷爷最喜欢的花盆,有什么意想不到的都被他试过。然而,阿尔菲认为这一切都很有趣。
最后家里人受不了了。妈妈温柔地抱着他说实话:虽然你可能觉得这一切很好玩,但是在家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所以我们不能再做了。
这本绘本虽然在结尾给出了一个相对正面的引导,但是前面大量的篇幅都花在了小主人公的淘气行为上。
看完这个故事,很可能宝宝们记住了阿尔菲的各种不良示范,甚至越看越觉得有趣。说不准哪天就模仿了,到时候爸妈真的会头疼。
海里有一道彩虹。
鱼,她的鳞片特别美。别的鱼都很羡慕。一开始,彩虹鱼对于自己的鳞片很骄傲。有条小蓝鱼向她索要鳞片,她没给。别的鱼儿知道了后,都不愿意理彩虹鱼了。某天她去问章鱼奶奶,为什么别人都不喜欢她。章鱼奶奶建议她把闪光鳞分给每条鱼一片,就能体会到什么才是幸福。
这时小蓝鱼又来了。它说,彩虹鱼,求求你啦,别生气。只要送给我一片最最小的闪光鳞就行。彩虹鱼按章鱼奶奶的建议给了它自己的鳞片。
当小蓝鱼闪动着鳞片在海里这么一游,彩虹鱼立刻就被别的鱼团团围住了。 谁不想要一片闪光鳞呢!
于是彩虹鱼送了一片又一片。后来只剩下最后一片了。大家都愿意跟她做朋友了,还邀请她一起玩。
这原本是一个教宝宝分享的故事,但整体逻辑却存在问题。
彩虹鱼一开始不愿意分享自己的鳞片,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毕竟她没有分享的义务。但是别的鱼为此就排挤它,是不是太自私?直到后来,彩虹鱼分完了自己身上的鳞片,别的鱼就愿意跟她一起玩了。靠着放弃自我,用力讨好才交到的朋友,这样的友谊可以长久吗?而彩虹鱼的分享又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吗?分享了鳞片的她又是快乐的吗?恐怕未必。
也难怪豆瓣网友们纷纷表示不理解了。
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故事对于宝宝们而言是一种好的榜样和示范。爸爸妈妈们可以仔细斟酌一下,到底要不要给宝宝看。
说到内容不正,这本《哈利不可以》肯定算一个。它的故事和插图中,有很多明显的不良示范。
比如,哈利偷拿工具箱里的榔头去撞击墙面!我们尚且不去讨论这种做法会不会弄坏墙面,单是榔头就是宝宝们不可以去触碰的危险工具。
还有,哈利会去厨房拿刀玩,面前一堆刀啊剪子啊,他还玩的兴致勃勃。平时妈妈们就比较担心宝宝在厨房里受伤,而不敢让TA进厨房。这下倒好,看了绘本,宝宝没准还像发现新大陆似得,发现了厨房的新玩法呢。
再比如,哈利去拨弄插线板,还是正通着电的那种……难以想象,万一宝宝模仿起这些行为来,后果会怎样。
宝宝们的模仿能力有多强,相信大家都知道。《哈利不可以》把细节动作都给宝宝们演示出来了,潜在的影响和危险真的挺大的。
爸爸妈妈们可要小心,别到时候坏习惯没纠正,反而让宝宝多了很多调皮又危险的行为。
平时宝宝会有各种行为让爸爸妈妈们感到头痛,逛街就要买新东西这一条肯定算一个。在《我不哭闹》系列绘本中,就有篇《小浣熊逛街》,说的就是这种行为。
周末,小浣熊和爸爸去逛街,路上碰到小花狗和他爸爸。小花狗拿着新滑板车在欢呼。
小浣熊看见了后,也要个一模一样的。无论浣熊爸爸怎么劝,他都不听,还在地上打滚!
浣熊爸爸生气极了,伸出巴掌就要打他。鹅大婶拦住了爸爸,问了小浣熊经过。
接着,鹅大婶跟小浣熊讲起了道理,还说了攀比浪费的坏处,小浣熊听完就跟爸爸道歉了。
最后,故事结论是:还能用的东西我们就不该再买新的,更不能因为爸妈不答应就开始哭闹。
根据这个结论回推,小浣熊原本是有个旧滑板车的,但是故事里却没有提到。逻辑不通的话,到时候宝宝追问起来,要怎么回答?
而且,小浣熊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路上耍起性子,对于宝宝来说未必是一个好示范。
浣熊爸爸伸手打人的教育方式也不正确,这可是最笨的管束方法,没准还会让宝宝产生恐惧感。
维尼特别讨厌吃蔬菜,只喜欢吃汉堡。除了汉堡,他什么都不吃。于是有一天,维尼变成了一个汉堡!
结果,外面闻到香味的狗狗和牛儿纷纷追他。维尼跑啊跑,看到了几个踢球的小男孩。他喘着粗气求救,却引得小男孩口水直流!
维尼继续跑,又被一辆面包车送进了汉堡店。惊奇的客人们看到它,都拿起了可怕的刀叉想吃他。幸好,妈妈及时赶到,救下了维尼,还带回了家。回家后,维尼不断地吃水果蔬菜,终于变回了人形。
如今,维尼再也不吃汉堡了,只吃蔬菜。妈妈很担心:维尼,你这样小心变蔬菜啊。
整个故事,像不像小时候做过的吓人的梦?因为没有乖乖听大人的话,自己受到了可怕的惩罚!
而这种带有惩罚性的故事,又真的有利于宝宝坏习惯的纠正和自身的健康成长吗?
尽管爸爸妈妈们都希望早点改掉宝宝偏食的毛病,但如果因此让TA的内心种下对食物的焦虑感,这也肯定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看了上面这些不良绘本,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感觉?
我们想说的是,不良绘本肯定不止这些,想要避免踩雷,一方面可以提前了解绘本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自己先浏览一遍。
你呢?有没有踩过不良绘本的坑?如果有的话,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以帮助其他爸爸妈妈们提前了解和鉴别。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在优秀绘本的滋养下有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