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杨威
第三季度的负投资收益,让“白酒投资之王”洋河瞬间从神坛跌落。
更可怕的是公司几十亿的信托理财,踩恒大,宝能等。都伴随着到期付款的风险。
在增长陷入瓶颈的时候,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奋起直追,洋河股份行业第三的地位可能不保。
危险的理财
白酒行业一直有很好的流通性,优质的白酒企业盈利能力很强,尤其是经销商,所以手里有很多钱。钱呢?或是为了扩大规模,或是为了投资理财。
洋河股份选择了后者,投资理财也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
前期洋河股份(002304。SZ)相对保守,理财资金主要投向银行等安全渠道。虽然收入低,但保本无忧。
2016年以来,公司不断加大对财富管理的投入。当年委托理财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此后公司陆续减少理财资金量,但风格突变,开始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信托理财。
2019年,公司对信托融资的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超过银行融资额。
梳理历年财务报告不难发现,洋河信托旗下的大部分基金;财富管理投资于房地产行业。
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洋河股份通过信托间接攫取了中国楼市发展的红利。如果信托产品没有违约,本息可以按期流回公司账户,成为投资收益。
然而,高收益所面临的高风险一直是悬在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今年以来,随着恒大、宝能等昔日行业巨头的雷霆一击,洋河股份面前的魔盒被打开。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信托融资额127.34亿元,未到期余额57.74亿元。恒大、宝能等。在公司信托理财投资榜单中占比很大。可能的兑付风险可能集中在今明两年。
钱生钱游戏
洋河股份较大是区域整合的产物。
2006年洋河的规模只有十几亿,还没有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大。2009年,公司上市后,江苏着力推动本土白酒企业整合。
洋河批量收购双沟酒业股权,将江苏白酒老二收入囊中,跑进中国白酒第一阵营。
到目前为止,洋河拥有洋河、双沟、泗阳三大酿酒基地,旗下两大中国知名品牌分别是洋河和双沟。其主导产品有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苏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等。
尝到了行业并购的甜头,洋河股份一度希望通过跨区域整合,快速打破省内强省外弱的市场格局,成为真正的全国白酒龙头。
2013年,公司仅用300万元拿下湖北十堰梨花村酒业全部股权。次年,公司紧锣密鼓地南下湖南,北上黑龙江,先后收购了宁乡的米洛春和宾夕法尼亚啤酒厂;2016年,深入茅台腹地,以1.93亿元拿下贵州贵酒,随后增资7.5亿元,成为公司白酒省外扩张的重头戏。
在喝白酒的同时,公司从未放弃对红酒市场的追求。2018年初,通过集中竞价收购智利酒商VSPT 12.50%的股权,成为其重要股东。
洋河的跨区域白酒整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被收购的几家国内白酒企业,在公司财报中并没有太大的存在感,外界也无从得知经营情况。
虽然葡萄酒业务经营多年,并且通过VSPT锁定海外产品资源,
资料显示,最近6年,洋河股份融资带来的总投资收益超过68亿元。尤其是2020年,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能保证归母净利润小幅增长,24亿的投资收益贡献巨大。其中,仅中银证券成功上市,洋河股份就录得浮盈逾13亿元。若剔除投资收益,公司当年扣非净利润将下降13.79%。
老三争夺战
在中国白酒市场,茅台和五粮液稳坐前两位,无人能撼动。洋河连续多年占据第三,成为众多同行追逐的对象。
十多年前,洋河在成功整合双沟酒业的同时,战略推出蓝色经典,不断打造自己的高端形象。短短十年,其性能增长了二三十倍。
公司一方面巩固江苏省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向河南、浙江、安徽、山东等白酒消费大省拓展,完成全国布局。2018年,省内外市场双双突破100亿元。次年,两大市场之间,省外首次超过省内。
在品牌建设初期,洋河过去的深度分销模式可以保证一盘棋。经销商只关注货物的配送。虽然利润空间比较小,但是可以保证比较稳定的利润。
但品牌成型后,渠道传播不力降低了经销商的积极性,造成渠道压力,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2019年,公司主动解决渠道库存问题,希望通过新的厂商关系来改善。
渠道利润空间,来提振经销商的积极性。数据显示,2017年之后,洋河股份销量告别了持续增长,进入下行空间。2018年-2020年,公司白酒销量从21.41万吨,直降至15.58万吨,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止跌回升。
在洋河股份陷入瓶颈之时,泸州老窖加速追赶。事实上,2020年和今年前三季度,泸州老窖的扣非净利润已超越洋河股份。
更强力的竞争对手是山西汾酒。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增速高达66.24%,营收规模达到172.6亿元,与洋河股份的219.4亿元已相差无几。如果照此速度,赶超洋河的时间不会太久。
对企业发展的预期已在股市提前反应。目前,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市值均在3000亿以上,将洋河股份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