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超市于1930年8月在美国纽约的牙买加诞生。
1、类别:
最大100平米的 便利店:街,第一家店,基本没有塑料销售,但是近几年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店会做一些零星的工作。
BC类:的丙类面积是200-500平米,而乙类一般是500-1000平米。即比大型超市小,但又不同于便利店食堂的综合超市。这些商店大多是个体商店,但也有一些大型超市下属的连锁超市。这些店基本都是本地超市,很少有跨区域的连锁。一般都有塑料家居用品出售。
A类:的面积一般在2500平米以上,特点是产品品类齐全,展示区域清晰,基本上是连锁式的,有地域和国内特色,也就是一般在某个区域比较知名,比如山东银座、临沂东方超市、九州超市等。
KA类:占地6000-10000平方米,知名度不限于某个地方。它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很有名。如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华润。
仓储式商场:实行仓储一体化,低价销售,有限服务,会员制是销售主体。最有名的是麦德龙。
2、名词解释:
也就是 SKU:,的单品数量,有多少SKU就意味着有多少单品。这里说的单品是指条形码。
条码:国际通用码、一品一码。
即 DM:.正规超市的促销期会提前一定时间确定促销项目,也就是促销价格(KA会提前一个半月到一个月,A类一般提前一个月,BC类提前半个月)。
商品类别:
l 生鲜类:果蔬、鲜肉、冻肉、米面粮油等
l 电器类:家用电器相关
l 服装类
l 食品类:各种工业食品、零食、酒类等
l 洗化类:化妆品、洗漱用品等
l 母婴类:奶粉、辅食等
l 家居杂品类:塑料、五金、玻璃制品等
l 办公文具类
、采购:
根据一般的商品品类,设置不同的部门,比如用部长设置家居品类,再设置厨房品类、杂项品类、清洁品类等不同的子部门进行采购。一般BC组会一个人负责采购多个品类。
配送:
也就是说,统采:超市自己建立一个大型仓库,供应商根据采购订单把相应的商品送到超市仓库,然后超市仓库再配送到相应的门店。
即单店采购:连锁超市的每个门店都配置为单独采购,供应商根据每个门店的订单将相应的货物发送到特定的门店。
合作方式:
即供应商与超市签订联合经营协议,超市提供一定面积的联营:,联合经营。供应商把自己的产品放在超市的固定区域,自己定价,但超市付款。这样,供应商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可以自主选择销售产品和制定价格。超市只是在付款的最后扣除一定的费用,一般是20%-30%。缺点是商品超市不负责库存安全,商品不进入超市系统,一般超市的防盗门无法识别防盗。更容易丢失,此外,供应商一般需要自己聘请导购。
自营:分为两种:分销和寄售。配送是超市从供应商那里收集货物,然后以一定的利润出售。即寄售供应商向超市供货,超市销售并存储;两种合作模式的区别在于,付款时,配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供应商向超市支付多少货物,而寄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超市卖出多少货物,供应商支付多少钱。这两个供应商需要根据供应商的供货价格计算出自己的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员成本、配送成本等成本,然后加上自己的预期利润空间给超市报一个供货价格,再根据超市要求的利润空间加价,最终得到合适的ret
包场:的一些超市会自创品牌,找一些工厂进行贴牌生产,这只是自我收藏的另一种体现。
自采:
KA/A类也有一些大的连锁超市,B类超市一般采用票到多少天的结算方式。以大润发为例。大润发一般采用统一采购的方式。大润发区域从大润发供应链系统的供应商处采购订单,供应商将产品交付至
大仓,大仓管理人员会给送货人员一张签收单,签收单带回供货商公司,供货商公司即可根据签收单、订货单、对账单进行开票然后寄送至大润发财务部。大润发财务部收到发票后会录入系统,系统会在付账日生成付账申请。实销实结:这是代销的结款方式,超市系统每个月会根据本月的销售情况向供货商生成对账函,供货商根据对账函进行开票并寄送。
⑨超市扣点
超市的根本就是超市提供场地供供货商进行销售从而对这部分场地进行收费,而收费的方式就是对供货商销售出去的货款进行扣点。举个例子,厂家A生产的某款产品出厂价格1元,卖给供货商B,B在计算各项费用和超市C扣点后,在超市C以3.9元的价格进行零售,一个月的时间销售了1万元,大润发与B 签订的合同为35%的扣点,那么在开票时,供货商B向超市C开具6500元的发票,超市向供货商B结款6500元,剩余的3500元即为超市这一个月在这款产品上的盈利。
超市的扣点分为前台和后台两种,前台为合同中签定的给予超市的毛利点,前文中提到的3500元即为此类扣点;后台毛利为超市向供货商收取的各项费用如:端头费、促销服务费、供应互联系统使用费、人员管理费、条码费、品牌费等。继续之前的例子,如果超市C前台是35%的毛利扣点,后台是15%的扣点的话,那么,供货商B的10000元销售最终能够到手的只有5000元。值得一提的是,后台费用是不定时的,不是每个账单日都会出现的,15%或者其他水平的扣点是年化算法。这部分费用一般超市会向供货商开具发票,否则就是不合法。
名词解释:
端头费:超市货架会存在一排货架最前端的有利位置,在有好几个供货商供应相同产品的情况下,谁的想摆放在有利位置谁就要额外的交付一部分费用。
条码费:每个店面在录入单品时,会根据供应商提交的SKU数来收取条码费用,说白了,你想在我店里卖这个单品就先想我交钱,卖多少个单品交多多少个的钱,一般KA类超市条码费是单店单品30-70元不等,销售越好的店越高,不要小看这部分费用,以大润发为例,华东区有150家-200家左右的店,平均单店60元/码,你一次进20个码就是20X60X15=180000元,何况对于家居行业来说,20个条码完全不敢说有多大的销售。
品牌费:一般存在于KA类或者A类超市,这些超市在引进一个新的品牌时,会向供货商一次性收取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的品牌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品牌费和条码费可以进行打包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