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听到喝酒的人谈论啤酒花。摇瓶或者倒酒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酒里面有气泡,也就是俗称的“啤酒花”。很多人认为酒花多了就是好酒,酒花少了就是质量差。啤酒花消失越快,酒精含量越高。那么啤酒花和白酒度数有什么关系呢?
《本草纲目》:“面上有细花”,表明500年前的明代就开始了测花,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所谓“产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摘好酒靠采酒人”,可见采酒以量论质的重要性。品酒就是挑酒头,边挑边品,精准分级。从感官上讲,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花摘酒”。“看花”就是看啤酒花。中国酿酒工业在白酒蒸馏过程中,指蒸馏液流入锡壶时,由于表面张力,水和酒精飞溅而产生的气泡,称为“酒花”。酒花的大小和停留时间的长短是判断白酒酒精度的一种方法。一般上品都是精品花,最老的。影响酒花的因素是酒体中的醇类、脂类等活性物质。这类物质越多,表面张力越小,形成的长链物质越多,酒花就越粘稠,持续时间就越长。
1.大清华
花大如黄豆,整齐一致,清澈透明,很快消失。酒精含量为60-75%。
2.小清花
酒花大如绿豆,清澈透明,消失速度比大清花慢,酒精度约50-60%。
3.云朵
花大如米粒,相互重叠(可重叠二至三层)时间长,约2分钟,酒精度在40-50%之间。
4.二华
也被称为小花,它们的形状像云一样,大小不一。大的像大米,小的像小米。它们的停留时间和云朵差不多,酒精度在15%-40%之间。
5.油花
花像小米的1/4,表面布满液体,多为脂肪酸形成的油珠,酒精含量在5%时更明显。
总结:
花越大,消失越快,酒精含量越高,反之越慢,酒精含量越低。以浓香型白酒为例。市面上最常见的浓香型白酒差不多都是52%和38%。52度的啤酒花应该是绿豆大小,消失速度在中等以上。38度应该呈两朵花,消散速度慢。但市场上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让啤酒花更接近度数相近的产品,会添加啤酒花和增稠剂。所以酒花区分酒精度不是唯一的标准。如有必要,可以使用酿造专用的“酒精计”来测量准确度。我们就当这是个有趣的技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