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科普节目中,我们了解到汾阳王酒的酿造过程有很多步骤,“艺术”是酒的灵魂。汾阳王酒的高贵品质,在于其数千年悠久的酿造工艺和奇妙的酿造技术,涵盖了历史、文化和科学。字正腔圆,一语道破的独特工艺。今天介绍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中的“窖发酵”和“蒸馏”。
地缸发酵
典型的清香型大曲白酒是在地窖里发酵的。地缸是陶瓷缸,埋在地下,口与地面平齐。在渣入缸前,应清洗缸身和缸盖,并用0.4%的辣椒水冲洗缸内壁,在缸内留下特殊的香气。
入罐时主要控制入罐温度和湿度,坚持低温入罐,慢慢发酵。缸内温度往往控制在11-18之间,低于其他类型的曲酒,以保证酿造的酒香味纯正。
入口温度也应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调整。在山西,9-10月入口温度一般为11-14,11月后为9-12。寒冷季节发酵室温2左右,地温6~8,投料温度可提高到13 ~ 15。3 ~ 4月,气温和室温都有所上升,缸内温度可降至8 ~ 12。5-6月开始高温季节,应尽可能降低入口温度,最好比自然温度低1~2。
入缸后,缸顶要用石板盖紧,然后用蒸熟的小米壳封口,稻壳也可以保温。一般发酵周期为21-28天,有的可长达30天。发酵周期的长短与大曲的性能和原料的粉碎程度有关,应通过生产试验确定。在糖化发酵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发酵温度的变化,使其符合前缓、中稳、后缓的规律。
出缸蒸馏
发酵结束后,将酒醅挖出来,加入18-20%的填料进行疏松。起始馏出物为酒头,酒精度在75% vol以上,含低沸点物质较多,味道刺鼻,应单独拣出贮存,可返回酒醅再发酵,拣出量为每甑1~2kg。酒头要适量采摘,过多会使酒的味道变得沉闷;取的太少,会让酒有辣味。当馏分的酒精含量低于48.5%vol时,截取酒尾,酒尾返回下一轮复蒸,收集全部酒精和高沸香气物质。酒喝完之后,开蒸汽排酸10分钟左右。蒸馏酒的酒精含量应控制在67% vol。
王芬酒沿袭千年“窖发酵”工艺,遵循“先清字、清到底”、“二蒸”的发酵工艺原则。经两次分窖发酵、蒸酒、流酒而成。“蒸”是指每投放一批酒醅原料,高粱和辅料都要分开蒸。糊化原料中的淀粉,促进酒曲微生物和酶的糖化发酵,使酒产生香气。同时挥发原料中的恶臭味。“二次清洗”是将蒸熟糊化后的高粱进行两次发酵,两次蒸馏成酒,即作为酒糟处理。彻底清洗后,再放一批新料进去蒸熟酿造。其典型工艺特点是原料蒸、辅料蒸、发酵蒸、酒蒸,特色鲜明,贯穿整个酿造过程。采用该独特工艺酿造的汾阳王酒干净卫生,无过多复杂成分,具有典型的清香纯正、自然和谐、柔和清新的风格。
王芬葡萄酒酿造技术被认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汾阳网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