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叫“疫情好转我想去武汉看你”。目前,湖北疫情已连续多日零增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湖北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本期推荐一款老酒——特供黄鹤楼酒。
1、南楼北汾,酒中翘楚“汉汾酒”
特种黄鹤楼酒是一种浓香型白酒。历史上,特产黄鹤楼酒与山西汾酒的美誉并驾齐驱,被百姓誉为“南楼北汾酒”。
来源网络
特制黄鹤楼酒历经了“汉汾酒”、“特制汉汾酒”和“特制黄鹤楼酒”等名称。
最近比较特别的黄鹤楼酒,是一个扁玻璃瓶,带旋转金色铝盖,长瓶盖。它的瓶颈像瓶盖一样略长。往下看,是白底的瓶标。酒精含量54度,没有容量标志。
黄鹤楼属于清香型白酒,有别于其他清香型白酒。除了地理和气候因素,它在技术上是独一无二的。
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和洗礼,黄鹤楼酒形成了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以水、高粱、小麦、玉米、糯米、大米为原料,以大麦、豌豆制成的青豆曲、洪欣曲、猴火曲为糖化曲。
酿造时,用热水制浆,掌握池中适量水,采用隔红地低温慢发酵工艺,用石板封坛,回沙,冷却,吹酒,文火蒸馅,掐头去尾,分质拣酒,分级存放;此外,武汉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水质条件为葡萄酒酿造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这些因素共同孕育了特色黄鹤楼酒优雅独特的风格。
特种黄鹤楼属于清香型大曲白酒,酒液清澈透明,酒香淡雅纯正,酒质醇厚和谐,入口甘甜干净,饮后爽口。
2、特制黄鹤楼酒的历史变迁
当时汉汾酒的瓶身也有“青岛啤酒”的字体,是当时回收瓶子生产的。
来源网络
1977年,武汉啤酒厂更名为武汉酒厂,生产的黄鹤楼标有“汉粉酒”标志。酒标黄鹤楼是一座三层楼的黄鹤楼,楼外有一只鹤在远远地飞翔。这种酒在市场上的库存也很少。
来源网络
到了80年代中期,汉汾酒商标上的三层小楼变成了五层,展翅高飞的仙鹤也从一只变成了两只,其他的logos也大致相同。从时间线上看,黄鹤楼已在原址上重建,建筑从清朝同治年间的三层变为现在的五层。
来源网络
后为汉汾酒,为特汉汾酒。这种特殊的汉汾酒在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特征黄鹤楼酒是上个世纪60年代国营武汉酿酒厂出厂的汉汾酒。直到80年代中期才停止生产。这个葡萄酒市场的存量也是稀缺的。
来源网络
80年代中期,做出了特汉汾酒和青川特黄鹤楼。当时的青川宾馆是武汉的地标,也是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
来源网络
特制汉汾酒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采用的是长玻璃瓶型以及红塑盖封口。
当时专用的黄鹤楼酒是扁玻璃瓶型,瓶身和酒标设计和谐。80年代末,主流的扁玻璃瓶型黄鹤楼酒有了一些变化,瓶颈加长了。
来源网络
1990年左右,专用黄鹤楼酒的封口逐渐由塑料盖改为金龙铝螺丝帽。1991年后,酒标上的酒厂名称由武汉酒厂改为黄鹤楼酒厂。这种特制的黄鹤楼酒在市面上很常见。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特制汉汾酒”逐渐过渡为“特制黄鹤楼酒”。
2003年,黄鹤楼酒厂被天龙公司收购,更名为“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3、古井并购黄鹤楼酒,黄鹤楼酒进入新舞台
由此,黄鹤楼酒开始重新树立清香型白酒的金字招牌。2016年至2017年,黄鹤楼酒业开展了“回归大香”项目的科技攻关,全面回归古老的酿造工艺,延续了老一辈人的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