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都市快报
最近,有一个女孩
Xi安的朋友圈火了。
因为它是
我老婆很优秀!
边肖读了它
直接服从!
指西北大学。
哲学学院2017级哲学专业本科生――刘郑宁。
平均成绩91.4,绩点3.85/4.0。
35门课程满分(4.0)
连续三年专业第一。
在第一学年,
凭实力拿国家奖学金。
掌握英语、梵语、巴利语、日语等四门外语。
参加比赛20余场,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6项。
作为学校第一批特殊志愿者,
为前线医护人员的子女讲授流行性疾病。
古筝,围棋,篮球,写作,摄影.我什么都精通。
今年7月,刘正宁带着论文《“关键概念”与“逻辑进路”:对〈宝性论〉的再思考》参加了复旦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所唯一一名直接本科生预选。
她说,“在西大的学习和生活提高了我的哲学思维,我真的爱上了学术研究。”
我从小就喜欢哲学。
刘宁是浙江宁波人。她从小随奶奶生活在浙江舟山。她第一次接触宗教文化,并对其产生了好奇。
填报高考志愿时,刘正宁只考虑哲学专业。她笑着说:“因为我从小就对佛学很感兴趣,所以选择了哲学作为我的专业。后来我发现哲学的其他两个学科也同样吸引人。”来到西大后,她不仅从专业课上学到了知识,还在各种学术活动中明确了方向选择。开学第一年,她就凭实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前三学年平均成绩为91.4,绩点为3.85/4,连续三年综合测评获专业第一。.
(部分奖励)
自学多门外语
从大二开始,刘正宁就报了一个涉及外语的英语翻译辅修班,并多次参加外国语学院组织的沙龙活动。对于英语学习的坚持也让她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全国口译比赛陕西赛区一等奖等累计13个英语赛事奖项。
(英语竞赛获奖项目)
(梵文学习笔记)
在语言学习中,她经常逐句“捡起”经典课文,遇到不会的单词就马上查字典,用自己的话翻译。2019年第四届维特根斯坦国际研讨会期间,在稿件翻译过程中,刘正宁与哲学学院张学光教授就具体学术词汇的翻译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评论说:“外语功底如此深厚的学生,实属少见,值得好好培养。”
(参加第四届国际维特根斯坦研讨会)
“挤挤时间总是有的”
(疫情期间担任在线导师志愿者)
除了学生工作,刘正宁还在宁波博物馆担任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过500小时。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党员,她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志愿者,给一线医护人员的孩子教数学。此外,她还加入了“翻译志愿者联盟”,为国内外医学资料的交流提供语言帮助。她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多。”
在日常生活中,刘正宁还喜欢运动、象棋和古筝.大一的时候,她代表学院参加篮球和足球比赛,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今年5月,喜欢数学的她,入围了2018年国际青少年数学竞赛。,刘正宁代表学校参加“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象棋友谊赛”,一举夺得校际冠军。她也是学校管弦乐队的成员,并在学校欢迎会的舞台上表演。
当被问及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时,她说:“时间总会有的。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都会尽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