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北京的冬天吃起来像白菜。
其他人说它尝起来像烤红薯和糖炒栗子。
不过北京的路边儿冬天还有几缕烟儿,
也有北京冬天的“天仙配”。
炉子和烤馒头片
老北京的灶台是北京人最怀念的。
后台有个瓷娃娃这样回复我们。
“炉子是历史也是回忆更是北京人家的顶梁柱
家里没个生着的炉子,生活都没了生气”
炉子不仅能让家里保持温暖和生气。
它能让家里充满零食的香味。
尤其是那烤完了香喷喷嘎嘣脆的烤馒头片
焦黄可口的馒头片可是孩子们的最爱
如果能配上一些咸菜,真的会很饱很好吃。
炸窝头和臭豆腐
说完零食的香气,我们来说说气味。
王致和臭豆腐那味儿,外人还真受不了
但在北京人鼻子里,嚯!真香!
搭配油炸馒头,闻起来更香,吃起来更香。
至今在老北京的一些小厅里还有这种方式!
炸馒头配臭豆腐是老北京的绝配。
先把臭豆腐放在一个小碟子里,然后倒点香油,撒点葱花。
用筷子将香油、葱花、臭豆腐涂抹在包子上。
玉米,油,臭豆腐,洋葱。
先别急着吃这窝头,得先嗦嗦筷子
这时再吃这窝头,越吃越香,一块接一块...
烤白薯和炒栗子
冬天的胡同口总有一个冒着热气的油桶。
天冷了就去那里买个烤红薯再出门。
一边捧着烤白薯捂着手,一边往嘴里送着吃
等到地方了,烤白薯吃完了,身子也暖和了
图片来自某知名摄影博主:@咬金-
冬天,胡同里充满了香味。
一定又是卖糖炒栗子的。
这糖炒栗子闻着甜,米糯米糯地吃着更甜
“栗子裹着细沙和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
连锅下的柴烟都是香的!”
3354 《四世同堂》,老舍
图片来自某知名摄影博主:@咬金-
糖葫芦和冻柿子
“冰糖葫芦呦~!”
一听到喊声,我就想起了冰糖葫芦。
糖稀裹着红艳的山楂看着就喜人
这也是冬天北京街头难得的亮色。
吃起来酸酸甜甜更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php?k=最普通的烟儿,最普通的糯米饭做法8.jpg">
老北京人管吃冻柿子称为“喝了蜜”
冬天本来就是吃不着新鲜水果的季节
谁家窗台上都不能少了几个冻柿子
等柿子软了果肉都成汁儿了
嘬起来那感觉真是“喝了蜜”一般的甜
冻柿子也是院里能看到的鲜艳颜色
大白菜和大葱
一说到院里,更得说说这大白菜了
秋冬的北京城里哪哪都是白菜味儿
尽管得吃一整个冬天,可北京人还是爱它
白菜在北京人家里更是做出了花儿
熬白菜、渍酸菜、醋溜白菜、白菜豆腐...
大葱也是冬天必囤的蔬菜之一
冬天的大葱价格特别贵,哪吃得起啊
而咱北京人做菜还离不开这大葱
当调料或是直接蘸酱吃都成,怎么吃都香
图片来源于知名摄影博主:@咬金-
腊八粥和腊八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北京人讲究得喝碗腊八粥
头天夜里就得忙着预备材料熬粥
熬到天亮了才能熬好,讲究的只喝第二锅
喝完了粥也得开始泡腊八蒜了
剥好了蒜泡在醋里,装进玻璃瓶
过不了多久,这蒜就跟翡翠似的一般绿
等泡好了,这瓣蒜更是集酸甜辣,吃着倍儿香
饺子和蒜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北京人从头伏、立冬吃到冬至、除夕
冬天北京人的饭桌上就是少不了这饺子
吃完饺子再喝碗汤,身上都暖和了
开胃又杀菌的蒜更是北京饭桌上的常客
吃饺子的时候尤其不能少了这瓣蒜
一只手里举着筷子,另一只手里就捧着蒜
时不时得往嘴里塞上一两瓣蒜
涮羊肉和糖蒜
老北京人吃涮肉最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
北京的铜锅那必须是清汤锅底
加点大葱段、姜片和水就可以开始涮了
这才叫吃涮肉,吃的就是羊肉本身的鲜味
而且涮的要快,不能太久,这样吃着才嫩
吃涮肉的时候也不能少了这瓣蒜
用糖、醋等调料腌制的糖蒜吃着酸甜脆嫩
这糖蒜吃着不光不辣,还特别爽口开胃
再配上铜锅,又暖和吃着又香,真叫爽
麻酱配所有
上面那些吃食,蘸麻酱也能算是绝配
馒头片蘸麻酱和白糖,那是童年回忆
大白菜配麻酱,那叫乾隆白菜
涮羊肉更是不能少了这碗麻酱
...
北京人真是能用麻酱蘸遍全宇宙
不过咱北京人嘴也刁,尤其是麻酱
外面卖现成的麻酱怎么吃这味儿都不对
还得是咱自己在家澥的麻酱才好吃
一碗吃着顺口的麻酱那才真是金不换
雪后回胡同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雪后银装素裹的北京,才叫漂亮
被白色笼罩着的胡同,也真叫人怀念
就连曾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
也禁不住雪后胡同的华丽。
也有人觉得,雪后的故宫最美
“一下雪,故宫就变成了紫禁城”
确实,下了雪的故宫自然而然地就美了
红墙黄瓦白雪,一切都是那么典雅
但雪后的胡同才真叫摇身一变
充满着生活气息的老胡同真正地变成画
胡同里每一样东西,在雪的点缀下
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为之倾倒
北京人,禁不住雪后胡同这生活中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