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哪里可以找到好酒?除了云贵川和应该就属“两湖”了.湖北人喝酒比较多,而湖南人喝酒比较多,因为当地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合酿酒作物的生长。
想要多少优质高粱小麦就有多少,生态环境也是得天独厚。
在洞庭湖北边的不少酒友也喜欢喝“湘酒”,武陵和酒鬼是当地最好的葡萄酒。白酒在味道上也是与众不同的,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清香风味。
而且湘酒很多酒曾经全国知名,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走下神坛”。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宣传不到位。
盘点国内5款“尴尬酒”,湖南独占4款,昔日家喻户晓如今无人问津,看你喝过几款?
1.“馥郁鼻祖”――酒鬼酒
最著名的酒是“麻袋”外包装,它有自己的特色。就算没喝过,也能一眼认出来,没辨识度。而且,它也是为数不多的含金量和含金量都很高的白酒。
酒鬼酒虽然现在名气很大,名气也很大,但是在2019年也受到了“甜蜜素”事件的影响。
它独特的香味是“独特的”,但很多人说香和香是“相似的”。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双味型是浓酱和酒的混合物,所以味道浓在酱之前,但馥郁香型却能做到一口三香,前浓、中清、后酱.
说它是湘酒的门面也不为过。
2.“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武陵酒
今天的武陵酒虽然被衡水老白干收购了,但以前是以自己的名义销往全国多个省份。现在武陵酒已经有酱香型、浓香型和双香型三种白酒。
但这曾经风靡一时,和自身的酱香酒是分不开的.
自1973年起,武陵酒被授予“湖南省名酒”称号。之后在各界品酒会上有多次”拔得头筹“'s的履历如同今天的一线名酒一样璀璨。
但武陵酒的高峰期并不长,1988年被评为全国名酒时被视为转折点。之后市场主流逐渐向营销靠拢,然后武陵酒就没落了。
3.“老字号光瓶”――邵阳大曲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光瓶口粮酒”,湖北是黄山头,江苏是三沟酒,湖南是邵阳大曲。瓶子包装一直很简单。
市场定位一直很明确,就是专注于小瓶酒市场。
这酒虽然便宜,但履历很光鲜。2004年在曾连续3年荣获“湖南名牌产品”,是这种酒的巅峰,全国各地都有邵阳大曲。
4.“百年工艺”――白沙液
众所周知,湖北白云边是一种双香型白酒,白沙酒被称为“双香型白酒之源”,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达到顶峰。
当时很多人用白沙液招待贵宾,既是对酒质的认可,也是对名气的认可。
实际上,这都是由于白沙酒在酿造过程中的辛勤工作,但之后风头逐渐被一些新兴白酒抢走了.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湖南很多酒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开始逐渐没落,一度家喻户晓,但因为一时错过了出路,现在在外地被冷落。
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兴起,很多行业都进入了“宣传时代”。传统的“快消零售”行业介入宣传,但一些执着的酒厂始终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除了酿酒,不在其他地方花时间。
这一步错了,一步一步错了。
这个新的白酒品牌通过促销和各种活动迅速占领了市场。当很多老白酒品牌反应过来的时候,白酒肆意的清香已经飘不出巷子了。
酒52度价格,武陵酒52度浓香型价格7.jpg">这是“旧时代”的匠人之心与新时代浪潮碰撞的第一回,结果就是铩羽而归。
如今虽然也有不少好酒依然在坚持酒质为主,把心思花在酿酒上,但无奈时代就是时代,空有酒香却无人品尝。
湖南白酒界的4朵金花,要不就是逐渐凋零,要不就是转型。
无独有偶,在面临这种时代浪潮下,不少地方酒都手足无措,逐渐地淡出大众的视野,甚至在酒乡贵州,这种事也很常见。比如君中元私藏酒这款酒,就是因为宣传不到位,也没有走出贵州当地。
恪守12987(坤沙)工艺的一款酱香型白酒,出酒经过春夏秋冬300多天的时间,9次蒸煮,8次发酵,之后为了保证口感还要再窖藏6年。
坚持以纯粮酿酒,高粱小麦掐头去尾,只留用优质部分。
以酒入心,把成本都用在了提升酒质上。不过在宣传方面也有所怠慢,所以这款酒的知名度并不高,包装也一般,其酿造人是茅台集团“荣誉厂长”李兴发的弟子曾传政(故)。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过年会备哪些年货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如果喜欢,记得关注、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