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陕西的印象是历史文化悠久,有羊肉小笼包、锅盔、凉皮肉包子等独特的美食,有华山、兵马俑、大雁塔、芙蓉园、华清池等人文自然景点。
其实陕西地域辽阔,特产丰富,包括著名的“陕西三宝”。它们是关中驴、秦川牛和西凤酒。
首先我们来看关中驴。
陕西咸阳流传着一个传统舞蹈节目《拉犟驴》。节目内容是老婆骑毛驴进城看《社火》时路上发生的各种幽默有趣的故事,在咸阳地区很受欢迎。
关中地区养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驴已经融入关中农民的生活。关中农民运粪、耕田、犁地、拉车、推碾子、磨面都需要驴。驴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交通工具。结婚时,新娘常常骑着毛驴,从娘家来到婆家。
当时关中农民家里有一头高大漂亮的毛驴,不亚于现代人拥有的奔驰宝马。
当然现在关中驴已经失去了农业生产资料和交通工具的功能,更多的时候是以一顿美餐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俗话说“天上有龙肉,地上有驴肉”,陕西省著名的地方小吃“汤中驴肉”,就是“汤中羊肉”的改良版。吃起来完全没有牛羊肉的特殊香味,只有驴肉的醇香。味道好极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秦川牛。
秦川牛是黄牛的一种,属于中国五大牛种之一。以体格高大、骨骼强壮、肌肉丰满、体格健壮、头方而闻名。
对古人来说,牛是极其重要的农业生产手段。秦川养牛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择良牛献主”的记载,关中地区把最好的牛献给君主。秦时,关中地区“择强者耕,余粮为食”。此时的秦川牛具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美食的功能。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一批苜蓿种子,在关中地区广泛种植,用来喂牛。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大大提高了秦川牛的品种品质。
在车耕方面,秦川牛吃苦耐劳,能胜任关中地区繁重的农活。在供肉方面,秦川牛的瘦肉率可达76.06%。肉质细嫩,柔软多汁,鲜红有大理石花纹。
在几千年的风雨中,秦川牛成了陕西人民最忠诚、最亲密的伙伴。如今,秦川牛是陕西人民力量、冷静、无私、诚实、忠诚、固执和毅力的象征。
最后是西凤酒。
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不太会喝酒,但西凤酒却经常出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在小说《秦腔》中写道:八百里秦川农民生活的“五行”包括秦腔、“西凤酒”、辣椒、大叶烟、羊肉泡馍。西凤酒不仅是秦川农民的生命元素,也是贾平凹文学作品的生命元素。
陕西书法家周世文透露,贾平凹的父亲去世后,他用西凤酒和眼泪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短文《祭父》。
陕西凤翔县,西凤酒是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品。与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泸州曲并称“中国四大名酒”。西凤酒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
唐朝时期,西凤酒以“甘泉美酒,口感清爽,香味醇厚”的美誉被列为宫廷贡品。杨贵妃喝的酒,可能是西凤酒。
1061年,宋代文学家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时,对西凤酒一见钟情,写下了一句绝美的句子,“花开得美,却不能醉,所以能看到南史的寒碧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