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类似的言论,说不要喝低度白酒,想喝高度白酒就喝高度白酒。再者,一分钱一分货,高度酒往往比低度酒贵。真的是这样吗?
无论是网络上的口碑,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类似的言论,说不要喝低度白酒,要喝高度白酒,因为低度白酒是高度白酒加水、香料、香精、添加剂调制而成,质量不如高度白酒。而且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酒精度越高,白酒中溶出的香、味物质就比低度白酒多,所以口感比低度白酒更复杂。此外,你得到你所付出的。高度酒往往比低度酒贵。
高度白酒真的比低度白酒好吗?低度白酒真的是用高度白酒加水稀释的吗?关于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期白酒专家邹博士继续为您解答。
01
白酒度数高低如何划分?
中国白酒经历了从高度到低度的发展。原来60%以上的白酒定性为高度白酒,60%以下的白酒为低度白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为了缓解当时的粮食短缺,满足人们对白酒的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在70年代中期提出积极发展40%以下的低度白酒。随着人们饮酒频率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低度白酒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从1987年开始定义为50度以上的高度酒,50度以下的低度酒,40度以内的低度酒。
可以说,不同时代对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定义是不同的,低度酒的出现是为了不断适应消费市场的技术调整。
02
低度酒是高度酒加水降度的吗?
成品低度白酒是通过降低高度酒的酒精含量(在酿造过程中称为“加糖浆”)而得到的,而不是人们常说的简单加水勾兑。
酒精和水占白酒的98%,其余2%的微量物质溶于酒精中,构成了白酒风味物质的来源。在这些微量成分中,有些成分(如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等。)对酒精含量的变化很敏感。白酒加水稀释后,酒精含量降低,原本可以溶解的成分开始沉淀,使原本透明的白酒浑浊失泽,影响白酒的美感。
为了除去这些沉淀物,通常使用吸附、冷冻和蒸馏来纯化它们。但这样一来,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白酒的调味物质)大部分被去除,其他难溶于水的高沸点物质也被同时去除,造成了白酒淡、回味短的问题。因此,经过过滤沉淀后,需要对品质高、特征明显的白酒进行精心调味,以保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品质。
目前所有酒厂的低度白酒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在低度白酒生产中,通过选择酒基、加水降度、处理混浊、调味、静置、贮存等一系列工艺,可生产出优质低度白酒。
03
高度酒与低度酒孰优孰劣呢?
由于降低酒精度的过程比较复杂,一些不知名的小酒企为了降低成本,在给低度酒“调味”时,会使用香精和香料。这样生产出来的低度酒自然不好。
但我们可以发现,第一,高品质的低度白酒比高度白酒还要复杂,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设备。二、优质低度白酒对基酒的选择高于高度白酒。
而且在专家云集、严格评判的国家级评酒会上,优质低度白酒的表现丝毫不比高度白酒差。从1979年第三届全国品酒会开始,名优白酒就以低度出现
但如果是同品牌、同系列、同批次的酒,高度酒比低度酒好,因为高度酒的风味物质和口感层次更丰富,在好酒的客观标准上也比低度酒好。
当然主观上,高度酒和低度酒谁更好,也和个人的口味偏好有关。
度数的高低不能作为酒质好坏的简单判定,因为低度酒是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技术水平共同决定的。在好酒的客观标准上,如果是同品牌、同系列、同批次的酒,高度的酒会比低度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