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尝了不少低端酒。说到这里,有些酒友会问:低端酒有什么好?我以前也是这个想法,所以很久没接触低端酒了。但其实从市场来看,低端酒的消费量最大,消费群体也最大。品尝这些葡萄酒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流动。但是在我真正品尝了低端酒之后,我发现品尝低端酒也很考验品酒师的技巧和水平。
相比高端酒,低端酒更能品味一个酒庄的节操。有些低端酒性价比很好,有些低端酒质量垃圾,喝不下去。一般来说,低端酒风味偏淡,大厂的低端酒总能纯正,但很多小厂的低端酒口感比较刺鼻,有的甚至感觉和酸酯不协调。
因此,对于低端葡萄酒的品鉴,一般都是从风味的协调性、口感的丰满性、酒体的连续性、特色的呈现等方面进行鉴别。至于低端酒的设计,现在大厂更注重作为食用酒精处理的二级酒,再用优质的固态酒调味,使酒体呈现出柔和清淡的固态酒口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厂都有从低端到高端的特色酒风格。对于这种酒体设计体系,保证了低、中、高档葡萄酒风格的一致性,也有利于消费者识别该品牌葡萄酒的风格特征。
随着酒圈的发展,大厂低端酒的设计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低端酒,表现出扎实的风味,但酒体闭合很快,头重脚轻的感觉严重;另一种是低端酒,风味较淡,酒体甜软,口感略连续,舒适易饮。这两种酒适合不同的消费者。一般来说,酒圈的消费者更喜欢浓香型的低端酒。毕竟这种酒风味突出。但大众消费者更喜欢具有甜味和柔和特性的低端葡萄酒。毕竟这些酒喝起来更舒服,更容易喝。
在现在的低端酒里,很多品牌都做了这种双线产品。比如古井贡酒1989、双沟大曲金奖、洋河大曲、沱牌六粮等都是注重固态酒风味呈现的低端酒,而古井贡酒原浆贡酒版、双沟瓷瓶大曲、沱牌T系列都是注重甜柔的低端酒。
相比之下,早期酒庄的低度葡萄酒设计与这两种思路不同。当时的酒厂喜欢把低档酒和二级酒、固液酒、液体酒混在一起。因为除杂不多,酒体有明显刺感,风味不协调。在目前的品牌低端酒里,这种不和谐感并不多见,但在小厂酒里比较常见。当然,在大厂,一些低端酒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酸酯不协调。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低端酒有太多类似食用酒精的酒,使得酒体检测的数据指标过低,所以酒厂人为添加有机酸酯来弥补其数据指标不足的弱点。但这样勾兑出来的酒,会有明显的酸酯不和谐,口感非常不好。但有趣的是,这种酒往往更胜一筹。其实在三五十块钱的低端酒里,有时候一级酒甚至比特级酒还要好。毕竟一级酒对酸酯指标要求不高,口感清淡,但酸酯之间的不和谐感并没有那么明显。
在我的评价打分中,酸酯不协调的葡萄酒得分很低。不管你是什么牌子,高级酒还是特级酒,如果不好喝,就是不好喝。把味道宣传的一清二楚也没用。其实从饮酒者的角度来说,我不建议喝这样的酒,因为没意思。
对于饮酒者来说,品鉴低端品牌酒,我个人建议大曲以30元带香、50元带香、100元酱香起步。很难找到低于这些价格的好酒。有些葡萄酒要么是酸酯不协调,要么是风味已经褪入水中,酒体不显框架。一般来说,这个价位以下的酒多是给喝的人喝的。对于酒友圈的酒友,我还是建议少喝酒,喝好酒。
其实在低档酒里,还有一个饮酒者非常关心的话题,就是低档酒的性价比。结合我目前品鉴的各种中低端酒,其性价比往往与其产能和品牌定位有关。方水晶品牌定位中高端,所以基本没有几十元价位的产品。其他品牌酒中,五粮液、舍得、洋河、双沟、宝丰的低端酒性价比较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汾酒、酱香型品牌的低端酒性价比较差。由此可见,低端酒在目前供不应求的酒庄往往并不好。关于这一点,汾酒低端白酒的品质变化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三四年前,汾酒的低端白酒性价比还不错。但这两年,随着汾酒的快速发展,其低端白酒质量严重下降,性价比不那么好。
说到这里,有些酒友就糊涂了,小厂低端接待不会有惊喜。毕竟小厂的高端酒赢不了大厂,低端酒总能做一点性价比。毕竟小厂品牌力弱,产品品牌溢价小。个人建议,如果不了解小厂的低端酒,就不要随意尝试。里面也会有很多坑。现在有些小厂因为经营问题根本不酿酒,有的甚至是空壳,酒厂资质不全。对于这些酒厂和团队生产的酒,质量很难保证,有时候他们的性价比会更差。
我曾经品尝过一个完全不知名的小厂的浓香型白酒。白酒50多元一斤,喝起来像是“三精一水”的勾兑。酒体完全没有固体白酒的感觉,风味淡而短,刺感严重,协调感差。其实我对想混淆小厂酒的酒友有个建议。你看中一个小品牌后,可以上网查一下它的资料,看看酒厂是怎么运作的。一般来说,不太好的酒庄不建议尝试。
他们的产品,他们的产品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曾经接触一家没落酒厂的酒,他们的品质极不稳定,有的产品甚至在一年之内都有两次降质。说到这里,曾有酒友想到这种没落酒厂中淘货捡漏,对于这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你要对这个酒厂非常了解,甚至你在这个酒厂里都有认识的熟人,只有这样你才有办法从中淘货捡漏。有些风雨飘摇的酒厂,酒质不稳,价格混乱。上市200块钱的酒卖着卖着卖到了100元,你买到手觉得捡到了漏,结果他又跌到了80元,接着你继续抄,结果他又降了质。对于这种情况的酒厂,你没有一点酒厂熟人你玩得清楚?
在小品牌酒当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原酒企酒值得我们关注,对于他们的酒,往往在他们的官方旗舰店有卖。想要解惑的酒友,可以看看他们旗舰店的产品布置。如果他们的产品不多,且每一个价位都有一个单品,高价产品挂价很高,那么这个原酒企的产品基本是走线下的,比方说宜宾永乐古窖酒,对于这类酒其实没有必要解惑,因为他们的商品在互联网上就是展示挂价用的,并没有想卖性价比给消费者。
如果其旗舰店产品很多,且基本是300元以内的产品,只有极个别超过这个价位,除此之外,他们的产品有一定的人群下单,整体评价不错,对于这种情况的酒可以买一些解惑。毕竟其是大型原酒企,有酿正儿八经的固态酒生产,然后其品牌力有限,不主攻线下,因此产品体系卖价便宜,在这里面选酒说不定可以找到性价比产品。当前今良造、古川、仙阁、金雁便是如此,个人觉得解惑这些酒总比解惑小品牌网红酒要好。
总的来说,对于低端酒,因为门槛低,消费群体广,因此各类酒厂都有这类产品投放。个人建议,原酒供应不足的大厂,不要选择其低端酒;不熟悉的小品牌不要选择其产品;没落的地方品牌,不要想着能从中捡漏;大型原酒企的酒,在你确定他是大型原酒企之后,看他们官方旗舰店的产品,如果产品多且定位大众,有一定的销售量,这类品牌的酒可以解惑。最后,对于我对低端酒的评鉴理解和选择思路,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