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酒。山西汾酒是中国传统名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故又称“杏花村酒”。
汾酒产于汾阳(古称汾州)汾酒,南北朝时称为“汾酒”,清代以汾酒闻名。汾酒厂由宝泉驿(后更名为益泉永)、崇盛永和德厚合并而成。它建于1951年,并逐年扩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白酒厂之一。
汾酒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从此闻名中外,成为名酒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它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杏花村地区一直盛产美酒。它的葡萄酒容器也有不同的形状。大多数酒瓶上都标有杏花村或酒厂的名字。民国时期,沈明馆的“汾酒”可能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最具历史意义的“汾酒”了。
民国时期沈明庭的《酒精中毒》
这一时期的主流酒瓶是带盖和扁瓶的啤酒瓶,由山西专卖公司生产,酒标上有巴拿马勋章图标。
20世纪50年代初,红星奖章杏花村汾酒
1954年,酒厂更名为山西省榆次区地方国营杏花村白酒厂,白酒出口。汾酒以长城牌出口,长城牌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销售。瓶型有白瓷瓶和玻璃瓶。
长城牌出口汾酒
1958年,酒厂成为山西省地方国营杏花村白酒厂,脖子上是专卖局专属的“五星”标志。这一时期出现了瓷瓶软木塞酒。
文革时期生产的酒的品牌名称是“四新”,意思是“树立四个新思想,打破四个旧思想”。
20世纪60年代的四兴汾酒
在1970年代,使用了1960年代一直使用的“顾靖馆”商标。这一时期,除了白瓷瓶,还有带盖的玻璃瓶。
70年代古井亭牌亚盖伯汾酒
80年代初,出现了艺术手法各异的白瓷汾酒和褐瓷瓶汾酒,采用塑料盖。玻璃瓶汾酒的瓶盖换成了短螺旋盖。
80年代端盖汾酒
1986年左右,玻璃瓶汾酒出现了长螺旋盖的厚瓶。这种长螺旋盖的厚瓶在1988年完全取代了以前的瓶型,成为玻璃瓶的主流瓶型。
80年代末90年代,长铁盖汾酒是醉了。
1992年,长旋盖出现喷码。目前汾酒的主流瓶型主要是青花瓷瓶和长盖玻璃瓶。
80年代末90年代,长铁盖汾酒是醉了。
简单可以概括为,汾酒的外观演变为注册商标由“申明亭”到“四新牌”再到“古井亭“,瓶盖由压盖到铝盖,出现金质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