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涨价的势头似乎一时半会儿挡不住了。
据新华网报道,国庆前夕,在京、沪、豫等市场,天妃茅台的零售价再次远高于1499元的建议价,最高市场价达到2400元。在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等电商平台上,天妃茅台缺货;在JD.COM的超市,一瓶天妃茅台的价格从2086元到2359元不等;茅台天猫旗舰店等平台上的飞天茅台一直处于下架状态。
为迎接中秋、国庆旺季,8月20日茅台集团半年营销会后,公司已出台以增加供应为核心的五大政策:中秋节前投放市场7000吨;经销商提前执行9月和10月计划(联合执行,一次性付款);8-12月,茅台陈年酒额度不占经销商合同计划;严查市场,打击炒货;2019年1-2月计划可在12月提前实施。
现在看来,这些曾经让物价下跌的措施依然无效。
自2016年白酒行业逐渐回暖以来,旺季价格暴涨、淡季市场一瓶难求的情况屡屡发生在天妃茅台身上。茅台集团曾多次尝试通过提前增加成交量、严惩违规操作的经销商、通过扁平化渠道鼓励销售来缓解市场压力,但收效甚微。
一方面,这来自于天妃茅台本身的属性。由于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复杂,贮存要求严格,茅台酒产量一直很少。2017年,茅台集团包括系列酒在内的整体产量只有6.38万吨,而以浓香型白酒为主的五粮液集团一年可以生产18万吨,几乎是茅台的3倍。由于产量不足,茅台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年份酒的定价规律,越老越值钱,也放大了茅台酒的投资属性,越贵越值钱。但一些经销商或黄牛趁机囤货,捂盘惜售,投机倒把,进一步阻碍了茅台酒作为普通商品的流通。
茅台传统上缺乏对分销系统的控制,这也是天妃茅台价格飙升的原因之一。除了少数专卖店和线上渠道可以由茅台直接管理外,市场上的茅台酒销售渠道,如烟草酒店、超市、贸易公司等,大部分都与茅台集团关系不密切。产品出厂后,大部分定价权掌握在这些分销网络手中。近年来,茅台大力推广网络渠道,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以期推动销售渠道更加扁平化。
茅台集团盲目提高产品价格,缺货也是有风险的。从2006年到2012年,茅台也经历了持续的涨价。2012年已经可以卖到2000多元了。但由于大量经销商高位接单,暗中囤货,导致渠道库存高企。此外,2013年出台了限制高端消费的中央八项规定。天妃茅台的价格泡沫终于破裂,茅台也恢复了元气。直到近几年才逐渐恢复。
如今,高端白酒在白酒市场发展迅猛。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酒企都推出了千元以上的高端产品。如果天妃茅台的价格继续飙升,脱离普通消费者的底线,销售机会很可能会流向这些知名度与茅台相差不远的白酒企业。
目前茅台的解决方案集中在旺季前夕增加酒量,以及经销商提前落实未来几个月酒指标的方式。去年双节前,茅台临时加了6200吨产品,春节前不少于7000吨。今年双节临时增加了7000吨产品。然而,未来几个月牺牲成交量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对天妃茅台价格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如何有效控制拳头产品的价格是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