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上半叶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约相当于明朝嘉靖年间(1521-1566)。欧洲大陆涌现出几位才华横溢的英国领主,其中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因其大胆的宗教改革而广为人知。然而,在这一时期,英国在政治和外交领域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真正主宰欧洲大陆命运的是所谓的两个大国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场斗争。为了夺取欧洲的霸权,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成了命中注定的敌人。
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
但丁有云:‘意大利是统治世界的权力中心。’因此,争夺意大利、控制地中海成为欧洲各国争霸时所追求的战略思想。年轻英俊的弗朗索瓦一世在515年继位后,为了夺回法国前国王路易十二世在战争中失去的米兰公国,再次进军意大利。同年,由弗朗索瓦一世率领的50,000名法国军队和由米兰公国统治者马克西米利安福尔扎公爵率领的25,000名瑞士长枪兵在米兰附近的马里尼亚诺进行了一场名为“巨人之战”的战斗。年仅21岁的弗朗索瓦一世满怀豪情,一马当先。然而,统治一时的瑞士步兵表现出超人的战斗素质,但法国骑兵更胜一筹。双方战斗异常激烈,一度陷入拉锯战。随着法国盟友威尼斯人的到来,弗朗索瓦一世最终击败了凶猛的瑞士雇佣军,如愿以偿地占领了米兰公国。获胜的弗朗索瓦一世把自己打扮成骑士,这位骑士国王在一战中一举成名。不久后,他以巨大的力量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将维罗纳的领土割让给威尼斯人,将乌尔比诺公国割让给教皇利奥十世(1513年至1521年在位),与瑞士人缔结永久和平条约,并在博洛尼亚与教皇签订宗教协定,使他成为意大利的统治者和欧洲的霸主。当时,查理五世还不为人知。
马里亚诺之战3361515
查理五世于1500年出生在比利时的根特。他的父亲是菲利普,一个漂亮的男人,是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的玛丽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胡安,斐迪南二世和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的疯女儿。英国历史学家赫伯乔治威尔斯说,查理五世是一个有着金黄色头发、不太聪明的外表、厚嘴唇和长下巴、平庸的能力和忧郁气质的人。只是到了后来,他才逐渐显示出治理国家的能力。查理五世于506年继承了荷兰。1516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去世,查理五世继承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意大利南部的撒丁岛和两个西西里王国,从而创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分支。当马克西米连一世于1519年去世时,查理五世继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分支。在接下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竞选中,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成为两个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为此前者花了40万埃居贿赂选举,自以为稳操胜券。结果帝国的选帝侯最终选择了查理五世,所以,一方面,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财团富格尔家族为查理五世提供资金支持是事实,但最重要的是当时弗朗索瓦一世风头正劲,引起了选帝侯们的恐惧。相比之下,他们不害怕查理五世,它有很大的领土,但它的各个部分并不连接在一起。
查理五世的当选让弗朗索瓦一世产生了危机感,于是他想拉拢英王亨利八世来制衡查理五世,1520年,双方在加莱附近召开了一次著名的会议,叫做金锻兵营会议。为了表示对亨利八世的尊重,弗朗索瓦一世做什么都很奢侈,不仅下令专门制作一顶盖着天鹅绒的帐篷,还举行宴会、舞会、竞赛等娱乐活动。虽然两个国王在这种气氛下谈了15天,但最后还是没有结果。据说亨利八世一向虚荣,弗朗索瓦一世用来招待他的奢华排场并没有赢得他的好感,反而让他觉得很丢脸。不久,查理五世也从西班牙到英国坎特伯雷进行国事访问。亨利八世隆重地接待了他,并一直为他送行,这标志着亨利八世选择了袖手旁观查理五世,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通过与查理五世结盟,他有望夺回英法百年战争中被英国夺走的几块领土,但如果他与弗朗索瓦一世结盟,他就没有理由向德国要求什么了。
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1509年至1547年在位)
考虑到无法成功拉拢亨利八世,处于被动地位的弗朗索瓦一世决定主动出击。1521年,他借西班牙城市公社起义之机出兵占领了纳巴尔,但随即被查理五世的军队夺回,随后双方的战火迅速蔓延,广泛蔓延到低地国家、比利牛斯山脉和意大利。由于弗朗索瓦一世派往米兰的总督以行刑方式残忍地处死了当地的大领主帕拉维兹尼,并将死者的财产分给自己的兄弟,被愤怒的意大利人赶出了米兰。当教皇利奥十世于1521年去世时,查理五世帮助他的家庭教师哈德良六世(1522年至1523年在位)成为教皇,他还去了英国敦促亨利八世和他自己进攻法国。不久后,他成功地将原本与法国结盟的威尼斯人拉拢到自己身边,并通过制造叛乱赶走了法国人,扶植了他在热那亚的傀儡,从而使弗朗索瓦一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1525年,弗朗索瓦一世在意大利的帕维亚与查理五世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虽然法国骑兵骁勇善战,但步兵中的雇佣兵并没有看到潜力。
妙临阵脱逃,以致法军的右翼和左翼相继溃败,弗朗索瓦一世本人也兵败被俘。最让弗朗索瓦一世无法容忍的是,俘虏他的居然是自己昔日的陆军统帅夏尔三世德波旁公爵的一个手下。这位波旁公爵曾经在1515年的马尼尼亚诺战役中居功至伟,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在日后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一切都缘于这位波旁公爵中年丧偶之后,弗朗索瓦一世的母亲路易丝德萨瓦想要嫁给他,但被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王太后决定让他倾家荡产。因此当他的妻子兼堂姊妹波旁女公爵苏珊(波旁公爵夏尔一世德波旁的孙女)在1521年去世之后,本应由他继承的领地却被王太后横插一杠,因为后者声称作为波旁公爵夏尔一世的外孙女她也有权继承这块领地,为此双方打了一场官司。迫于弗朗索瓦一世的压力,法官们宣布剥夺公爵对领地的所有权。全欧洲都认为这是一场极不公正的官司,恐怕也只有国王的母亲才能打赢了。于是这位曾经为法兰西王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公爵冲冠一怒直接投奔了查理五世,这种情况就和17世纪那位伟大的孔代亲王路易德波旁如出一辙。查理五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收容并且重用这些所谓的法奸,他慷慨地任命这位波旁公爵担任自己的陆军司令,并且在日后靠着他攻城略地,几乎灭了法国。当波旁公爵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弗朗索瓦一世被俘的当天来看他时,国王简直无地自容,以至于他在给母后的信中写道:"世间留给我的只有荣誉和得以幸存的生命。"1525年的帕维亚之战
为了给自己赎身,弗朗索瓦一世不得不在1526年的马德里条约上签字,其中规定把勃艮第公国割让给查理五世,撤出米兰,放弃那不勒斯,其丧权辱国程度就好比1360年法王约翰二世同英国签订的布列塔尼和约。不久之后,以两个儿子作为交换,弗朗索瓦一世获释回国,但他之后拒不履行条约,并通过臣民将之废除,因此受到了查理五世的连番指责。为了挽回颜面,弗朗索瓦一世主动提出要和查理五世进行私人决斗,很快查理五世就派人送来了应战书,但弗朗索瓦一世却临阵怯战,以至于他连那个骑士国王的称号也变得有名无实了。战败的弗朗索瓦一世虽然颜面尽失,似乎一时难以再和查理五世的哈布斯堡王朝争锋,但当时欧陆所奉行的均势思维要求的不是墙倒众人推,而是棒打出头鸟,于是原来与查理五世结盟的英国和意大利各邦纷纷都倒向了法国。
为了一雪前耻,弗朗索瓦一世在1526年5月与教皇克雷芒七世(1523-1534年在任)、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等缔结了科涅克联盟,并暗中联络以黑森伯爵菲利普一世和萨克森选帝侯约翰弗里德里希一世(1532-1547年在任)为首的德国新教诸侯组成的施马尔卡尔登联盟以及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6月双方之间的战争再度爆发,并且互有胜负。为了教训与法国结盟的教皇,1527年查理五世派人洗劫了罗马,并俘虏了教皇本人,不过他并没有打算长期占领这块地方,而是以为皇帝加冕和交付40万埃居为条件释放了教皇。1529年由于奥斯曼帝国入侵匈牙利,维也纳告急,查理五世遂与弗朗索瓦一世缔结了康布雷和约,其中规定弗朗索瓦一世交纳200万埃居,放弃米兰,查理五世则释放他的两个质子,并放弃对勃艮第的领土要求。1530年击退奥斯曼土耳其人进攻的查理五世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他在博洛尼亚被教皇克雷芒七世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久又豪气干云地在意大利的版图上指点江山,把米兰公国分给了弗朗切斯科二世斯福尔扎公爵,把托斯卡纳分给了亚历山大德美第奇。
1527年的罗马之劫
1535年米兰公爵斯福尔扎死后无嗣,弗朗索瓦一世提出让其次子来继承这一公国,但遭到了查理五世的拒绝,因为后者想将其留给他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菲利普二世。怒不可遏的弗朗索瓦一世遂在1536年再度出兵米兰,但在借道皮埃蒙特时遭到了萨伏伊公爵的拒绝,于是索性直接动武,并且很快就占领了皮埃蒙特的首府都灵,直逼米兰。在此情况下,刚刚攻占突尼斯的查理五世当即下令班师回援,并以围魏救赵之计分别从水路和陆路全面攻打法国本土。1536年他亲率大军5万进攻普罗旺斯,但被法国的蒙莫朗西元帅击退,遂转攻马赛,围困阿尔城,同时皇帝的另一支军队也狠狠地蹂躏了法国的香槟和皮卡底。反观弗朗索瓦一世,始终没有能够拿下米兰。
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臣们纷纷劝请停战,而且土耳其人的威胁日近,于是1538年双方在新任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任)的调停下签署了尼斯和约,其中规定双方休战十年,米兰仍归查理五世,萨伏伊则归法国,并成立反奥同盟。谈判期间,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都拒绝和对方坐在一起,双方互不见面,轮流拜见教皇,然后再由教皇向对方传达己意。有趣的是,回到西班牙的查理五世获悉老家根特发生了叛乱,正寻思着如何去惩处这些叛徒时,弗朗索瓦一世主动邀请查理五世取道法国,并在1540年专门派遣法国王储和奥尔良公爵去边境接驾,他本人也亲自迎接查理五世进入巴黎,此外还在皇帝所到之处举行盛大的欢迎宴,双方似乎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弗朗索瓦一世之所以如此费尽心机地讨好查理五世,主要是想通过谈判让他把米兰封给他,并且为此还拒绝了向他投诚的根特人,但最后他既没有得到米兰,也没有得到根特。
1540年弗朗索瓦一世陪同查理五世进入巴黎
由于无法通过谈判从查理五世手里得到米兰,所以弗朗索瓦一世再度决定与苏莱曼共图大计。1541年他派了两个密使前往君士坦丁堡,但在途中被查理五世指使的米兰总督德尔瓦斯托侯爵给暗杀掉了。尽管他随即派人去奥格斯堡当着众位王公大臣的面指责查理五世使用暗杀手段,无视公法与和约,但查理五世早就提前去了意大利。1542年弗朗索瓦一世向查理五世宣战,双方在皮埃蒙特、比利牛斯山和皮卡底都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与法国结盟的土耳其人及其扶植的海盗也开始不断地骚扰西班牙、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地。1543年法国安根伯爵率领的悬挂百合花旗帜的战船与土耳其海军司令巴勃鲁斯率领的悬挂新月旗帜的土耳其战舰合力攻打尼斯,这在虔敬宗教的16世纪是颇为罕见且壮观的一种场面。由于查理五世的海军将领安德烈多里亚率军来援,法奥联军被迫撤退。不过1544年安根伯爵在皮埃蒙特的切利索勒全面战胜了那个暗杀法国密使的米兰总督所率领的军队,从而洗刷了败军之将的耻辱。但这种胜利的喜悦是暂时的,因为查理五世已经率军逼近了巴黎北边的苏瓦松,其盟友亨利八世也率领着3万大军占领了布洛涅,双方计划合围巴黎。尽管这位英王曾经在沸沸扬扬的离婚案中休掉了查理五世的姑妈凯瑟琳,以至于颜面扫地的皇帝迫使教皇克雷芒七世对他施加绝罚,他们的仇恨是如此之深,但现在亨利八世对于弗朗索瓦一世插手他儿子爱德华与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婚姻非常不满,所以他决定报一箭之仇。在巴黎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弗朗索瓦一世不得不全线回防法国本土。
正在这时德国的新教联盟发动了叛乱,从而迫使查理五世在1544年与弗朗索瓦一世缔结了克雷比和约,依约双方结束战争,保持尼斯和约划定的边界,查理放弃对勃艮第的领土要求,弗朗索瓦一世则放弃对意大利各地和低地国家的主权要求,并支持查理五世对于土耳其和异教徒的战争。同时双方还制定了联姻计划,如果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查理公爵同皇帝的女儿玛利亚结婚,将来可继承尼德兰;如果同皇帝的侄女安娜结婚,则可继承米兰。但是天不假年,1545年查理公爵去世,两国的联姻计划随之告吹。1547年弗朗索瓦一世带着遗憾死于从新大陆传入欧洲的一种不治之症。于是查理五世与弗朗索瓦一世的恩怨也宣告终结,但是等待着查理五世的将是德国那些桀骜不驯的新教诸侯所组成的强大军事联盟,以及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们的法国新王亨利二世。1552年由于盟友萨克森选帝侯莫里茨的反戈一击,查理五世大败于新教势力联盟,从而宣告了他建立天主教大一统帝国梦想的破灭。想必弗朗索瓦一世泉下有知的话,也可以安息了。
萨克森选帝侯莫里茨(1547-1553年在位)
遥想年仅21岁的弗朗索瓦一世在1515年的马里尼亚诺战役中一战成名,并在各国之间划分势力范围,俨然成为欧陆霸主,但是从1519年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始,他就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宿敌查理五世,由此开始了一生的噩梦。弗朗索瓦一世毕生都在谋求获得先王在意大利战争中失去的米兰公国,再现昔日荣耀,但是查理五世偏偏不让他这么做,每次他用兵意大利时,查理五世就攻打法国本土,从而使他得在欧陆的霸权争夺中陷入了被动,以至于法国人即使取得了1544年切里索勒战役的胜利,也出现了一种胜而不利的局面,因为需要撤军回防法国本土。正如伏尔泰所说:"每次都是查理五世走运的时候他倒霉。"反观查理五世,尽管他在与弗朗索瓦一世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但最终同样没有获得欧洲大陆的霸权,因为他不仅要面对屡败屡战的法国,还要对付德国难缠的新教臣民,更要应付虎视眈眈的奥斯曼土耳其,而且亨利八世和教皇这种骑墙成性的盟友是指望不上的,因为他们所奉行的一直都是国家利益至上和均势思维的观念。
- 上一篇:汾酒生产厂家一览表,汾酒生产厂址
- 下一篇:汾酒出口红,汾酒出口红瓷哪年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