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参加了在成都三星堆举办的2021收藏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及三星堆公众考古之旅,然后一直在外面讲课和参观学习。我其实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写。这几天有空整理一下三星堆的文化和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由于考古法规和学科原因,很多内部资料和图片不方便私下透露。本文写作内容来源于公开会议资料和各博物馆宣传资料,特此说明。
1.三星堆的历史发掘背景。三星堆的发现始于上世纪初,1929年发现了一些窖藏。在三星堆遗址大规模发掘的同时,成都市十二桥遗址的发掘也于1985年开始。该遗址最低文化面貌与三星堆遗址最新遗存相同,为三星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存信教授
2001年2月,成都郊区发现金沙遗址。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研究蜀文化的起源、发展和衰落,特别是对解开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之谜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遗址、三星堆遗址和战国船形墓共同构成了古蜀文明发展演变的四个不同阶段。有发现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夏文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它再现了古蜀的辉煌,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揭示了三千多年的古文明。
二五代蜀王的传承四川盆地就像一只绿色的眼睛,镶嵌在中国的西南。有“五”的传说,这就是古蜀。近百年来,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址,像广汉的三星堆一样奇幻,像成都的金沙一样模糊。它们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古蜀国不仅存在,而且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随着三星堆知名度的上升,五代蜀王能否对应这些珍贵遗址?这一次,我们不妨从考古中做一个神话和猜想,跟随五代蜀国的君王,看看古蜀文明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根据目前已有的史料,我们基本还原了一个古蜀文明的发展和延续,记载如下:
1.蚕丛王朝——蚕丛营盘山文化;距今约6000-5500年;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2.关白王朝——关白宝墩文化;距今约4500-37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3.鱼凫王朝的三星文化:大约在3700-3000年前;相当于夏商代。
4.杜宇王朝——杜宇二桥文化;距今约3200-2600年;相当于商周时期。
5.开明王朝——敖陵晚期的巴蜀文化:约公元前2600-316年;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
从考古资料可以发现,最后一个敖陵开悟王朝经历了十二次。战国时期,蜀与秦为邻,逐渐强大的秦国将蜀视为东扩的战略要地。按照“得蜀则得楚,亡则天下定”的策略,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出兵经金牛路攻蜀,蜀地归秦。秦和巴蜀不仅支持了他们统一六国的战争,也为广大的西南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条件。
至此,古蜀国灭亡,残存部落南下,创造了昙花一现的骆越文化,并在越南后逐渐消亡。
三。考古发掘带来的惊喜。我参加过中国的很多考古遗址。应该客观承认,目前三星堆考古遗址的发掘,无论从设备、环境、技术、科技手段来说,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0
考古工作室等。内置各种仪器设备。这种推进保护环节、撰写考古发掘研究的理念和实践,形成了完整的发掘保护工作体系。
中国几所著名大学的考古学家正在现场测绘。联合国内考古和文物保护重点机构或学科优势机构三星堆,联合开展考古发掘联合研究、出土文物多学科研究、文物保护修复,致力于建立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的深度融合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藏的三星堆文化玉器,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图片7.jpg">四、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模式逐渐成这次我们大家都从电视转播中看到了青铜器的出土过程,也证明了铜尊是三星堆文明与夏商周三代文明共有的礼仪重器。
尊,《说文解字》说“酒器也,从西,井以奉之。”像双手奉持酒器之形。我国最早的铜尊发现于郑州商城的二里岗上层文化,属于商代前期。三星堆这次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大量的青铜礼器和铜人,反映出生动的祭祀场景和画面,与三星堆一样,郑州商城有一件铜尊也出土于祭祀坑内,反映了商代文明与三星堆文明一样,都有以铜尊作为礼器或祭器的传统。而二者的铜尊在形制、纹饰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甚至都兼具圆尊、方尊两种形制。郑州商城铜尊在年代上属于商代前期,比相当于商代晚期的三星堆铜尊要早一个阶段。
五、文化交流与联系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个发现较早,并有重要意义的著名遗址,尤其是近年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中,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收获。城墙、大型房屋建筑、埋藏有大量金、玉、铜器等珍贵文物的“祭祀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考古发现。在最新发掘的三星堆遗址,包括在以前的早期遗址挖掘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三星堆遗址为基础,并结合其他遗址的发掘资料,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成都平原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学术界据以提出了“三星堆文化”之命名,也是为早期蜀文化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数据分析,三星堆遗址可以分为四期文化遗存。
第一期,属龙山时代晚期遗存,多泥质灰陶,器类较少,C14测定年代为距今4500+150年(经树轮校正) ;
第二期,C14测定年代为距今3765士80年,时代约在夏、商之际;
第三期,与第二期的文化面貌相似,是三星堆文化的繁盛期,约属商代中期及其前后,一号祭祀坑约属本期后段;
第四期,C14测定年代为距今3005士105年(经树轮校正王),相当于商代晚期,其下限或可晚至周初,二二号祭祀坑约属本期前段。
三星堆二、三、四期文化遗存,即所谓“早期蜀文化”。“早期蜀文化”的中心是在成都平原,而其影响所及,东出三峡抵宜昌地区,西达大渡河汉源、石棉,北跨嘉陵江到汉中地区。
二里头文化是中原地区的一支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它也分为四期。根据系列C14测定年代数据, 一里头文化. 至四期的年代范国大致是公元前1900--1500年间,即平均每期的延续时间大约为百年左右。从目前的材料来看,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地域,是以豫西为中心,北到晋西南、冀南,东达豫东,西、南则基本上接近陕、鄂边界。
可见,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曾经同时并存了约四百年之久,虽然其文化中心在川西的成都平原, 在中原的伊洛平原,相去近千公里,然而一者的边缘文化区之间却相去不远,这就为二者之间发生联系提供了时空前提条件。
六、三星堆玉石用料情况调查为了确定三星堆玉料的来源与国内其他文化遗址使用的玉料情况,经过详细的考察和对比,认为还是属地的原则,基本都是来源于成都周围的玉石材料。
1、2001年6月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合作在新疆和田、且末等地进行了“玉石之路”调查。
2、2002年11月,与成都理工大学联合在四川龙溪、彭州红岩、马松林矿区等地进行了岩矿来源的调查工作。
3、 2004年5月与有关专家一起到辽宁岫岩玉矿调查。
4、2005年在成都彭州对蛇纹石矿进行了调查。
5、2017年在甘肃马衔山、武功进行了调查;
6、2018年在汶川马灯乡进行调查。
2019年4月在陕西汉中米仓山进行调查。
考察古蜀王国两个中心遗址目前玉器的出土情况,三星堆玉器主要出土于两个祭祀坑内,金沙玉器基本出于祭祀活动场所里,这些玉器又都与其他高等级的祭祀物品一起埋藏,制作精美,器上基本少见使用痕迹,大多数的玉器都不是实用之物品,这就明显地显露出其作为祭祀礼仪用器之特性。可以确认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玉器主要是与古蜀王国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性用器。
七、考古工作的成效和意义新时期的考古工作,需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仲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