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然而,在使用塑料时,人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塑料制品到底安全不安全?今天,我们将谈论塑料的安全性。
在分析塑料的安全性之前,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身边的塑料。如果你把平时用的各种塑料容器翻过来,你会发现大部分底部或者靠近底部的一面都有以下图标。
这些图标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是国际上对塑料的一个大致分类。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材料的塑料。中间的图1-7是不同类别的标签。
No.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矿泉水,还有果汁和碳酸饮料的塑料瓶都是用它做的;
2号高密度聚乙烯(HDPE):用于普通瓶装水;
3号聚氯乙烯(PVC):一般塑料管用的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LDPE)4号:
5号聚丙烯(PP):这是最耐热的材料,常用于微波炉加热的塑料家电;
6号聚苯乙烯(PS):现在用在很多奶茶的杯盖上;
数字7常指聚碳酸酯(PC)等几种塑料:大部分婴儿奶瓶都是用PC做原料。
了解了它们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是否安全。
事实上,正规生产的塑料餐具都有严格的卫生质量标准。只要在正规超市和市场购买的合格塑料餐具,就可以放心使用,不会致癌。
塑料盆、塑料杯能装热水吗?
盛满水的塑料盆用于洗漱和洗澡,不会通过皮肤接触影响人体;不会吃到肚子里,不用担心对人体有伤害。
不同的塑料有不同的耐热性。比如5号塑料耐热性高,可以加热,比如微波加热,或者用来装热水。不用太担心。
暴晒后的瓶装水还能喝吗?
我们通常喝瓶装水、果汁、可乐等。这些瓶子是由1号塑料PET制成的。这种塑料一般耐热,用开水烫一下会变形。但是暴晒的温度很高,网上说“车里的矿泉水暴晒后会释放出致癌物”,因为塑料瓶遇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致癌物,导致癌症。
由于生产工艺的问题,PET瓶含有微量重金属锑。锑是一种用于制造PET的重金属。PET瓶中含有的锑在水储存过程中会迁移到水中。然而,研究表明,PET瓶装饮料的锑含量非常低(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指南),不会造成健康风险。还有人认为,PET长期高温使用会释放出增塑剂DEHP和双酚a,其实PET的制造并不需要增塑剂和双酚a。因此,相关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一般来说,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标准PET瓶产品,即使在夏季高温的车内,也不会发生分解反应,可溶物的量很少。你不必担心瓶子受热时会释放出塑化剂、双酚a或其他有毒物质。
但是PET的耐热性较差。当温度达到70时,它会变形,释放出一些添加的物质。因此,热水不能回收,使用后应丢弃。
空饮料瓶能用来装油、醋吗?
饮水后的饮料瓶、矿泉水瓶用的塑料大多是1号塑料PET。这种塑料里会有一些脂溶性小分子。如果用来装植物油,确实会有一些物质渗入植物油中。而正规的塑料制品可能溶出的物质很少,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它可以用来装油。而且喝醋喝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PET因为耐热性差,不适合回收热水,用完后最好扔掉。
用塑料袋装食物,会慢性中毒吗?
不一定。
国家对食品包装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要求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才能用来装食品。只要是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塑料袋,装食物就不会有安全问题。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节约成本或者不特别注意,会用非食品级的塑料袋装食物。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会有更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建议大家尽量用食品级塑料袋装食物。
不过,慢性中毒也不用太担心。其实会不会中毒取决于塑料。
料袋中有害物质的溶出量以及你的食用量,正常饮食的话,一般不会有太多有害物质,偶尔使用也不用太担心。一次性打包盒不能进冰箱?
有说法称,一次性打包盒放进冰箱里会溶出塑化剂,再加上剩饭菜的亚硝酸盐,会使人致癌。一次性餐盒到底能不能放进冰箱?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打包盒主要用到其中 3 种材料,分别是 1 号、5 号和 6 号。这三种塑料在生产过程中都不需要使用塑化剂,它们并不会有塑化剂的危险存在。
至于纸质材料的打包盒,它的表面也有一层塑料膜,叫做「聚乙烯涂层」(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4 号材料 PE),聚乙烯涂层的最大优点是能自如应付冷饮和热饮,它能够耐受 90 度左右的高温,还能很好地隔水,因此用来打包食物也是非常安全的,也并不存在塑化剂的问题。
所以,打包盒放冰箱冷藏并不会释放塑化剂,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塑料玩具味道越大,对身体伤害越大吗?
国家对塑料玩具也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认为,只要是正规的玩具产品,都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但是,一些小企业生产的塑料玩具可能不符合标准,的确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有些塑料玩具还有很大的“塑料”味道,其实是塑料中的物质在缓慢释放,的确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的大品牌塑料玩具,安全保障也更好;如果有明显的难闻气味,就不要买了。
不过,即使是不合格的塑料玩具、或者有一些味道,也不一定会造成健康损害。毕竟是否会造成伤害还是要看剂量有多大。如果只是偶尔使用,倒也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