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多月,汾酒“三年大考”交卷的时间也快到了。三年来,汾酒取得了哪些成绩?你按时完成目标任务了吗?集团整体上市进度如何?汾酒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等很多问题也将迎来最后的考验。
2019年11月23日,汾酒复兴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汾酒集团邀请了政策研究、国企改革、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等领域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对《汾酒复兴战略研究报告(讨论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为汾酒抓住重大机遇、推进重大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提出了宝贵意见。紧接着,11月25日晚间,山西汾酒连续发布19则公告,拟收购汾酒集团及旗下部分白酒公司的股权、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为集团整体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此时召开白酒复兴战略研讨会,发布相关收购公告,也算是对白酒“三年考”成绩的一次系统自查,才会上交。记得三年前,为了响应山西国企改革的号召,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与山西国资委签订了3336.01万-30000万人民币。责任书规定,2017年、2018年、2019年,汾酒集团白酒收入增长30%、30%、20%,利润增长25%、25%、25%。其中,2019年,汾酒集团白酒收入将达到103.74亿元,白酒利润总额将达到16.38亿元。除此之外,还将实现不低于行业第七、完成汾酒集团整体上市、国有资本保值增值107.6%等目标。而且,根据责任书的要求,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其董事长李秋喜将辞职。此事经媒体披露后,俗称“酒瘾军令状”。
自从“军令状”出来后,这三年来外界对汾酒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关于汾酒的季报、年报等相关数据,一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不,10月25日,山西汾酒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1.27亿元,同比增长25.72%;实现净利润16.96亿元,同比增长33.36%。其中,净利润指标实现了《20172019年三年任期经营业绩目标考核责任书》提出的“到2019年底,集团酒精饮料利润总额达到16.38亿元”的目标,与“酒精饮料收入达到103.74亿元”的目标非常接近。此外,关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任务,汾酒集团2017年末提前超额完成108.97%;“不低于行业第七”的目标任务,汾酒集团也凭借2018年的“行业第六”提前实现。
三年来,汾酒在外界的强烈关注下,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过去的三年里,对内:汾酒在巨大的营销目标和任务的压力下,在董事长李秋喜锐意改革的精神带领下,实施了多项内部改革措施。首先是分解目标,层层传导经营业绩考核压力,与白酒经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同时一口气把机构设置、人员调配、考核激励、投资决策等12项权利交给了市场部。在授权的同时,还明确了奖惩措施和负面清单,并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和激励措施。于是我们看到,2017年6月8日,酒类销售公司宣布集体解除经理、部门负责人等副科级领导干部职务,采用内阁任命的用人机制。我们还看到,2018年2月27日,汾酒集团给2017年2月28日签约的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奖励共计4200万元,t
img.php?k=汾酒第四届酒博会,汾酒第四届酒博会纪念酒9.jpg">2019汾酒封藏大典
对外:汾酒不仅连续三年举办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使之成为了与“贵阳酒博会”、“上海酒博会”并肩的中国三大酒博会之一;而且还承办了2019(汾阳杏花村)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赛,为加快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步伐增添强劲动力。与此同时,自2016年以来,汾酒连续举办了四届封藏大典,以头锅原浆为焦点的原酒竞拍成为最大热点,吸睛无数;还有2018年以来,汾酒集团以“行走的汾酒”为口号,掀起了汾酒在全国重点城市的文化与技艺的大巡展,为汾酒的文化输出与品质保障做足了功课。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汾酒也是接连放大招,奏响“美国三部曲”(哈佛中国论坛、中美企业峰会、巴菲特股东大会)、唱响“欧洲好声音”(参加波兹南国际食品展)、亮相“中俄品质对话”,出席“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众多的对外举措都极大助益汾酒“三年大考”目标销售任务的提前完成。
汾酒是一家敢于负重前行的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具有社会担当的企业。针对国企改革,汾酒勇挑重担成为了山西国企改革的试点单位,试点就意味着要革故鼎新,就意味着要改弦更张,就意味着要创新求变。随着《汾酒复兴战略研究报告》的出台,“汾酒未来走向哪里?怎么走?”的问题或将有一个完满的答案。改革壮企业,创新赢未来,三年期满后,汾酒“后百亿时代”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