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秋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14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人员状态良好,发射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经过六次独立变轨,成功停靠天河核心舱径向口。航天员、刘洋和蔡依次进入天河核心舱。
这次太空之旅意义重大。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立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进行空间站平台维护和照料、机械手操作、舱外活动、出舱转运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神舟14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表明中国人的飞天梦已经到达了更远的地方。
建设中国空间站是几代宇航员的梦想,也是千千数百万中国人的梦想。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田文实验舱、蒙恬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先后与天河核心舱对接,形成三舱敏郎悲歌组合体,全面完成空间站在轨建设。其中,天河核心舱将作为控制中心,田文和蒙恬实验舱将作为主要实验平台,它们将组成国家空间实验室。国家空间实验室可以支持单学科或多学科空间科学实验的发展,有望有效推动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多个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在轨期间,乘员将面临多构型、新状态、任务密集等挑战,对乘员执行任务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太空探索是勇者的事业,但中国航天人从不畏惧挑战,越是困难越是勇往直前。
一次次为梦想飞翔,一次次把梦想变成现实。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是中国第九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成为第一位进入浩瀚太空的中国游客。在那之后,中国宇航员八次进入太空。截至目前,已有14人和23人访问了该空间。第一次往返天地飞行,第一次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任务,第一次出舱,第一次完成手控交会对接,第一次在太空授课,第二批航天员第一次组成科考队.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第一次”,见证了中国梦想驱动的航天永不停息的步伐。一次又一次,航天员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勇气,一步一步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使命。随着一次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越走越远,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对航天梦的不懈追求。从“嫦娥”到“xi河”,从“上天”到“悟空”,再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洞见”,科技创新见证了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阔步迈进,谱写了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新篇章。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果是国家科技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不断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不断提高。航天梦引领中国航天人努力奔跑,勇敢梦想。对于无尽的宇宙探索来说,空间站的建成并不是终点,而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起点。中国航天员将继续探索,开启更多星空的奥秘。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梦想之路永不止步。为新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