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葡萄酒爱好者。我喜欢喝酒,而不是喝酒。
没有三杯引道,一桶自然自在。
只有半开的花和微醺的酒的状态。
说起白酒,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记忆。
想想这些年你喝过的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名字。
只记得喝过一次,喝了什么没有印象。
很多人的第一口白酒,大多是长辈用筷子蘸的那一滴。
儿时记忆
你还记得你正式喝的第一瓶白酒吗?
我说的正式,是指我在酒桌上喝的那瓶。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抚平了我大脑深处尘封了很久的记忆。
第一次正式喝酒是1992年,小学三年级。
农村最好的朋友是结拜兄弟。我们很重视父母成为拜把子,兄弟是去除血缘关系后最亲的人。
一旦结拜,大事小情甚至双方的婚丧嫁娶都帮不上忙。
父母小时候不允许喝白酒,但结拜兄弟是个例外。先按年龄排序,然后上香,磕头,骂人。
简单的仪式过后,摆了一桌酒菜,当时的酒桌上,放着一箱衡水老白干。我记得它是因为一对瓷罐中有一个是空的。我专程去了趟供销社。
八个朋友喝了八两杯酒,酒的味道早就忘记了。只有一种感觉:辣。
少年时代
初中全日制私立寄宿学校,正是叛逆期,喝酒纯粹是为了刺激。
记得有一个周末我没有回家,和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去了一家小饭馆,要了一瓶白杨。
我记得是因为肉疼,花了半个月的零花钱15块钱。
酒还是那么辣,我们俩都皱眉。
含着眼泪喝自己的酒。
青葱岁月
初中毕业,去保定读中专。
像一只出笼的鸟,自由自在。吃喝玩乐完了,顺便看看书。年少轻狂,挥霍了青春。
毕业多年后,同学们经常谈起:“你还记得在小军营的日子里陪伴我们的小绵竹吗?那个味道再也找不到了……”。
是的,其实我们找不到的不仅仅是酒,还有我们的青春。
入口没那么刺激的38度半斤小绵竹,绵软带点甜,是我们在学校经常喝的小酒。
可惜这种酒已经停产很久了,前两年在一个食堂只见过几瓶。
那一刻,我突然穿梭于岁月,仿佛又看到了久违的伙伴。摸了摸半秃的发际线,只留下一声叹息!
把酒带回家,迫不及待地喝。酒还是一样的酒,味道还是一样的。
喝着喝着,泪流满面,不仅仅是为了那些青葱岁月,更是为了我在这里的青春不在.
初入社会
小时候总盼着长大,上学时总盼着毕业。
长期的煎熬,回忆只是弹指一挥间。
跌跌撞撞走进社会,我们很快就知道,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刚开始,同学们都是租房子住,离得很近,所以工作不开心的时候经常会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吃饭睡觉,明天又是一个贫穷又快乐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也是短暂的,很快大家就要分开了。
我在保定没搬过任何地方。两个同学很要好,经常一起吃饭。那时候喝酒很少看酒精度。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数都是38%或45%的低度香气。
经常喝的有:保定特曲、半城烧锅、清代贝勒宴、铁帽子王。你喝不好。两瓶白酒每次三个人平分,然后每人三瓶啤酒。
聚在一起就是放松和吹牛。喝回出租屋,睡个好觉,工作生活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葡萄酒无疑是最好的调节方式。
婚宴
时光荏苒,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同学聚会的机会越来越少。
转眼间,同学和同事已经达到
几个同事结婚,刘玲喝醉了,囤积了十年。
这款酒刚开始感觉很软很甜,像美少女的爱情。半斤以后,我就头晕目眩,头晕恶心,像被魔鬼吻了一样。
我喝了这么多年的酒,从来没有像刘玲那样醉得晕头转向。
所以酒太低了。
端,后来喝过一种高端货,结果一个样。从那以后只要刘伶醉,再也没有尝试的勇气......
结婚前,自己偶尔也喝一点。一碟花生米配二两红星特制二锅头,再舒服不过。
我结婚时,本来也想用刘伶醉,但身边的同事都反映刘伶醉喝完不舒服。
我左思右想干脆用二锅头,至少喝完头不痛。红星专卖店看了又看,最终选的古钟珍品二锅头。
结婚那天下了雪,天很冷。具体喝了多少不知道,大概得有两瓶多。
酒店打车到楼下,打开车门就趴在雪地里。感觉凉丝丝,非常舒服。老婆和老妈又拉又拽,好不容易把我弄回家。
换了一身衣服,抱着马桶就开吐。脑袋比较清醒,胃翻腾的厉害。
吐了喝水,喝了再吐。后来干脆搬个小凳,抱着马桶谈心。
从下午三四点,一直折腾到凌晨两点多,胆汁都吐了出来。
从那以后,好几年闻不得二锅头的味道,再也不敢傻喝......
酒的魔力
有次在超市闲逛,看到高度白酒除了二锅头还有衡水老白干,于是买了一小瓶。
喝惯二锅头,乍一喝老白干怎么也喝不习惯,总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凑合着把一小瓶喝完,心里嘀咕:“为什么二锅头和老白干味道差距这么大?”
仔细看了看,发现白酒是分香型的。百度了一下白酒的香型,结果掉坑里,至今没出来。
从那以后知道了烧酒和淘酒,日以继夜的翻看白酒知识。
2013年又进了酒朋网,酱香白酒吧,开始了买买买。
酒,是有魔力的,它始终在脑海里不停的召唤,价格一旦触动那根神经,不由自主就下单。
买酒很容易成瘾:买之前兴奋,下单时激动,付款后空虚。
到货后欣喜,拿回家挨批。保证不再下单,接下来继续疯买。
周而复始,乐此不彼……
我眼里的白酒十二香型
买了很多,也尝了很多,下面说说我对白酒的粗浅认知:
无论全国知名品牌,还是区域强势品牌,都有它独特的风格韵味。
每个品牌的主推都很不错,比如: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梦之蓝,水井坊。缺点就一个字:贵!
做为一个经常拖平均工资后腿的人,喝酒也要斟酌一番。
下面是我觉得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几个酒品:
01、酱香型白酒
红花郎十五年:郎酒出品,价格稍高。酒体相对比较均衡,郎系的酸控制也不错。
汉酱:茅台股份出品,除了51度是硬伤,其它没毛病。
珍品茅台王子酒:茅台股份出品,既有茅系典型的风格特点,也减弱了普王的苦涩感。
金质习酒:茅台集团习酒出品,淡雅型酱香,口感较柔。
珍品珍酒:珍酒出品,14年之前是非常不错,后来降质很多。
02、浓香型白酒
水晶剑南春:剑南春出品,甘洌的酒,典型川味。中国白酒价值典范,这些年价格涨的最少的名酒。
舍得普舍:沱牌的精华,优雅的果香。醇厚绵柔,清冽甘爽,余味净长。智慧舍得的出现,让普舍退出了主打地位,裸瓶性价比很好。
泸州老窖特曲:泸州老窖出品,浓香的经典之作,虽然国窖和窖龄系列一直在抽血,但特曲基本还能喝出泸州老窖的特点。
五粮春、专卖店1995:五粮液出品,五粮浓香的协调醇厚,这两款酒都有所体现。不同之处就是1995酒体有点发闷,不如五粮春净爽。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8年:古井贡酒的献礼和5年越做越差,8年稍好。但想喝到酒中幽兰的甘美醇和,至少要16年了。
天之蓝:洋河的性价比让人很纠结,天之蓝有好价还是值得尝试一下,梦之蓝系列酒好,就是价格有点飘,海之蓝又差点意思。
03、清香型白酒
老白汾十年陈酿:汾酒的入门之选,入口绵,落口甜。就是上头快,不过醒酒也快。
青花汾酒二十年:对于清香爱好者,除了贵了点,别的没毛病。
宝丰国色清香陈坛:和老白汾十年陈酿比起来稍差,京东促销时性价比超高。
04、兼香型白酒
平坝酒酒: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有特点的兼香酒,药浓酱一口三香。经典一号,金壶一号,平安一号都不错。酒不错,定价有点坑。平坝还活在茅台以下,就喝平坝的梦里。
白云边十五年陈酿:度数低了些,口感,后味都不错,我的日常口粮。
05、其它几种香型
老白干香型:衡水老白干古法年份原浆十年67度,这酒度数虽高,入口没有那么烈。闻香清雅,入口甘洌,后味悠长,一浪叠一浪。衡水老白干的“醇香清雅、甘洌丰柔”显露无遗。
董香型:国密董酒,董酒如榴莲香气一样,浓郁到了臭的地步。百余种中药入曲,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微微的、淡雅舒适的百草香和爽口的微酸,酒体丰满协调。简单说就是:“酸酸甜甜好味道”。
凤香型:凤香型最混乱,西秦酒厂倒闭,太白酒半死不活,西凤酒厂在不停放飞自我。西凤是唯一酒厂被经销商按地上摩擦的中国名酒。凤香经典二十年,十五年陈酿,华山论剑二十年。以上三个随便瞎挑一个就行。
馥郁香的酒鬼黄坛、红坛、紫坛、内参
芝麻香的景芝吉品、尚品、妙品。喜欢的话再尝尝梅兰春。
特香的四特弘韵,雅韵,国韵。
豉香型的哈刺味实在喝不下。
米香型的桂林三花酒没有喝过。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酒是一种药:可穿肠,也可疗伤。可助欣喜,也增惆怅。
有人喝起来酸甜苦辣咸,也有人喝到绵醇厚雅香。
同样的酒,不同的人喝起来,有不同的感受。
同样的酒,相同的人,不同的状态,喝起来感受也不一样。
喝了这些年,还是爱汾酒、董酒、衡水老白干。
美酒千千万,适口为珍。
你都喝过哪些?你最爱哪些?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