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能不能成为优秀的公司,主要取决于两点:
1.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如果选择了夕阳方向,会事半功倍甚至白搭,比如开公司或者找工作);
2.管理是否优秀(再好的行业,如果是不称职的企业家或者二代家臣,给他们机会也是浪费。人永远是所有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中高端白酒是过去千年乃至未来百年绝对好的行业方向。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这个优秀的行业里,我们看到了茅台曾经深陷泥潭而后崛起,也看到了汾酒曾经辉煌而后衰落。公司各个阶段管理层的能力水平决定了他们过去的发展差异。茅台之所以走出泥潭,成为90年代高端白酒的龙头,前两个实干家吉鹤源的管理功不可没。比如海天,酱油等竞争激烈的低门槛行业成为绝对垄断者,涪陵榨菜,市场份额30%的龙头榨菜,更不用说福耀玻璃管理,现在是一个没落的行业(即使行业没落,但仍然获得整个汽车玻璃行业80%以上的净利润)。诸如此类,同一个赛道,好公司和坏公司的管理差距导致完全不同的发展结果的例子数不胜数。
一个公司管理层的变化,也代表了一个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目前茅台管理层变动下,公司未来会变好还是变坏?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茅台未来十年的成长空间:
1.基酒产能:根据李保芳的说法,如果基酒的产能在过去五年增加,那么五年后就会增加,十年后产能肯定会达到天花板。这种增长正在赢得数字。未来的贡献会很大。
2.涨价:茅台目前市场价2400元。如果未来五年市场价格上涨25%,每瓶将接近3000元,这很可能是茅台零售价的涨价上限。如果价格再涨,很可能会变成供过于求(不要以为上亿瓶茅台会因为滞销导致经销商库存高企的情况不会发生)。到时候市场价格可能会和零售指导价倒挂。目前茅台出厂价不到千元。如果未来零售价3000元给渠道留30%的利润,未来出厂价2000元左右。如果保持5%的年复合价格涨幅,在极限情况下可以提价10年左右,以后不会再提价。这一块的增长也在赢得数字。未来贡献不小。
3.提高直销比例:新增产能全部给直销。五年后,直销/渠道基本会是55%。如果把原来的渠道额度不断降低,比如每年降低10%,以后直销占80%就没问题了。直销的利润是渠道业务的两倍。也就是说,仅通过增加直销比例,我们完全可以在未来5-10年再造两个茅台。这也是中奖号码。这一块对未来十年的贡献最大!大到让你怀疑人生!是一对王炸!
4.增加其他系列酒的销量:成立一两个独立子品牌,吃五粮液或者洋河股份。这一块最难,考验管理能力。暗卡。
那我们来看看新管理层的表现:前2名品牌傻逼可以玩,但暂时按下按钮。第四张难度卡没有动作。目前看来,李的能力是发挥不出来了。最新的趋势似乎是先废除第四张卡的一半。
大家都看到了第三张牌,公然违背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时的承诺,把决定茅台未来20年发展速度的蛋糕分给了上市公司以外的大股东!王感觉到了,扔掉了!你敢相信吗?
它可以阉割整个上市公司未来最重要的发展空间,这样的管理必将被载入Maot的史册
根据今年的预期业绩和历史PE,茅台目前的价格确实已经跌到了可以买入长期持有的估值区域。
但是这样的管理还能让大家安心长期持有这家公司吗?如果上市公司享受100%的收益,集团享受60%的收益,大家都高兴。不会吧,一定要让上市公司拿0%,集团拿100%?上市公司这样的管理不仅违反了证券法,更是渎职、盗抢!如果在证监会问询函之后,管理层仍然不取缔这家违反茅台上市承诺文件的外部关联营销公司,不能给出一个让广大投资者满意的方案和交代,相信很多人会把茅台从股票池中删除。你不是白酒行业唯一一个保持今年复合增长率的茅台。比你多的不多,比你少的也不多。谁能确定茅台会不会步汾酒和泸州老窖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