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存葡萄始于2008年秋季。那时候他叫小王,是镇上的一个农资零售商,经常帮着商贩收购葡萄。他关系很好,所以被认为是半个圈内人。小王背着老婆,拿了5万块钱,和一个冷库老板合伙收老李的葡萄。春节前后,他拿回了58000元,藏了8000私房钱。
2009年,小王又投了5万,行情一般。年底,他只数回了4万多,又把私款8000放了回去。
2010年,买家特别多,秋果价格全面上涨。小王想自己动手,从两个农民那里收葡萄。元旦前后,一家的茎开始腐烂,另一家的茎干枯。出仓库时,小王联系了自己帮助过的商贩,说好话,听好话。看完货,真正帮忙的人都摇头,托关系想办法,投资10万卖了3万多,更烂。
后来小王知道了茎干烂的原因,后悔没有掉下来。
2011年,小王没钱收葡萄,但还是帮别人代购。对于收的不多的商贩,基本不收代购费,真心实意的帮助。每个人都认为小王很善良。
慢慢的,找小王收葡萄的商家逐渐多了起来,数量也多了。小王也被称为老王。结合自己治理葡萄病虫害的经验,慢慢总结出葡萄收购的真实故事,每年的收购费用也很可观。一个冷库老板收货有点多。他没钱交代购费,就找老王商量。老王二话没说就不要了。年底,冷库老板给老王带了6.5万,告诉老王这是代收费作为分成,葡萄赚了。
一个在冷库工作的朋友告诉老王,四川的葡萄明年开始丰产,我想去看看。本地的葡萄这两年赚钱了,收购的多了,已经不好收了。
2016年葡萄整体质量一般但价格很高,大家都在抢购精品。老王也给别人订了很多精品。
很多普通品质的货币葡萄也想自己入库。老王感觉到了风险。他在网上开公开课,讲葡萄仓储的采购标准,告诉大家只有精品才有升值潜力,但听众很少。很多人选择把自己藏起来。老王在群里提醒了他们几次,被几个网友攻击,然后.
黑斑和破皮在冷藏中是毁灭性的
这一年,一个饲料老板找到老王,让他帮忙收货,异常大方。老王纠结了一夜,拒绝了,并告诉他今年葡萄的风险。
元旦过后,葡萄开始腐烂。大家集中仓库,价格少得可怜。越来越多的果农找老王联系客户,可是客户呢?
年底集中仓库的葡萄卖完了,剩下的葡萄暴涨,老王帮忙订的葡萄也涨了。老王对自己的判断又悲又喜。
2017年,老王和做葡萄的朋友们收集了各种信息,决定大干一场。老伴不肯投资,把这些年的积蓄都买了,老王只能还买。
客户还在抢着买高质量的产品,价格还很高。管理货币的农民在观望,直到顾客消失在空气中,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将货币入库或廉价出售。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甚至三块钱购买科利森只给两块钱,留一块钱下一年的肥料.
市场跟大家开了一个大玩笑。自入库以来,葡萄已经卖完了。价格不高,但销售很快。经销商越来越多,价格自然越来越高。农民自己储藏的货币早就卖完了,好货的价格也上去了。赶上过年后,ev
2018年,去年赚钱的人和听说去年赚钱的人疯狂抢购葡萄。收购标准一降再降,从内外全彩,到两面全彩,再到好面。最后,下图明显的绿纹都卖6.5了。
"https://tupian.lamuhao.com/pic/img.php?k=有收葡萄的吗,有收葡萄的老板吗11.jpg">老王也不再焦急,淡定多了,佛系多了。只是在自己的群里讲了今年的风险,入库的标准和注意事项。反正拉不住,谁爱听就听吧!找地方喝茶去。
找老王代购的依然很多,老王都拒绝了,显得不近人情,但老王不愿看到帮助的人赔钱。
2018库存葡萄,起步价格高,入库的胃口大,前期这个价格市场消费不动,耽误了宝贵的销售时间。
2018库存葡萄,整体质量标准太松,能存多久... ...
2018库存葡萄, 愿大家好运,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