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政法报】
作者:颜,叶,任兴云,马。天气变暖是旅游的好时机。3月22日上午,本市热门景区古文化街旅游商务区迎来了一群不同的“游客”——,南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执行人员。他们身着法官制服,神情庄重严肃。无暇欣赏眼前的古色古香的建筑,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一个腾房的案子。腾空房屋的情况在强制执行案件中很常见,但这次需要腾空的是文物保护建筑剧场,增加了强制执行的难度。
据了解,该案由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引发。2017年初,某开发运营公司经有关部门授权作为出租人,将位于本市南开区古文化街旅游商务区的剧场房屋出租给出租房屋后从事古玩字画生意的马某。合同到期后,出租人通知马腾退房屋。因马某拒绝腾退房屋,出租人将其诉至法院,南开法院依法判决马某腾退房屋并支付拖欠的租金。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多次传唤马到院,督促其尽快履行腾退房屋的义务,并多次到腾退房屋的现场进行实地勘查,详细了解腾退房屋的内容。执行地点位于古文化街核心区,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执行现场存放了大量瓷器字画等易碎品,增加了执行难度。
南开法院党组对此案高度重视,作为重点案件督办,并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3月22日上午9时,南开法院执行干警驱车来到房屋腾空的地方,现场张贴公告。被执行人马意外出现,被执行民警告知被执行人的权利义务。马情绪激动,仍不肯同意腾退房屋,并找借口说自己有事要离开现场。为防止案件在马离开后陷入僵局,执行局局长立即组织人员对马进行安抚,同时联系执行局干警尽快增援。
执行局执行警官汪哲接到通知后,立即召集7名警察赶到现场。马还在和执行干警装腔作势“矫情”,增援力量赶到现场。听了民警宣读的逮捕通知书,马傻了。经过充分的法律解释,上午11点,马被逮捕并被传唤到法院。
在执行局的法庭上,马依然态度坚决。执行警察向他解释了抗拒执行的法律后果。经过一整天的说服教育,晚上7时许,马某与申请执行人终于达成执行和解,申请执行人支付马某一定费用,以弥补其房屋的装修损失。被执行人自动腾空剧场房屋。3月25日,案件款项到位后,执行干警到现场将剧场房屋移交给申请执行人,案件得到妥善执行。
一直以来,南开法院采取“以罚促调”、“以罚促房”的方式,妥善处理了一批腾房案件。一方面要加大威慑力度,做好采取司法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惩戒措施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加强调解工作,尽力说服双方达成执行和解,自动履行。在强大的“心连心战”下,我们打赢了一批“骨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