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仔细看俄罗斯的地图,会发现在距离俄罗斯几百公里的波罗的海沿岸,有一块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90多万的俄罗斯飞地,名叫加里宁格勒!这一地区靠近波罗的海,被立陶宛和波兰包围,不与俄罗斯接壤。这里的人如果想去俄罗斯,必须经过已经加入北约的波兰和立陶宛。它就像是俄罗斯打入北约的一个楔子,深深地钉进了北约!
浅绿色是俄罗斯,深绿色是加里宁格勒。
如此奇怪的现象,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会有这么一块飞地?这片飞地到底是什么情况?住在这里的人是俄罗斯人、波兰人还是立陶宛人?今天,边肖将向你介绍加里宁和盖勒的前世,并详细解开这个谜!
一、加里宁格勒二战前是德国领土,名字叫柯尼斯堡,是普鲁士王国的发源地
255年,由日耳曼人组成的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普鲁士部落,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堡,取名为哥尼斯堡,意为国王之山,以纪念波希米亚国王奥托二世!从此,普鲁士成为条顿骑士团的领地,建立条顿骑士团国。条顿骑士的首领住在哥尼斯堡!
条顿骑士
457年,条顿骑士团和哥尼斯堡成为波兰王国的附庸!1525年,来自霍恩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安斯巴赫负责人阿尔布雷希特宣布条顿骑士团国,即普鲁士皈依基督教路德教,建立普鲁士公国。阿尔布雷特宣誓效忠他的叔叔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一世,成为新普鲁士公国的第一任公爵。作为普鲁士的首都,哥尼斯堡发展迅速,成为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每年进出港口的船只超过100艘,成为普鲁士的政治经济中心!1568年,阿尔布雷希特去世,他的儿子阿尔布雷希特腓特烈继位成为新普鲁士大公!1618年,腓特烈去世,他的女婿,德国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成为普鲁士大公。从此普鲁士公国成为德国勃兰登堡的一部分,勃兰登堡-普鲁士正式成立。
勃兰登堡-普鲁士领地
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勃兰登堡被瑞典占领,霍恩伦索家族逃到普鲁士,成为普鲁士在勃兰登堡的统治中心。1701年,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史称腓特烈一世。随着普鲁士王国的发展,普鲁士的统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上。前普鲁士公国成为普鲁士省,首府为哥尼斯堡。但是,哥尼斯堡是普鲁士的发源地,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哥尼斯堡和普鲁士的主要居民也是德国人,语言是德语!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哥尼斯堡和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到1900年,哥尼斯堡的人口增加到188,000人,其中9,000人驻扎。1914年,哥尼斯堡人口24.6万,大量犹太人涌入城市。一战德国战败后,原德国领土波兰走廊被割让给新成立的波兰共和国,普鲁士成为东普鲁士省,魏玛德意志共和国的一块飞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割让的领土
二、二战时期柯尼斯堡成为纳粹德国在东部的重要军事基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上台,德国逐渐成为法西斯国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意图突破一战对德国的限制!1935年德国把哥尼斯堡定为德国国防军第一军区司令部,驻军9万!1939年,德国在东普鲁士和波美拉尼亚成立北方集团军群,下辖两个集团军群和21个师。1931年9月1日凌晨,随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进攻波兰,一个月左右就占领了波兰全境!占领波兰后,哥尼斯堡第一军区的防御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德国东部的军事据点!
德国闪电战波兰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所辖的北方集团军群,包括第16军、第4装甲军、第18军和第1航空队,共71.2万人,从东普鲁士出发。在10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目标是苏联北部重镇列宁格勒!北方军成功占领了波罗的海、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但进攻列宁格勒时,遇到了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始终没能占领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开始大规模围攻列宁格勒,围攻列宁格勒900天,导致列宁格勒损失150万人!
pic/img.php?k=柯丁堡天鹅湖干红葡萄酒,royaltyvalley红酒价格6.jpg">德国进攻苏联1944年,纳粹德国开始转入防御,苏联进入战略反攻!1944年1月,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对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的北方集团军群实施歼灭性打击,彻底解放列宁格勒。这也是斯大林式“十次打击”的第一次打击!1944年1月14日,苏联红军发起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动用了三个方面军,共计12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0183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80辆、飞机1386架,集中打击兵力74万人的纳粹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经过一个月的战斗,苏联红军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歼灭3个师,击溃23个师,解放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以及爱沙尼亚大片土地。1944年9月14日,苏联红军又发动了波罗的海战役,是斯大林式“十次打击”的第八次打击,基本上歼灭了纳粹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全面解放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这样东普鲁士和柯尼斯堡完全暴露在了苏联红军的面前!
柯尼斯堡战役进攻图
这时的柯尼斯堡已经成为了一个超大型的军事堡垒,市内有地下工厂、兵工厂和仓库。要塞的防御体系,由外层防御围郭和三道阵地组成。第一道阵地距市中心6―8公里,包括2―7条有交通壕的堑壕和大量防坦克障碍物、15个旧堡垒及其他防御工事。第二道阵地构筑于市郊,由适于防御的砖石建筑物、设置于交叉路口的街垒以及永备发射点和布雷地段组成。第三道阵地沿旧城界构筑,依托9个老式堡垒。市内共有4个步兵师、若干国民冲锋队独立团和独立营,共约13万人、4000门火炮和迫击炮、108辆坦克和强击火炮。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其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称柯尼斯堡为“现代化重型防御堡垒”。苏联集中了一千五百架飞机,在柯尼斯堡投下了几千吨炸弹,同时集中几千门火炮进行集中打击,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柯尼斯堡的德国守军于1945年4月9日投降。此次战役苏军共歼灭纳粹德国守军4.2万人,俘虏9.2万人,占领了柯尼斯堡和东普鲁士!柯尼斯堡成为了一片废墟!
柯尼斯堡防御图
三、二战后苏联根据坡茨坦公告割占了柯尼斯堡和东普鲁士部分地区,并入了俄罗斯联邦,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和加里宁格勒州
柯尼斯堡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终年不冻港,可以厄守波罗的海,早在沙俄时期就对柯尼斯堡垂涎三尺,并在1758年短暂的占领了柯尼斯堡,但很快就被普鲁士收复了!苏联趁二战战胜的时机,决定占领柯尼斯堡,并将是写入了坡茨坦公告!二战以后,苏联正式占领了柯尼斯堡,虽然同俄罗斯联邦不接壤,但是苏联还是将柯尼斯堡并入了俄罗斯联邦,并作为了波罗的海舰队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苏联是要永久的占领柯尼斯堡地区,所以采取了以前沙皇俄国惯用的改变人口结构的手段,强行改变柯尼斯堡的人口结构!据资料显示,整个东普鲁士地区二战前有三百万德国人,其中仅柯尼斯堡就有三十多万人!苏联进攻东普鲁士的时候,有一百八十万人逃回到了德国本土。在战争中过程中又死亡了大约三十万人,所以苏联占领东普鲁士的时候大概有八十万德国人!
古拉格劳改营
要想永远占领柯尼斯堡,就必须解决这八十万人!对这八十多万人,苏联主要有两种处置方式,一是流放到西伯利亚古拉格劳改营强制劳动。二是将一部分德国人运回民主德国安置。三是迁徙大量俄罗斯人到柯尼斯堡定居。到1949年,最后一批1401人德国人被运送到东德安置后,整个柯尼斯堡地区只剩下7位德国人,俄罗斯人则增长到了60多万人,已经和德国没有关系了,完全是俄罗斯的天下了。到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已经没有德国人了!为了纪念去世的苏联领导人加里宁,苏联将柯尼斯堡改为了加里宁格勒!完全已经看不出曾经是德国的一部分了!1992年苏联解体,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加里宁格勒从此成为了俄罗斯的一块飞地了!
加里宁格勒区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