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分为许多香型,如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等。每个香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如酱香型,空杯有酱油香气,酒体淡黄透明,醇厚细腻,回味悠长。浓香型无色透明,略带黄色,窖香浓郁,尾感清爽干净。
清香型白酒以杏花村汾酒为代表,特点是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区别于其他白酒类型的最大特点是“纯正”。纯度来自其特殊的酿造技术。我们来看看汾酒是怎么酿造的。
汾酒采用传统的蒸煮发酵法,包括筒仓固态发酵、蒸煮和二次清洗。每批高粱要蒸一次糊化,然后发酵两次,蒸馏两次。它分为六个步骤。
1、粉碎
即把生高粱粒压成馕(红馕)的形状。
原料粉碎得越细,越有利于蒸煮和糊化,也有利于与微生物酶接触。但由于大曲酿造发酵周期长,酶所含淀粉浓度高,如果原料粉碎过细,会造成升温快,容易感染杂菌等弊端。所以高粱的粉碎要求是4、6、8瓣/粒,细分保持在30%左右。
第二,跑馕
将碾碎的高粱加热,加水搅拌,称为“高温润馕”。目的是使原料吸收一定的水分,有利于糊化。
要求:不淋浆,湿润彻底,无干脂,无异味,无疙瘩,用手搓成面条。
第三,蒸煮糊化
将材料放入蒸笼桶中蒸熟,在装入红米糠之前先将底锅的水烧开,然后用铲子或簸箕将红米糠均匀地摊入蒸笼桶中,待材料呈“圆形”后倒入新鲜冷水,促进糊化。要求熟而不粘,没有生心,有高粱米糠的味道。
糊化的目的是通过加热使淀粉破皮,使其内含物完全糊化或部分液化,以利于后续的糖化和发酵。
第四,寒粉加屈
将糊化后的红碾在热甑中取出,边翻边加入占原料总量30%的水,闷10分钟,然后通过冷却机通风冷却到一定温度。
在冷散过程中,通过曲斗加入大曲,使大曲和红茶粉充分混合,温度均匀。
第五,地下罐发酵
就地发酵是汾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区别。发酵的目的是使原料在适宜的环境中,在大曲微生物的作用下,先将淀粉转化为糖,再将糖转化为大量的酒精。
清水洗净,用辣椒水冲洗杀菌,缸底不留水,撒上适量的发酵剂;倒入新料,盖上石板,密封发酵。
一般发酵28天,之后延长到56天。
不及物动词蒸馏
发酵后原料转化质量符合要求,罐内发酵物称为糟醅。此时应将糟醅挖出罐外,加入松散的谷物糖进行蒸馏。添加谷物糖的作用是在蒸馏过程中充分加热酒醅,提高出酒率,保证酒的质量,吸收酒醅中多余的水分,有利于二次发酵。
酒醅搅拌后,放入甑内蒸馏。蒸馏冷却后,液体会随着接酒管流出。掐掉酒头,切掉酒尾,中段流出的液体叫头茬汾酒。酒精含量高达80,之后逐渐下降到48左右。这叫原汾酒。
剩下的酒醅加入大曲中,与汾酒的酿造工艺基本相同。回到大桶中发酵大约一个月后,蒸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