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束文杰(整理)
南知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温仁泉,字邦正,浙江余姚人。荆是个进士,官至湖广任巡检司副。陈毅,本名鲁南,本名石婷,是郑德进士,官至山西太仆卿。文名少,人才多。嘉靖十年(1531年)通知人监督南麂的学习和管理。第二年,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和已经做官的南京太仆寺卿陈毅编了一本书。
南极智(来源|网络图片)
明朝都城南京,被应天府称为南麂,包括应天(今南京)、凤阳、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扬州、淮安、泸州、安庆、太平、宁国、池州、惠州,以及广德、滁州、徐州、漳州,即今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编年史分为两部分:通志和地方志。"前三卷为《通志》八大目,后为《十四府四州》十二大目。"其中,总志三卷:都城地图、南朝时期、地理地图、都城土地、世代、名官、户口、田赋、水利、戎北;地方志包括地图、演变、地区、城市社区、建筑、学校、祖坟、历史遗迹、官方痕迹、人物、妇女、外国人和艺术。古代主要资料有《(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各郡州县地方志。今天,只有官方记录被使用。《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之为“各省记录之首”,记录分为总记录和分记录的方式处理得当。全书“文笔简洁,剪裁考究,历史感很好”。但是,“领养还是一个简单的核心,不可避免的要泄露。“此外,单线有《南畿志图》,现存嘉靖刻本和日本东方图书馆影印嘉靖本(《安徽省地方志综录》)。
古籍(来源|网络图片)
卷《南畿志》,卷《郡县志》,卷010-30000,卷33-36,均为南麂泸州府志。编辑选取了《舒城县》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编辑,以飨读者。
周,春秋蜀国。韩、封兄弟父子之信为终汤,食邑为地。南北朝时,宋、齐均属蜀郡。唐至开元(713-741)间,析合肥、庐江,置舒城县,属庐州。因此,宋和袁。明代,属庐州府。
明朝,泸州府图(来源|资料图片)
州府西南一百二十里是舒城(县)。
户:舒城(县)45里。
山川:舒城(县)。
春秋山,县城南二十五里。相传唐贞元(785-805)中,有两个禅僧得脱,尸骨犹存。到了春秋时期,就出名了。山上有李读书馆和西燕湖,还有湖尖、凤凰台、仙峰、仙道。顶部有洞,可容纳数千人。
春秋山(来源|资料图片)
山,在县城以南二十五英里处。山中有声,如鼓。
王老山,县城以南30里。从前有个王母娘娘在这里修行,一只白虎捧着花来供奉。在这附近,有薰山。
方山,县城以南五里。根据传说,宋芳试图避开士兵。
县城以南80里的龙眠山。以桐城为界,形似卧龙。龙眠的隐士宋丽龚琳以此为例。
龙眠山(摄影|舒健)
鹿从县城东南30英里处的山上升起。从前有一个有名的和尚来到这里,山上出了一只鹿,和尚转到它的地方。有南岳杭祠,前有试心台,洗剑池。
眉山,县城以西七十里。据说美妇在这里弃官了。有梅仙洞。
天台,县城以西一百里。其幽胜可治浙江天志。
三角山,在县城以西一百二十英里处。山峰呈三角形,因此得名。有许多智慧的山
堰,在县城南部。也是刘鑫建的。
舞阳堰,县城以南15里。2万多亩农田用祁门和灌溉。
img.php?k=三坊老窖红粮液42度价格,三沟老窖46度价格8.jpg">舒城县古七门三堰示意图(来源 | 资料图片)鹊尾渚,在县西北。楚伐吴,吴人败诸鹊岸。杜预谓,舒之鹊尾渚是也。
金鸡潭,在县南。深十余丈,人或有见龙游其间者。傍有金鸡墩。
孤井,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俗名孤井源。又有龙井三,曰风井,曰雷井,曰雨井,遇旱祷雨多应。
汤泉,在县西南七里。冬夏常热,可以烹茶。
汤池老街(摄影 | 束文杰)
城社舒城县城,元末土人许荣所筑,久而圮。国朝弘治(1488—1505)中,知县安郁于东、西、北筑土垣,南临溪,甃以砖石。
明代万历年间,舒城县治之图(来源 | 资料图片)
门六,东迎恩,西春秋,南南舒,北六安,又辟新东门、旧北门,以从民便。
街二,鼓楼、三坊。
巷五,甘蔗、井儿、狮子、时家、史家。
所治之乡五,在城辖里五,东乡辖里十,西乡辖里十,南乡辖里十,北乡辖里十。
镇六,牧马、上阳、九井、坑(杭)埠、乌纱(沙)、桃城。
桃溪老街(摄影 | 张恣宽)
关一,北峡。
桥六,南舒、凤凰、小市、迎恩、永兴、春秋。
渡四,周公、沙河、南舒、桃溪。
递铺十有二,由县前铺而南铺五,曰榆林、三沟、枣林、三里、十里;北铺四,曰朱家、长流、南奖、军铺;西铺二,曰杨林、义井。
建牧知县一人,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史一人。儒学,教谕一人,训导二人。税课局,大使一人,今省。梅心驿、三沟驿,各驿丞一人。阴阳学,训术一人。医学,训科一人。僧会司,僧会一人。道会司,道会一人。
舒城县治,元至正(1341—1368)中毁。国朝洪武(1368—1398)初,知县员蚁建。天顺(1457—1464)间,知县王纪重修。
清代嘉庆年间,舒城县署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儒学,见学校志。
税课局,在县东。
三沟驿,在治东北。
梅心驿,在治南三十里。
梅心驿(摄影 | 张为)
宜惠仓,在县西。
预备仓,在东、西、南、北乡各一。
际留仓,在县东。
阴阳学,在治东。
医学,在治东。
僧会司、道会司,见方外志。
养济院,在县东。
学校舒城县儒学,在县治西。国朝洪武(1368—1398)初,知县员蚁建,今地。宣德乙卯(1435),知县刘显重修。
明代万历年间,舒城县儒学图(来源 | 资料图片)
社学,一在县西,一在桃城。
龙眠书院,在县治东南。宋李公麟游息之所。弘治(1488—1505)间,重建。
进士科洪武:戊辰(1388),祝渊,舒城人,国子监丞。庚辰(1400,建文),秦凤,舒城人,郎中。
永乐:丙戌(1406),王绍,舒城人,御史。辛丑(1421),钱敏,知府;郑泰,侍郎,俱舒城人。
宣德:丁未(1427),桑宏,舒城人,评事。
正统:壬戌(1442),胡珉,舒城人,同知。
景泰:辛未(1451),叶鸾,副使;郑时,尚书,俱舒城人。
天顺:丁丑(1457),秦民悦,舒城人,尚书。
秦民悦(来源 | 资料图片)
成化:丙戌(1466),孔举,舒城人,参议。己丑(1469),宋骥,舒城人,知县。甲辰(1484),姚寿,舒城人,御史。
乡举科洪武:壬午(1402,建文),胡坚,舒城人,教谕。
永乐:乙酉(1405),张昱,经历;徐琪,教谕,俱舒城人。庚寅(1410),翟瑀,舒城人,经历。甲午(1414),胡纪,舒城人,参议。
宣德:壬子(1432),黄钺,舒城人,知州。乙卯(1435),束宗,教授;方通,教谕,俱舒城人。
正统:戊午(1438),孔斐,舒城人,教谕。辛酉(1441),胡瑾,舒城人,教谕。
景泰:庚午(1450),胡汝霖,舒城人,通判。丙子(1456),鲍德,舒城人,同知。
天顺:己卯(1459),汪浤,舒城人。
成化:戊子(1468),胡俊,舒城人,知县。丁酉(1477),祝富,舒城人,长史。丙午(1486),胡熙,舒城人,知县。
弘治:戊午(1498),潘敬,舒城人。
正德:己卯(1519),何钺,舒城人。
祠墓社稷坛,在县治西,春秋门外。
山川坛,在南舒门外。
邑厉坛,在旧北门外。
城隍庙,在县治东。
城隍庙(来源 | 资料图片)
名宦、乡贤二祠,在儒学内。
八蜡祠,在县治。嘉靖十一年(1532)建。
三刘祠,在县治东。以修堰有功,祀之。
汉颉羹侯墓,在县北四十里。号舒王墩。
宋李公麟墓,在县南五里。
国朝侍郎郑泰墓,在县东三里。
尚书郑时墓,在县东四里。
尚书秦民悦墓,在金鸡墩。
古迹六城,在舒城县东南六十里。六,皋陶之后所封。春秋楚人灭六,即此。
周瑜城,在县西一十八里。瑜从孙权举义兵,徙家于舒,因筑此城。
周瑜城(摄影 | 束文杰)
亚父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周亚夫所筑。
羊舌城,在县北十里。又名阳石。
霍湖城,在县西五里。
黑虎城(来源 | 资料图片)
舒王墩,在县北四十里。汉明王所筑。
文翁庄,在县西北。文翁尝读书于此。
飞霞亭,在县治东城上。宋李公麟隐居之处。
宦迹、人物、列女略,另篇整理。
方外观音寺,在县西。唐建,今僧会司在焉。
观音寺(摄影 | 张凌云)
真如寺,在西乡。唐建。
南伏虎寺,在县南三里。
净梵寺,在县西十五里。即周瑜城。
香社寺,在桃花镇。
白水寺,在西乡二十里。宋建。
大圣寺,在东乡。宋建。
同玄观,在县北。
作者:束文杰(整理)运营:束文杰编辑:束文杰制作:出外龙舒人融媒体工作室▼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下活动等着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